壹、经络的名相 第一节 经络之意义 「经」者有「径」之意思,如路径可通达各处,且是直行之干线;「络」者有「网」之意思,纵横连结之网络,是横出的旁枝;此络网可将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连结,进而或深或浅地将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头面、躯干、四肢等都连系起来,用真气来促进全身细胞生理的作用,显现生命的现象。所言经络者在修行者言,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五络,以及很多络脉和孙络脉等总称之名。 吾人色身经络的正经十二脉,是构成整体循环的主体,奇经八脉是调节十二经脉之作用。也可说前者为一般人皆具足之经脉,后者为修行者所开发出来之特有经脉。行者先开发出调节作用的八脉,进而导入正经十二脉,透过经别及经筋,连结一切脉络,使气行于全身,若证入色界三禅之境界,则内气布满全身,每一细胞如一世界,得世间离苦妙乐禅定,死后生三禅天。 第二节 十二经别、经筋之意义 所谓经别者是十二经脉分出后别行(另行走)的一部分,意即别行于正经脉,故简称经别,共有十二条经别。它的循行路线和分布的部位,比一般的络脉来得深来得长,所以和脉络有所不同。其名称系十二正经后加一个「别」字即得,如手太阳经别。十二经别走在互为表里配对的阴经脉与阳经脉之间,起一种往来联络道路之作用;其循行部位多在肘、膝以上,脏腑、躯干及颈项等处。经别循行至颈项以后,三阴经别与三阳经别相结合后,都走入阳经脉之原路,且上行至头面部位。 所谓经筋者是十二经脉与十二经别以外的筋肉表端之部分,由此可知十二经筋者,都偏重于行走筋肉部位,所以称为经筋。十二经筋都起于四肢,终于头身,且都走在较体表的层次,而不连结属接至内脏;故有些经筋气所到之处,并非经脉、经别所能到达的。如行者皮肤表面经筋走到之处,痒痒难耐,此是经筋行走到之功能。 手、足三阴阳经筋相结合处:手三阴经筋(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由里侧循行至胸部相互结合;手三阳经筋(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由表侧循行至头角部相互结合;足三阴经筋(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由内侧循行至少腹部相互结合;足三阳经筋(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由外侧循行至面部相互结合。 第三节 十五络之意义 络者又称络脉,是由经脉分出来的呈网状的大小分支,共有十五条。络脉的主要作用是配合经脉,网络全身组织,运行营卫气血。十五络者系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两脉所分出的络脉外,再加上「脾之大络」,则共合成十五络也。全身十五络均由一穴道与经脉相连,因此络之命名即以此本身起点之穴道名称来命名,其名称如下: 列缺络─络连手太阴肺经通里络─络连手少阴心经 内关络─络连手厥阴心包经偏历络─络连手阳明大肠经 支正络─络连手太阳小肠经外关络─络连手少阳三焦经 公孙络─络连足太阴脾经大锺络─络连足少阴肾经 蠡沟络─络连足厥阴肝经丰隆络─络连足阳明胃经 飞扬络─络连足太阳膀胱经光明络─络连足少阳胆经 尾翳络─络连任脉长强络─络连督脉 大包络─脾之大络 十五络脉运行之方向,除任脉的尾翳络、督脉的长强络、脾经的大包络,在躯干部分循行外,其它十二络都在手腕和足裸部顺着本经之经脉方向循行,把相互表里的阴经脉与阳经脉沟通起来,加强身体之联系。 贰、阴阳经脉之意义 第一节 阴阳脉之意义 正经十二经脉含三阳、三阴脉,手、足具足合共十二经脉。故脏腑、阴阳经脉具有表里相互配对者。在阴阳经中除其脏腑名外,有其代表气势的经名,兹将其说明如下: 一、阳经 太阳经:指阳气旺盛之意义,因为其位于吾人身体的最表层,感受外邪后,亦最先发病之经脉。 少阳经:有阳气减弱之意义,其位置在半表、半里,属于太阳与阳明之间,故为太阳与阳明两经之枢纽。 阳明经:是阳气发展之最后阶段,亦是在太阳和少阳两经阳气之基础上,继续发展之意义,故阳明者为两阳合明之简称,其位置在太阳与少阳之里面,故有阳明为合之称。 二、阴经 太阴经:有阴气旺盛之意义,因为其位于三阴经之最表层,故有太阴为开之称。 少阴经:有阴气减弱之意义,其位置在太阴与厥阴之中间,故有少阴为枢之称,亦即本经在两阴经之间,起着枢纽之作用。 厥阴经:是阴气发展之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之方面转化过程,亦即是在太阴和少阴两经阴气交尽之际,其位置在太阴与少阴之里面,故有厥阴为合之称。 第二节 阴阳经脉之配对 在中医学上五脏属阴属里故为内,六腑属阳属表故为外,有相互表里配偶之意,而阴经属阴、属内,阳经属阳、属外相对,所以阴经和阳经同脏腑表里关系一样,配成一对一对,其配对情形如下: 手太阴肺经(里)配对手阳明大肠经(表) 足阳明胃经(表)配对足太阴脾经(里) 手少阴心经(里)配对手太阳小肠经(表) 足太阳膀胱经(表)配对足少阴肾经(里) 手厥阴心包经(里)配对手少阳三焦经(表) 足少阳胆经(表)配对足厥阴肝经(里) 参、色身经络循行路径 在谈经脉循行时,均会用到一些名词如起、止、上、下、出、入等,均有其特定的意义。凡经络的开始叫「起」,经络的终止叫「止」,从下向上行的叫「上」,从上向下行的叫「下」,由外到里的「入」,由深而浅的叫「出」,直走的叫「直」,平行的叫「横」,半横的叫「斜」,交叉而过的叫「交」,进而又退的叫「却」,和本脏腑相连的叫「属」,相表里关联的脏腑叫「络」,沿着走的叫「循」,去而复回的叫「还」,彼此和某组织并行的叫「挟」,由此而直达另一处的叫「抵」,通过某一组织的叫「贯」,走过其它经周围的叫「行」,经过某一组织旁边的叫「过」,环绕在某组织四周的叫「环」,两支相并的叫「合」,另出分支的叫「别」。 第一节 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循行路径 吾人的色身十二经脉循行有两种层次,一为十二经筋,行走体表肌肉系统之穴道,主要分布在四肢,其次在躯干及头部,经筋发病主要为痹病之症,身体肢节失去感觉,活动功能,肌肉拘急、不收等症。另十二经别,为十二经脉另行分出之一种循行身体较深部之经脉干线,全身半侧共十二条,其循行方式,主要自正经经脉分出后,经过躯干、脏腑、头顶等处,最后仍流回到正经经脉中去,在循行过程中,除六阳经之经别,均流回原来之阳经外,六阴经之经别,也流入与其相表里之阳经去。故十二经之主要作用,非仅为正经经脉循行之补充径路,同时亦加强沟通互为表里之阴经络与阳经络的联系功能。 一、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循行次第 灵枢逆顺肥瘦篇亦云:「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故知阴阳经络的走向是全身经络连结的路途,吾人全身经络的走向如下:手三阴经络由胸腹走向手掌端后,连接手三阳经络起自手指端走向头部,再连结足三阳经络由头部走向脚掌端,最后由足三阴经络的脚趾端走向腹胸部位。 第一轮为肺(里)、大肠(表)、胃(表)、脾(里)四经脉轮序:先从手太阴肺经(里)由胸腹走向大拇指端,交食指起的手阳明大肠经(表),由手指端走向头;再由足阳明胃经(表)从头部走向脚趾掌端,最后连结足太阴脾经(里),由脚趾掌端走向腹胸部。 第二轮为心(里)、小肠(表)、膀胱(表)、肾(里)四经脉轮序:先从手少阴心经(里)起自胸腋窝处走向手小指端内侧之少冲穴,连结小指端外侧的少泽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脉(表),由手指端走向头部,在头部连结足太阳膀胱经(表)走向脚掌小趾端,再由脚掌心中的涌泉穴起经足少阴肾经(里),由脚足走向腹胸部位,此第二轮结束。 第三轮为心包络(里)、三焦(表)、胆(表)、肝(里)四经脉轮序:先从手厥阴心包络经(里)起自胸处走向手中指端之中冲穴,转连结无名指端之关冲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脉(表),从手指端走向头部,在头部转连结足少阳胆经(表)走向脚掌无名趾端外侧,再由脚大趾的大敦穴起经足厥阴肝经(里),由脚足走向腹胸部位,此第三轮结束。 下表中经络名称前的数字,即是全身正经十二脉的连结次序: 阳 经阴 经 表 侧 2.手阳明大肠经里 侧 1.手太阴肺经(金) 10.手少阳三焦经 9.手厥阴心包经 6.手太阳小肠经 5.手少阴心经(火) 外 侧 3.足阳明胃经内 侧 4.足太阴脾经(土) 11.足少阳胆经12.足厥阴肝经(木) 7.足太阳膀胱经 8.足少阴肾经(水) 二、特别功能经穴说明 某些经穴具有某种功用,特依其功用给予名称,先说明其意义如下,行者当自体会各功穴之作用,以作为调身之参考。 原穴者:指经脉流注时,有如水渠之流水,源源不断地流过似地。 输穴者:输穴意即水流逐渐输注到更大之水渠样,而原穴与输穴者有异曲同功之效,某些原穴被当做输穴者。 经穴者:指位于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其经脉流注好像较大之河水迅速流向似地。 合穴者:指经脉流注时,有如各处江河会合流入大海者,均位于肘关节或膝关节之部位所入为合,或指手脚三阳经之合穴。 功穴者:系指行者调身时,必需会用到之经穴,亦即胸腹部体表和脏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之经穴,也是脏腑经气聚集部位。本名叫募穴,行者欲通某一功穴,可意守此穴,气具足时即可贯通此穴。 井穴者:均位于手指或足趾之末端,指在经脉流注时,有如水流开始之泉源者。 疗穴者:系指色身有病时,可以按摩或针灸此经穴,而得治疗者。修行者在打坐中可意想疗穴处,可自然打通其穴,使血气畅顺达治病之目的。 会穴者:即指腑、脏、髓、筋、血、骨、脉、气等八种色身生理机能,各有会聚之穴。又称八会穴,六腑取禀于胃,腑会太仓(任脉中脘),脏会季协(足厥阴肝经章门穴),髓会绝骨(足少阳胆经,又名悬锺穴),筋会于阳陵泉(足少阳胆经),血会于膈俞(足太阳膀胱经),骨会于大杼(足太阳膀胱经),脉会于太渊(手太阴肺经),气会于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膻中穴)。 腑会于太仓穴,是任脉经的穴,位于中脘胃部,六腑都取禀于胃,所以腑会于太仓。故太仓中脘穴能治一切腑病,尤对胃腑的各种疾病均能治疗,灸中脘穴治慢性胃肠炎。 脏会于季胁,季胁是厥阴肝经的章门穴,章门是脾募五脏都取禀于脾,所以脏会季胁。故本穴主治脏病,灸章门穴尤有疏肝行气的特效。 髓会绝骨穴(又名悬锺),属足少阳胆经,主骨而诸髓都属于骨,所以髓会于绝骨。故本穴主治一切髓病,能治骨髓炎。 筋会阳陵泉穴属足少阳胆经,肝与胆合,肝主筋,所以筋会阳陵泉,故阳陵泉穴能统治一切筋病。所谓筋者即关节软骨,故本穴是关节病的特效穴。 血会膈俞穴,项下第七椎脊旁一寸五分,位于心俞之下,肝俞之上。心主血,肝藏血,所以血会膈俞。凡是血病,均应取治本穴,如吐血、血热妄行,心肺二经呕血,脏毒便血不止,都宜治灸膈俞穴。 骨会大杼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冲脉之俞,冲脉与肾之大络,起于肾下,盖肾主骨,膀胱与肾合,故为骨会,凡骨病应取治于本穴。 脉会太渊穴,属手太阴肺经,在掌后陷中寸口部位,因为肺朝百脉,故脉会太渊。脉搏有变异时,可取本穴。 气会于膻中穴(三焦外一筋直两乳间),是上焦之所治,号称气海,三焦又是原气的别使,所以气会于膻中。呼吸性疾病,如气逆、喘息,可取本穴治之。 肆、十二正经与经筋别循行路径 十二经脉在五脏及心包络与六腑的领导下,各建立一经。由于这十二经脉与十二腑脏有直接联属的关系,同时阴经与阳经之间又有一定的配偶,在整个经络体系中占有主要的位置,故称为「正经」。这正经十二条脉中,六条是分布在上肢和躯干的,还有六条是分布在下肢和躯干的。诸阴脉皆在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故说面耐寒,有曰:「人面独能耐寒,人头者诸阳之会也。」吾人之上下肢皆有内侧和外侧两边,分布在内侧的属阴,分布在外侧的属阳,故偈曰:「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足之三阴足内腹,足之三阳头外足。」 第一节、手太阴肺经 肺经共十一穴,原穴为太渊穴,络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偏历穴,是阴气最盛的经络,主治里症虚症,与大肠经为表里。 1.经中穴道 起自第三肋骨离任脉中线约六寸,靠肩窝内侧之中府穴(肺功穴),上行至锁骨下胸肌三角凹陷处之云门穴,循臑骨内腋下三寸是天府穴,肘约纹(弯曲纹)上五寸为侠白穴,肘约纹上动脉处是尺泽穴(合穴),腕上七寸为孔最穴(疗穴),孔最穴后往外侧行,至腕骨上一寸半为列缺穴(疗穴),再前行至腕横纹上一寸为经渠穴(经穴),再行近手腕关节内侧之太渊穴(原穴)、脉会穴─因肺朝百脉,故脉会太渊,取脉搏于此处)再沿手掌母指内侧至鱼际穴(疗穴),止至母指末端指甲旁之少商穴(井穴)。 2.循行路径 (1)手太阴肺经部分:起于中焦(胃中脘处),下络大肠系,间接借用足厥阴肝经上行还循胃口,散布流行。 (2)足厥阴肝经部分:手太阴肺经下络大肠后,借自足厥阴肝经之期门穴(乳根下),上膈属肺系,从肺系横出腋下,至中府、云门穴,下循臑内天府、侠白穴。 (3)手少阴心经部分:从肘中侠白穴起,行手少阴心主之前,下行肘中尺泽穴。 (4)手太阴肺经部分:从尺泽穴循臂内上骨下廉孔最穴,入寸口列缺穴,再经经渠穴、太渊穴,出大指之端。 (5)手阳明大肠经部分:手太阴肺经行入太渊穴,出大指之端后,即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3.疾病症候 患手太阴肺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喉、胸、肺,以肺为主,有下列病候:肺部胀满、气喘、缺盆穴处胸痛、臑臂部痛、掌中发热,肩背痛,怕冷,少气。 第二节、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经共廿穴,原穴为合谷穴,络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列缺穴。为阳气盛极的经络,主治阳症实症,也治发热病,与肺相表里。 1. 经中穴道 起自手食指内侧末端指甲旁之商阳穴(井穴),经二、三间穴(输穴)至拇指、食指根虎口处之合谷穴(原穴),腕中凹窝为阳溪穴(经穴),沿腕后三寸为偏历穴(疗穴),再经温溜、下廉、上廉穴,至曲池穴前二寸手三里穴(疗穴),曲肘时肘边凸起高处是曲池穴(合穴)。再经肘 穴、五里,至手臂肘上七寸三角肌下为臂臑穴(疗穴),至肩峰前方举手凹窝处为肩 穴(疗穴),再经肩锁关节凹陷处巨骨穴上行,于锁骨上窝中点上一寸许之天鼎穴,上经喉结正中旁三寸是扶突穴,上行至人中旁五分为禾 穴,止于鼻翼旁五分之迎香穴(疗穴)。 2.循行路径 (1)手太阴肺经部分:手阳明大肠经起自手太阴肺经母指桡侧指甲角端后一分许之少商穴,其支者络入食指内侧端之商阳穴。 (2)手阳明大肠经部分:由食指内侧端之商阳穴,循食指而上,经二、三间穴,至两骨间之出合谷,上两筋间之阳溪穴,循手臂而上至偏历、手三里穴,入肘外廉之曲池穴,上臑外前至臂臑穴,上肩至肩 穴,而巨骨穴。 (3)督脉部分:从巨骨穴上出于颈项根骨(柱骨)旁,与督脉之大椎穴(第七颈椎下)相会,自督脉大椎穴入交足阳明胃经之缺盆穴(锁骨上缘中点)。 (4)足阳明胃经部分:从足阳明胃经之缺盆穴络肺、下膈、属大肠者。 (5)手阳明大肠经部分:其支从缺盆穴上颈复循本经之天鼎穴,贯颊至扶突穴,再入下齿中禾臑穴,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迎香穴而终。 (6)足阳明胃经部分:手阳明大肠经行至鼻孔迎香穴后,即交于足阳明胃经。 3.疾病症候 患手阳明大肠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头、面、耳、鼻、喉及热病,有下列病候:颈肿、牙痛、鼻炎、面痒、面瘫、眼珠发黄、流清鼻涕鼻血、口干、喉肿痛、肩臑痛、食指不能动、本经所经之处发热而肿或发寒颤抖。 第三节、足阳明胃经 胃经共四十五穴,原穴为冲阳穴,络穴为足太阴脾经之公孙穴。阳明象征阳气极盛的经络,故在适应力量上,对里热和实证就容易发挥它的特点。 1. 经中穴道 起自眼球正下方之承泣穴,目眶下缘为四白穴(疗穴),直下行至嘴角之地仓穴(疗穴),再下行后交至咬肌前缘之大迎穴,咬肌凸起为颊车穴(疗穴),再沿下颔缘耳前上行至颧骨弓下凹窝内是下关穴(疗穴),至额角尖角处发际之头维穴(疗穴)。脉行返地仓、大迎穴间,下行经结喉旁、颈动脉后之人迎穴,经水突、气舍,至锁骨上缘中点,下对乳头中线之缺盆穴,再下行经气户、库房、屋翳、膺窗至乳中穴,再偏外由乳中线(离任脉中线四寸)下行,至不容穴脉向中线减两寸,经承满穴,循脉下行齐任脉中脘穴为梁门穴(疗穴),下行经关门、太乙、滑肉门穴,至齐脐为天枢穴(功穴),天枢穴下为外陵穴,下二寸为大巨穴(疗穴),再下一寸(关元旁)是水道穴(疗穴),经归来穴至腹股沟上气冲穴,经大腿根部是 关穴(疗穴),大腿中伏兔穴,至膝盖外缘上三寸之阴市穴,上二寸为梁丘穴,下行至膝盖下外缘凹窝处之犊鼻穴,犊鼻下三寸为足三里穴(合穴),犊鼻下六寸为上巨虚穴,下八寸为条口穴,下九寸为下巨虚穴,经外踝上八寸之丰隆穴(疗穴),下至脚弯前正位两筋中凹窝中之解溪穴(经穴),再由第二、三趾前行,至足背高骨(最高处)之冲阳穴(原穴),至第二、三跖骨之间为陷谷穴(输穴),第二、三跖骨之缝为内庭穴,止至于第二趾外侧末端之厉兑穴(井穴)。 2.循行路径 (1)足太阳膀胱经部分:起于迎香穴,上交鼻根两旁,约过足太阳膀胱经之睛明穴,分下循鼻外,始交于足阳明之承泣穴。 (2)足阳明胃经部分:由承泣穴直下四白、巨 穴,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之地仓穴。 (3)任脉部分:从地仓穴环绕唇下,交任脉之承浆穴(颏唇沟中)。却循脸颊后下廉,复交本经之大迎穴。 (4)足阳明胃经部分:由大迎穴出循颊车穴,上行耳前,过客主人穴(上关穴),交足少阳胆经。 (5)足少阳胆经部分:合足少阳胆经循发际至额颅两旁之悬颅穴,颔厌穴,复交足阳明胃经。 (6)足阳明胃经部分:还足阳明胃经之头维穴、下关穴。在此其支者行大迎穴,在前行循人迎、水突穴,循喉咙入缺盆穴。下膈、属胃、络脾,散布脏腑。其直者从缺盆穴直行气户、库房、屋翳至乳根穴。下廉不容、梁门、天枢、大巨、水道诸穴,入气街穴。至此前支者起于胃口,属胃、络脾,下循腹里,下行至气街中而合。 (7)冲脉部分:足阳明胃经本经与旁支在气街穴会合后,再合冲脉而上行。 (8)足阳明胃经部分:足阳明胃经直下本经者,再入大腿根部 关穴,伏兔、阴市、梁邱诸穴,下膝膑中犊鼻穴,循足三里、丰隆穴,再循解溪下足跗之冲阳穴,经陷谷、内庭穴,入次趾趾外间。 (9)足太阴脾经部分:其别支循跗上,入大趾、二趾间之厉兑穴,出其端。交于足太阴脾经也。 3.疾病症候 患足阳明胃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头、面、鼻、齿、喉以及脑病,肠胃病、发热病,有下列病候:胃痛、偏瘫、时常打哈欠、听大声易惊吓、心跳动快速、发狂、腹胀鸣叫、温邪犯肺、感冒、发热寒、流清鼻涕、流鼻血、口歪、唇生疮、颈肿喉痛、易饥饿、胃中寒胀满等。 第四节、足太阴脾经 脾经共廿一穴,原穴为太白穴,络穴为足阳明胃经之丰隆穴。是阴气最盛的经络,所有本经络穴善于对里寒里虚发挥效用。 1. 经中穴道 起自足大趾外侧趾甲角后之隐白穴(井穴),往后侧缘行至太白穴(原穴),上循经足大趾侧后方之公孙穴(疗穴),而行至足内踝骨下,微前方陷中之商邱穴(经穴),再向上至踝上三寸之三阴交(疗穴),三阴交上三寸为漏谷穴,上循膝内侧有一高而凸起胫骨内侧髁凹陷处为阴陵泉(合穴),膝膑上内廉为血海穴(疗穴),上至大腿内侧箕门穴。再上行经腹横骨两端约纹中动脉,去腹中行旁开三寸半是冲门穴,再上行经府舍、腹结至乳头直下与脐平之大横穴(疗穴),从腹哀穴上行三寸,离胸中线旁六寸(第五肋间)之食窦穴,上行第四肋间之天溪穴,上行第三肋间之胸乡穴,上行胸外缘至二肋间,离胸正中线六寸之同荣穴,至此再往外斜下行,止至第六肋腋中线处之大包穴。 2.循行路径 (1)足太阴脾经部分:起自足大趾之端隐白穴,上循内侧白肉际达大都穴,从大都过核骨之后太白穴,后延公孙、商邱穴,在内踝前前廉三阴交,上循胻骨经膝里胫骨后漏谷穴,从漏谷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为地机穴、阴陵泉穴(合穴),至此上膝股内前廉血海穴、上至腿中箕门穴,入腹末端之冲门穴。从冲门穴属脾、络胃。再循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等穴,而上行咽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2)手少阴心经部分:其支者从胃之络,别行上膈,注心中以交于手少阴心经。 3.疾病症候 患足太阴脾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胃肠疾病为主,有下列病候:舌根强硬、食后呕吐、胃痛、腹胀、嗳气、便后或屁后腹中宽舒、身体粗重、面目身发黄、强迫久立则股膝内侧肿胀。 第五节、手少阴心经 心经共九穴,原穴为神门穴,络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支正穴。少阴经是阴气初生的意思,所以主要反映在里症虚症,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1. 经中穴道 起自腋窝中间,腋下动脉内侧之极泉穴,沿手肘内侧下行肘上三寸之青灵穴,再下行至手肘内廉约纹处之少海穴(合穴)。从少海穴下行至掌约纹后一寸五分为灵道穴(经穴),再下行至掌约纹后一寸之通里穴(疗穴),近五分为阴 穴(疗穴),至手腕关节内侧第一横纹之神门穴(原穴),行入掌内第四、五掌骨中点处之少府穴,最后沿小指内侧,止至小指末端指甲旁之少冲穴(井穴)。 2.循行路径 (1)手少阴心经部分:起自于心中,出属心系,由心系下膈,直与小肠通。 (2)手少阴心经部分:其另一支者从心系上行挟咽,系目内系。 (3)手太阴肺经部分:其手少阴心经之直者从心系出,复上通肺,行手太阴肺心主之后,下行出腋下极泉穴。 (4)手少阴心经部分:从极泉穴循臑内后廉至青灵穴,再下肘,内循臂内后廉少海穴,从少海穴抵掌后锐骨之端,灵道、通里、阴 、神门等穴,从神门穴入掌内后廉少府穴,从少府穴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少冲穴而终。 (5)手太阳小肠经部分:手少阴心经入小指端之少冲穴后,即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3.疾病症候 患手少阴心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心与神志病,亦包括胸腔疾病,有下列病候:喉干口渴、心悸痛、盗汗、目黄、胁痛、臑臂内侧后缘疼痛、手心热痛。 第六节、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经共十九穴,原穴为腕骨穴,洛穴为手少阴心经之通里穴。太阳是阳气大盛的经络,也可以治疗热性病。 1. 经中穴道 经中穴道:起自于手小指外侧末端指甲旁之少泽穴(井穴),经小指根节前陷处之前谷穴,上行本节后外侧横纹尖上陷中为后溪穴(经穴、输穴),再上行手腕前起之罅缝陷中之腕骨穴(原穴),从腕骨穴沿手臂外侧,腕下锐骨下陷中为阳谷穴,往上一寸为养老穴(疗穴),再上四寸为支正穴(疗穴),再上行肘外大骨尖,曲肘凹陷处为小海穴(合穴),至肩关节后下方,腋下后纹头上一寸处为肩贞穴(疗穴),上行至肩胛岗下际凹陷处为臑俞穴(疗穴),在此下行肩胛岗下窝中,与第四胸椎棘突处为天宗穴(疗穴),再上行至肩上小 骨,举手有凹陷处即秉风穴(疗穴),经肩颈后侧上绕,经曲垣穴至肩外俞、肩中俞穴,从肩中俞上行颈大筋前,曲颊下动脉应手陷中之天窗穴,再上行耳下曲颊下颔角后天容穴,再上行面頄骨下廉目外眦下颧骨下缘之颧 穴(疗穴),再往上后方,止至于耳珠前之听宫穴。 2.循行路径 (1)手少阴心经部分:从小指末端手少阴心经之少冲穴起,络入手太阳小肠经之少泽穴。 (2)手太阳小肠经部分:从小指之端少泽穴,循手外侧经前谷、后溪穴,再从后溪穴,上腕至腕骨穴,出手踝中入阳谷、养老穴,从养老穴上,循臂骨下廉支正穴,出肘内侧两筋间之小海穴,上循臑骨外后廉,出肩胛上至肩贞穴,绕肩胛上之臑俞穴,再下天宗穴,从天宗穴循行秉风、曲垣等穴。 (3)足阳明胃经部分:从曲垣穴经肩外俞、肩中俞入足阳明胃经之缺盆穴,散而内行,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之分。 (4)手太阳小肠经部分:其支者从足阳明胃经之缺盆穴循颈入天窗、天容穴,上颊至颧 穴,再前行至目锐眦,却入耳中聚于听宫穴。 (5)手太阳小肠经部分:从天容穴上颊后,上目眶缘抵鼻,至入目内眦。 (6)足太阳膀胱经部分:由手太阳小肠经行入目内眦后,即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3.疾病症候 患手太阳小肠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头部两侧及耳部,有下列病候:癫痫、痉挛、喉间痛、下颊肿、肩臑痛、耳聋、目黄、手小指痛、本经所经之处疼痛。 第七节、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经共六十九穴,原穴为京骨穴,络穴为足少阴肾经之大钟穴。太阳为阳气大盛在身体之最外的意义,所以本经对外界赤刺激反应也较频繁,与各脏腑大都有腧穴关系与肾经相表里。 1.经中穴道 起自眶孔目内眦外一分之睛明穴,上经眉头陷中之攒竹穴,行至前额发际之眉冲穴,沿头中线稍外约一寸五分处,经曲差、五处穴,往头后行至承光、通天、络却,至后脑之玉枕穴。从玉枕穴挟项后大筋外廉,下行至项后发际陷中之天柱穴。由此穴而下,沿中间督脉二寸外缘下行,至第一、二椎间即大杼穴(骨会穴),至此一分为二,别脉走附分穴,本脉由风门穴而下。第二椎下凹处为风门穴(疗穴),下行至第三椎下凹处为肺俞穴,第五椎中线二寸为心俞,以下第七、九、十椎,分别为膈俞(血会穴)、肝俞、胆俞,第十一、十二、十三椎,分别为脾俞、胃俞、三焦俞,第十四、十六、十七椎,分别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第十八、十九椎分别为小肠俞、膀胱俞,以上全为疗穴,第廿椎为中膂俞穴。本经行至臀部有四孔分别为上 、次 、中 、下 等穴。从下穴行阴尾尻骨两旁五分许为会阳穴。 自大杼穴另一别脉,自肩膊内循行第二椎下,附项内廉两旁,相去各三寸半为附分穴,第三椎为魄户穴,第四椎为膏肓穴(疗穴),下经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等穴,至第十四椎去中线三寸半为志室穴(疗穴),经胞肓穴至第廿椎为秩边穴(疗穴),在此本经与别脉交会于会阳穴。 从秩边穴、会阳穴下行尻臀下,阴股上约纹中为承扶穴(疗穴),至腿后正中为殷门穴,至腿后部腘窝外侧有浮 、委阳穴,至腘窝正中为委中穴(合穴),再下二寸为合阳穴,小腿中段为承山穴(疗穴),从承山斜行足外踝后上七寸陷中为飞阳穴(疗穴),下行足外踝上三寸筋骨之间为附阳穴,下行经外踝后五分跟骨上凹陷之昆仑穴(疗穴),经足跟骨下陷中拱足处为仆参穴,足外踝下五分陷中为申脉穴(疗穴),从申脉穴下一寸为金门穴,前行至第五跖骨中间之京骨穴(原穴),再前行经束骨(输穴)、通谷穴,止至跖骨末端之至阴穴(井穴)。 2.循行路径: (1)足太阳膀胱经部分:起自目内眦睛明穴,循行攒竹穴、曲差、五处穴,上额交颠,入承光穴,循行通天穴,至此有别支交足少阳胆经。 (2)足少阳胆经部分:其支者从颠至耳上角交于足少阳胆经。 (3)足太阳膀胱经部分:其直者从通天穴入络于大杼穴,从大杼穴循行肩髆内风门穴,再循行肺俞穴,挟脊抵腰中厥阴俞穴,再循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入循膂络肾。从肾俞穴循行气海俞,从腰中下挟脊大肠俞,再循关元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等穴,别行上 、次 、中 、下 等穴。 (4)足太阳膀胱经部分:其支者从又复上肩膊内,从附分穴循行贯胛魄户穴,再循行挟脊内膏肓、神堂、噫嘻、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等穴,过 枢秩边穴,再循 外从后廉承扶、殷门、浮 、委阳穴,下合腘中委中穴。从委中穴循行合阳穴,下贯臑内承筋穴,再循行承山穴、飞阳、附阳等穴。从附阳循行出外踝之后昆仑穴(经穴),再循行仆参、申脉、金门等穴。再行本经之京骨穴,循行束骨、通谷穴至小指外侧之至阴穴。 (5)足少阴肾经部分:足太阳膀胱经行入跖骨末端之至阴穴后,即交于足少阴肾经。 3.疾病症候 患足太阳膀胱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眼、鼻、头颈、腰背、脑病、发热症,有下列病候:癫痫、头痛、项僵、腰背疼痛、眼病、股关节屈曲不利、弯膝时腿肚疼痛、痔疮、疟疾、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目黄、鼻中流涕或血。 第八节、足少阴肾经 肾经共廿七穴,原穴为太溪穴,络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飞阳穴。为阴气初生经络,与膀胱相表里,主里症虚症。 1.经中穴道 起自足底前中部陷凹处之涌泉穴(井穴),由足底往上缘内踝侧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之然谷穴(疗穴),再行内踝往后五分跟骨陷中之太溪穴(原穴),再行足跟后跟中大骨上两筋间之大锺穴,再行太溪穴下一寸内踝下之水泉穴,在足内踝正下凹陷为照海穴(疗穴),内踝后上二寸许陷中为复溜穴(经穴),复溜前胫骨后为交信穴,内踝后上五寸为筑宾穴,再绕后跟侧上行经三阴交,沿后小腿中线经后膝部腘窝内侧之阴谷穴(疗穴)。从阴谷穴上行后,由大腿内侧入腹、阴部上横骨中旁五分之横骨穴,循行至脐下四寸为大赫穴,脐下三寸为气穴(功穴),脐下二寸为四满穴,脐下一寸为中注穴,脐中旁五分为肓俞穴,上行二寸为商曲穴,上三寸为石关穴,上四寸中脘五分旁为阴都穴,上五寸为通谷穴,脐上六寸为幽门穴,从幽门循上行第六肋间去中线二寸为步廊穴,再上行为神封、灵虚、神藏、彧中穴,最后达第一肋间任脉璇玑旁二寸之俞府穴。 2.循行路径 (1)足太阳膀胱经部分:足少阴肾经起自足太阳膀胱经小趾下之至阴穴,斜趋足心涌泉穴。 (2)足少阴肾经部分:由涌泉穴出然谷穴之下,循内踝后太溪穴,别支者入跟中大锺穴,循行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穴,上腓小腿内筑宾穴,出腘内廉阴谷穴,上股内后廉横骨穴,内贯脊属肾络膀胱。 (3)足少阴肾经部分:其直者从肾外行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等穴。入内贯肝与膈,外循幽门、步廊、神封、灵虚、神藏、彧中、俞府等穴,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根而终。 (4)手厥阴心包经部分:由足少阴肾经入肺后,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以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3.疾病症候 患足少阴肾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生育、小腹、肠病,与喉咙、肺疾病有关,有下列病候:饥不思食、面黑、咳唾带血、喘息、目昏、心跳快、口中热、舌干、咽肿、喉间干痛、心烦、黄疸、痢疾、脊股内侧后缘痛、萎废不振、厥冷、嗜睡、足心发热。 第九节、手厥阴心包络经 心包经共九穴,原穴为大陵穴,络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外关穴。厥阴是阴气消尽的意思,适应虚症里症,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1.经中穴道 起自胸乳处(第四肋)外侧一寸之天池穴,经腋平线下行二寸之天泉穴,下行肘内廉大筋内侧横纹头下陷之曲泽穴(合穴),从曲泽下行掌后去腕五寸 门穴(疗穴),下行掌后三寸两肋间陷中之间使穴(经穴),下行掌后二寸两肋间之内关穴,下行腕关节横纹上两肋间之大陵穴(原穴),再下行掌中第二、三掌骨间之劳宫穴(疗穴),沿手掌食指外侧,止至中指末端指甲旁之中冲穴(井穴)。 2.循行路径 (1)手厥阴心包络经部分:起自于胸中,出而外行天池穴,属心包络之经,内行下膈,历络三焦者,散布于腹之上、中、下三焦。 (2)手厥阴心包经部分:其支者循胸中出腋下三寸,即天池穴。从天池循臑内至天泉。从天泉穴循行手肘经手太阴肺经及手少阴心经两脉之间,入肘内曲泽穴。下臂行两筋之间, 门、间使、内关、大陵四穴,再入掌中劳宫穴。从劳宫穴循中指出其端,即中冲穴。 (3)手少阳三焦经部分:手厥阴心包络经行至中指出,至中冲穴即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3.疾病症候 患手厥阴心包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胸、心、胃、神志病为主,有下列病候:心悸、失眠、手心发热、肘臂拘攀、腋下肿、胸胁部支撑胀满、心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心烦。 第十节、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经共廿三穴,原穴为阳池穴,络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内关穴。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它能治疗发热病,它的性质介于太阳阳明之间,与心包经相表里。 1.经中穴道 起自手无名指(第四指)外侧末端指甲旁之关冲穴(井穴),经第四、五指缝间之液门穴(疗穴),再上行一寸第四、五掌骨间之中渚穴(输穴),经手腕前表陷中之阳池穴(原穴),再沿腕后尺、桡骨间之外关(疗穴),腕背上尺、桡骨间三寸支沟穴(经穴),上行经会宗、三阳络、四渎等穴,行至肘尖(尺骨鹰嘴)后方凹陷中之天井穴(合穴),肘上骨罅中,井上一寸清冷渊穴,再上为消泺穴,再上为三角肌下方之 会穴,行肘中即手臂外侧上行,至肩峰后下方 上陷之肩 穴(疗穴),再上肩胛骨上角处之天 穴,行至下颔角后方,耳下一寸之天牖穴,经颈动脉后方耳后尖角陷之翳风穴(疗穴),上头颅耳后方之瘈脉穴,绕耳后上至颅息穴,至耳尖上方发际之角孙穴,并环行至耳前,开口时呈凹陷处之耳门穴(疗穴),从耳廓根上缘平行至颞浅动脉旁之和 穴,前平行至眉尾之丝竹空穴(疗穴)。 2.循行路径 (1)手少阳三焦经部分:起自小指、次指外侧端处关冲穴,从关冲上第四、五指之间液门穴、中渚穴,循手腕表上行至阳池穴,出臂外两骨之间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等穴,上贯肘入清冷渊穴,从清冷渊循臂 外,上肩循消泺、豸臑会、肩 、天 穴,从天 穴交出足少阳胆经。 (2)足阳明胃经部分:从手少阳三焦经之肩后天 穴交出足少阳胆经后,入足阳明胃经之缺盆穴,散布入任脉之膻中穴(气会穴),再散络心包,下膈内而循行之,此皆属三焦经。 (3)手少阳三焦经部分:其支者,从任脉膻中穴上,偏外斜出足阳明胃经之缺盆穴,上颈项本经之天牖穴。从天牖循系耳后翳风穴,瘈脉穴、颅息穴,从颅息直上耳角之角孙穴,经丝竹空穴绕耳以屈下至眼眶骨旁之和 穴及耳门穴。 (4)足少阳胆经部分:其本支之别支者,从耳后出走耳前,过足少阳胆经客主人穴(上关穴)之前,交面脸颊至目锐眦之外,以交于足少阳胆经。 3.疾病症候 患手少阳三焦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头部、耳、喉、胸胁、发热病,有下列病候:耳鸣、听觉减退、咽喉肿痛闭塞、头痛、自盗汗、眼外角痛、颊痛、耳后痛、肩臑痛、肘臂外缘痛、无名指不能运转。 第十一节、足少阳胆经 胆经共四十四穴,原穴为丘虚穴,络穴为足厥阴肝经之蠡沟穴。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它能治疗发热病,主要腧穴大致在足部以下,它的性质介于太阳阳明之间。 1.经中穴道 头上廿穴分三折,起自眼尾处目锐眦去五分之瞳子 穴(疗穴),下外斜行至耳前起骨下屏间之听会穴(疗穴),再沿耳前直上行至发际之客主人穴(上关穴),再上内斜行两太阳曲角上廉之颔厌穴。从颔厌穴后行耳前曲角上两太阳之中为悬颅穴,后下行耳前曲角上两太阳下廉悬厘穴,再后行经耳前发际曲隅陷中之曲鬓穴,再上入发际耳后半寸之率谷穴,再延耳后发际内二寸下行经天冲、浮白、窍阴、完骨等穴。从耳根后方凹处之完骨折上行,循头中线神庭穴旁三寸至前额为侧发际之本神穴,再往下斜行至眉上一寸微弯处之阳白穴(疗穴),在此往上后直行入发际五分处之临泣穴(头),延此线循耳后沿经目窗、正营、承灵,至行至耳后枕外粗隆外侧之脑空穴,再下行至枕下骨,斜方肌外侧凹陷处之风池穴(疗穴)。从风池下行肩上高处后沿之肩井穴(疗穴),再下行腋下三寸胸旁之渊液穴,下行复前一寸为辄筋穴,沿下腹胁内行至第九肋间(乳下二肋)端赗下五分之日月穴(胆功穴),再下斜后行,至腹后侧部第十二肋之京门穴(胆功穴),再前斜下行至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之带脉穴(疗穴),再前斜下行至髂骨(腰骨)与关元平之五枢穴,再下五分之维道穴,从维道后行三寸为居 穴(疗穴),转大腿外侧下行,至大转子后上方之环跳穴(疗穴),从环跳下斜中行腿外侧至膝上七寸为风市穴(疗穴),从风市下髀骨外,膝上外廉五寸分肉陷中之中渎穴,下行膝上三寸为阳关穴(疗穴),膝下外侧二寸之阳陵泉穴(筋会穴、合穴),下行外踝上七寸内斜三分之阳交穴,从阳交穴前外斜为外邱穴,在外踝上五寸为光明穴(疗穴),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内斜三分为阳辅穴(经穴),外踝上三寸为悬锺穴,又名绝骨穴(随会穴),行外踝下斜前陷中之邱墟穴(原穴),从邱墟下行三寸在足小趾四指本节后足跗间陷中之足临泣穴(输穴),再下行五分至第四、五跖骨间之地五会穴,下行一寸至第四、五趾缝间为侠溪穴,止至无名趾外侧足端之足窍阴穴(井穴)。 2.循行路径 (1)足少阳胆经部分:起于两目锐眦之瞳子 穴,循听会、客主人(上关)穴,上抵头颔厌穴,循悬颅、悬厘、曲鬓、率谷,折而下行于耳后之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等穴,折外上行至眉头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等穴,循颈至风池穴,过手少阳三焦经之天牖穴之前,至肩上本经之肩井穴,从肩井穴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穴处。 (2)头部无经穴部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从此一小支之脉,行于头之无穴处。 (3)足阳明胃经与手少阳三焦经部分:其支者别锐眦下足阳明胃经之大迎穴,合手少阳三焦经抵眼目眶下,挟颊车穴下颈合缺盆穴下方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穴,散布脏腑,外绕毛际,横入髀厌中环跳穴。 (4)足少阳胆经部分:其支者从缺盆下腋之渊液穴,循胸入辄筋穴,经日月穴过季胁至京门穴,再循行带脉、五枢、维道、居 ,下合、髀厌中环跳穴,从环跳以下循髀阳风市穴,再中渎、阳关、出膝外廉阳陵泉穴,再循行阳交、外邱、光明等穴,下外辅骨之前阳辅穴,直下抵绝骨之端悬锺穴,从悬锺穴下出外踝之前邱墟穴,循足跗上临泣穴,入第四、五跖骨间之地五会穴,下行一寸至第四、五趾缝间为侠溪穴,止至无名趾外侧足端之足窍阴穴。 (5)足厥阴肝经部分: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之间循大趾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以交于足厥阴肝经。 3.疾病症候 患足少阳胆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头部、目、耳、鼻、喉、胸胁、发热病、躯体侧面疾病。有下列病候:面瘫、口苦、胁痛、偏头痛、乳汁少、乳腺炎、腰痛、胯痛、带下、月经不调、坐骨神经痛、胆道疾病、膝关节痛、本经所经之处皆痛。 第十二节、足厥阴肝经 肝经共十四穴,原穴为太冲穴,络穴为足少阳胆经之光明穴。与胆经相表里,以里症虚症为主。 1.经中穴道: 起自足大趾末节甲根后丛毛中之大敦穴(井穴),由大趾、次趾岐骨缝间动脉应手陷中为行间穴(疗穴),再上行至第二跖骨前凹陷中之太冲穴(原穴)。由太冲穴沿足背上至内踝横前一寸之中封穴(经穴),上行内踝五寸蠡沟穴,再上行二寸为中都穴,上行至犊鼻下二寸旁陷者为膝关穴,上行膝内辅骨下屈膝内侧纹头之曲泉穴(合穴),上行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为阴包穴,再上行至股内侧足少阴肾经内股鼠蹊气冲穴下三寸为五里穴,气冲穴下二寸抵耻骨尽处之阴廉穴(鼠蹊穴),过阴器(又名宗筋)至厥阴之大络、睪之系为急脉穴,由腹部斜外上行,至第十一肋骨与腋中线处(腹外侧凹陷处)之章门穴(脏会穴、脾功穴),由章门穴再斜内中上行至乳下一寸半(七、八肋间)之期门穴(肝功穴)。 2.循行路径: (1)足厥阴肝经部分:起自足大趾丛毛际之大敦、行间穴,从行间上循足跗上廉太冲穴,从太冲去踝一寸至中封穴,循内踝五寸入蠡沟穴,上踝七寸为中都穴,上内踝八寸,交出于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踝内廉膝关之曲泉穴,从曲泉循股内经阴包、五里穴,入于毛之阴廉穴,过阴器,入抵小腹,上行于章门穴,从章门穴循行期门穴,从期门穴内行,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散布于脏腑,循喉咙之后,上颃颡(额头)连目系,与督脉会于颠顶。 (2)足厥阴肝经部分:其有一支者,不会于颠顶,但从目下面颊里环唇内。 (3)手太阴肺经部分:又一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于肺,以交于手太阴肺经。 3.疾病症候 患足厥阴肝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生殖器为主,其次是泌尿与肠部疾患,并主胸痛,有下列病候:腰痛不能俯仰、女小腹肿、喉干、面尘脱色、胸中满闷、呕吐气逆、水泻完榖不化、遗尿或小便不通、崩漏、子宫下垂。 伍、奇经八脉--修行者之脉 凡夫身血气方刚者,正经十二脉,五脏六腑均有一良好生机,身体情况旺盛,但奇经八脉较少浸及。依经络学来说,一般均以内气布满正经十二脉,有多余之内气,始络溢入奇经八脉。而修行者内气诱发起后,宜先行督脉(此点修净土、修密者常反其道而行,易造成困扰),后连任脉再转冲脉(任脉旁左右两脉)。盖因此阶段过程,小腹胞中契机虽诱起,但真气仍不具足,故宜局限在重要经络上。 督脉之重要性在于循行时,能贯通入脑及连通心脏,此两部位系修行者须先调伏的重点。盖因内气由脑户穴入脑后,可开发出般若智慧;另内气通过心脏,行者始能进入微细息相,达有漏、无漏禅者境界,行者在似有若无之呼吸间,才有能力使内气遍满全身。 修佛禅行者任、督、冲脉等通达后,内气再及于其余奇经与正经十二脉,内气布满全身所有经络,始会走入中脉(在身体正中央),由会阴穴起最后通达顶轮梵穴。此点与某些修世间禅者状况不同,盖因修世间禅者,均以两眉间之轮外连,虽有些超能力,但因不能涉及行者脑内心、意、识之修证,故不能断其根本见、思惑诸烦恼,不能得漏尽通,亦不能了脱生死。 修佛禅行者,用功较后阶段,内气由会阴穴起,通小腹胞中,经中脉过脐轮,破喉结过喉轮入脑,再破眉心内轮(不破时微细昏沉现起),达头顶囟会穴下端。若有行者能再往外前进,即能达梵穴轮。若有真修大乘佛禅行者,能破色身,则心能从梵穴轮出离色身。依《楞严经》圣教言,若行者想阴灭尽,意生身起,他往无碍,成就无量幻化三昧。 一、奇经八脉名称: 脉有奇常,十二经脉者常也,何谓之奇?奇者不拘于常,谓之奇也。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经脉满溢,流入他经,别道而行,故名奇经。奇经有八,八脉总歌诀:「正经经外是奇经,八脉分司各有名,任脉衽前督于后,冲起会阴肾同行。阳蹻跟外膀胱别,阴起跟前随少阴,阳维维络诸阳脉,阴维维络在诸阴。带脉围腰如束带,不由常度号奇经。」 (一)冲脉:十二阴阳经之海起源于会阴穴,阴阳相贯,故任与督脉必相交,下交于会阴之间,上则交于唇之上下也。 (二)督脉:手足三阳脉之海 (三)任脉:手足三阴脉之海 (四)阳维:主一身之表,起于诸阳之会。 (五)阴维:主一身之里,起于诸阴之会。 (六)阳蹻:主一身足左右之阳。 (七)阴蹻:主一身足左右之阴。 (八)带脉:总束十二经及其它奇经七脉。 明代《医经小学》中奇经八脉歌云: 督脉:督脉起自下极俞,并于脊里上风府,过脑额鼻入断交,为阳脉海都纲要。 任脉:任脉起于中极底,上腹循咽承浆里,阴脉之海衽所谓。 冲脉:冲脉出胞循脊中,从腹会咽络口唇,女人成经为血室,脉并少阴之肾经,并任都本于会阴,三脉并起而异行。 阳蹻:阳蹻起自足跟里,循外踝上入风池。 阴蹻:阴蹻内踝循喉嗌,本足阴阳脉别支。 阴维:诸阴交起阴维脉,发足少阴筑宾 。 阳维:诸阳会起阳维脉,太阳之 金门穴。 带脉:周回季胁间,会于维道足少阳。 第一节、督脉 在背后中脊,总制诸阳,故谓之曰督,督者都纲也。其循背脊上行,犹如裘之背缝也。 1.脉经穴道: 督脉二十八穴始于尾闾骨端之长强穴,腰俞(功穴)、阳关入命门(功穴),上行悬枢、脊中、至中枢,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功穴)、陶道开,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功穴)、强间、后顶排,百会、前顶通囟会(功穴),上星、神庭、素 (功穴)对,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肉缝间。 2.循行路径: 督脉起于小腹下方耻骨正中央,分本络与别络循行色身之经络。 (1)别络路径:由会阴穴起,女经溺尿处,男绕生殖器,至耻骨借足少阴肾经内股处,入腹内循任脉,行至小腹胞中(关元穴)。在胞中此内气分两路,一后络至两肾(主要为右肾)。另一内气会走冲脉气街,腹部,上行入喉,环绕嘴唇,一股内行至督脉龈交穴而终。另一股外行上脸颊至两眼中央下方,噗地一声入眼内眦。 (2)别络路径:由会阴穴经足少阴肾经股内处鼠蹊部,循左内腹部上行至心脏,过心脏经喉头,后入脑际。 (3)本络路径: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于眼内眦睛明穴(功穴),上额前,至头顶,再络入脑中。由脑再转出左右颈部,顺下项肩部,内挟脊内行,至腰脊部入肾,再由肾经生殖器回到会阴穴。 3.疾病症候 患督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腰痛、遗精、白带、气喘、癫痫、聋哑、头痛、脊柱强直、角弓反张。 第二节、任脉 在腹中线,总统诸阴,谓之曰任,任者衽也,其循腹里上行,犹衽在之于腹前也。 1.脉经穴道: 任脉二十四穴,会阴(功穴)潜伏两阴间,曲骨(耻骨)之前中极(膀胱功穴)在,关元(小肠功穴)、石门(三焦功穴)、气海边,阴交、神阙(脐中、功穴)、水分处,下脘、建里、中脘(腑会穴、胃功穴)前,上脘、巨阙(功穴)连鸠尾,中庭、膻中(气会穴、心包功穴)、玉堂连,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端。 2.循行路径: 任脉起于会阴穴,分本络与分络行经色身前之脉络。 (1)本络路径:由会阴起,上至毛际曲骨端,内行腹内入胞中,是为经络之海。至关元穴与冲脉会,浮外循腹部上行,经咽喉十二重楼,别络口唇承浆穴止。 (2)别络路径:由会阴穴起,借经足阳明胃经上行至胃,反胃行至胃口,不通时有打呃现象,通则再上行至舌根、喉头,经喉头两侧上行入颐际。不交督脉而再循足阳明胃经,上循面脸入眼之睛明穴。 3.疾病症候 患任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遗尿、遗精、腹胀痛、胃痛、呃逆、舌肌麻庳、各种疝气病、女子易患带下、女子小腹结块等症。 第三节、冲脉 冲者街道也,为十二经之所注,犹如四通八达之路也。 1.脉经穴道: 冲脉起点横骨穴,系接足少阴肾经内股鼠蹊之气冲穴,至幽门共十一穴。在任脉中线左右各五分处,每一穴距离约一寸。自小腹下横骨穴开始,上行大赫、气穴(功穴)、四海,中注、盲俞(功穴)、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穴后至胸散布任流行。 2.循行路径: 冲脉起于腹气之气街,足阳明胃经后天之宗气,并于先天之真气,此先天之气来自于胞中与肾气(足少阴肾经),相并挟脐而上胸部。大气至胸中而散开,再会合任、督两脉充身怀,再分布脏腑诸经络。故知冲脉是五脏六腑之海,亦是十二经之海,与少阴肾经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也。 3.疾病症候 患冲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气从小腹上冲、腹中胀急疼痛。 第四节、阳蹻脉 蹻者足也,奇经涉及足者之名,阳者以其所行循阳经也,故阳蹻者是谓循足诸阳经而行,即足太阳膀胱经之别脉也。 1.脉经穴道: (1)足太阳膀胱经部分:阳蹻脉起于足太阳膀胱经,在外踝正下缘五分骨陷中之申脉穴,再往后下斜至足跟之仆参穴,由后脚跟仆参穴直上行,经昆仑穴(外踝后跟腱前凹陷处)、跗阳穴、飞阳穴,再转小腿背外后承山穴,循腿背上行经委中、殷门、承扶穴,再往上行与足少阳胆经交络。 (2)足少阳胆经部分:阳维脉再上行至腹胁软骨末端下八寸处,即髂骨侧与足少阳胆经之居 穴相交。循腹外侧上行至肩部,与手阳明大肠经相络。 (3)手阳明大肠经部分:至肩胛肩峰前下方(举臂时有凹陷处),与手阳明大肠经之肩 穴相会。从肩 穴上行,至肩端肩锁关节上方有凹陷处之巨骨穴。由肩胛处往后下行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会。 (4)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及阳维脉部分:阳蹻脉行至巨骨穴再翻滑过肩胛后,至大骨下肩胛岗下际凹陷处,与手足太阳、阳维等相会于 俞穴。至此阳蹻脉再循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上行至嘴吻处。 (5)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部分:阳蹻脉由手太阳小肠经 俞穴再络回肩峰手太阳小肠经之肩 穴,络手阳明大肠经锁骨上窝中点上一寸许之天鼎、喉结正中旁三寸之扶突穴,络足阳明胃经上脸颊侧面及口吻旁四分之地仓穴。再上行至眼中线直下,平鼻翼下缘之巨 穴,最后达眼下七分,即足阳明胃经与任脉之承泣穴。 (6)阴蹻脉部分:阳蹻脉行至此,又与手、足太阳、足阳明与阴蹻,会合于眼内眦外一分处之睛明穴。 2.循行路径: 阳蹻脉起跟中,上合三阳(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外踝行,从胁循肩、由颈至頄鼻旁,属目内眦太阳经。 3.疾病症候 患阳蹻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阴气不足,阳气偏盛,常不见眠。 第五节、阴蹻脉 以其足所行系循行阴经,为足少阴肾经之别脉也。 1.脉经穴道: (1)足少阴肾经部分:阴蹻脉起于足少阴肾经之然谷穴,即在内踝前端,大骨下陷中间。从然谷穴循内踝下一寸照海穴,再由照海穴直上三寸至交信穴,从此循阴股鼠蹊处,入生殖器后而上行入腹胸里。 (2)足阳明胃经部分:阴蹻脉入腹胸处上行后,转循足阳明胃经,上行至锁骨上缘中点,下对乳头中线之缺盆穴,经结喉旁,颈动脉后之人迎穴之前,再上行入頄鼻旁。 (3)足太阳膀胱经、阳蹻部分:阴蹻脉上行至頄鼻旁,属目内眦后,再往外出曲宛而出,再入睛明穴。在此与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蹻之上行气一起还回,此功能即作为濡润眼睛之用。故知阴蹻脉气,若不能与阳蹻脉气,并荣于眼睛,则造成眼睛不能合闭。 2.循行路径: 阴蹻脉起于跟中,内踝前端大骨下陷中间之然谷穴,循内踝上行腹股、阴器、胸腹,再上行至咽喉,并至睛明穴,亦会于足太阳膀胱经。 3.疾病症候 患阴蹻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阳气不足,阴气偏盛,常常多眠。 第六节、阳维脉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等诸阳之维。 1.脉经穴道: 阳维脉起于诸阳之会,即起于足太阳膀胱经之足外踝下一寸金门穴。再从金门穴行于足少阳胆经之外踝上七寸阳交穴。又与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及阳蹻脉,会于肩后大骨下胛上廉臑俞穴,又与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会于缺盆中上毖际天 穴,又会于肩上陷中肩井穴。从肩井穴上头,与足少阳胆经会于眉上一寸阳白穴。从阳白穴上行于眼上方,直入发际本神、临泣穴。从临泣穴上行经正营穴,循行枕骨下而至脑空穴。从脑空穴下行至耳后大筋外端风池穴,又与督脉会于项后风府、哑门穴。 2.循行路径: 阳维脉起于足太阳膀胱经外踝下之金门穴,从胻骨而上,循背外侧、肩胛、项旁至面,上头后至脑后哑门穴,维络诸阳会于督脉。 3.疾病症候 患阳维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多见寒热。 第七节、阴维脉 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诸阴之维。 1.脉经穴道: 阴维脉起于诸阴之交(三阴交穴)后上方,即足少阴肾经内踝上五寸之后端筑宾穴,循小腿后侧上行至屈膝腘窝内侧之阴谷穴,再循大腿内侧上行至鼠蹊部位横(耻)骨五分旁之横骨穴,往少腹外上行至髂骨前上棘与横骨中点之上方,始维入足太阴脾经之府舍穴。后循腹中线三寸半外侧上行,经腹结穴至与脐平之大横穴,再往上行腹哀穴。阴维在此上行,至乳下第二肋骨处,始又维入足厥阴肝经之期门穴。至此阴维脉挟胃、属肝、络胆、贯膈与上行与任脉交于结喉下一寸之天突穴,再上行至颔下结喉上中央舌根下之廉泉穴。 2.循行路径: 阴维脉起于足少阴肾经内踝上五寸后端之筑宾穴,循腿内侧至小腹外缘,循腹上行至乳上结喉,维络诸阴脉会于任脉。 3.疾病症候 患阴维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多见心痛。 第八节、带脉 带之言束也,言总束诸脉,使得调柔也,绕身一周,犹如束带焉。 1.脉经穴道: (1)足少阴肾经部分:带脉起于足少阴之正脉,出于舟骨粗隆下方之然谷穴,循内踝后,其别者入跟中,循小腿内而上。 (2)足太阳膀胱经部分:上至腘中,而别走足太阳膀胱经,上合行至肾,至十四椎,内与足少阴肾经、冲脉会合。 (3)足少阳胆经部分:别走足太阳膀胱经,先行至十四椎,外行与足少阳胆经带脉会合。达足少阳胆经之维道穴、五枢穴,上出于季胁(小肋骨处)之带脉穴。 (4)带脉部分:带脉起于京门之下,居之上带脉穴,季胁之带脉穴,循行五枢穴、维道穴,不行居穴。回身一周如带,故曰带脉。 2.循行路径: 带脉起于足少阴肾经内踝前下方之然骨穴,上腘别走足太阳膀胱经,合肾至十四椎,属带脉。带脉起于季胁绕身一周。 3.疾病症候 患带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腹部胀满,身似上浮,如坐水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