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族谱,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上溯到殷商时期,尤以明清两朝最为兴盛。当时朝廷专设宗人府,掌管皇族谱籍。民间族谱也一修再修,基本形成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共识。 然而,在新中国建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家谱被认为是宣传封建宗法思想的糟粕,视作无用之物,被打入禁区,在“文革”中大多被付之一炬。家谱,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出现了“断链”。 在古色古香的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80多岁的周鲁卿老人正是为修补家谱中的“断链”,专程从浙江诸暨赶来。“我们查过许多资料,还是有许多踪迹查不到,不知有生之年能不能完成修家谱这桩事。”老人叹了一口气,继续在泛黄的书堆里寻觅。 根据老人的说法,他所在的浙江诸暨牌头镇珠村周氏一族,始迁祖是南宋时期的周靖,因为不愿听从秦桧迫害岳飞,弃官从杭州隐居到诸暨珠村。为编修族谱,珠村成立了周氏宗谱修编小组,在村综合楼设立了办公室,并以自愿捐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上海图书馆自1996年开设大陆第一个家谱阅览室以来,接待了数以万计来自海内外的寻根者。“从主流上来看,民间的修谱热有助于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建设和谐社会。”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王鹤鸣认为。 近年来,我国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地新修的家谱,有不少都是由海内外同一家族共同编修的。新修家谱中,一般都有家庭美德、家庭公约、文明公约等内容,一些家族通过修谱还自发地在宗族内开展互助活动。例如中华丘(邱)氏宗亲联谊会会长丘家儒,近几年已相继拿出1000万元,修编全国的丘(邱)姓家谱。他的目标是编修一部上至丘姓太始祖姜太公、下至当代、贯穿古今、纵横中外的《中华丘氏大宗谱》,使丘姓成为中国继孔、孟、颜、曾之后,第5个统族谱、统一辈份的姓氏。在修谱的同时,我国许多地方的丘氏还纷纷筹集资金,扶持和奖励宗内优秀学子;当广西昭平县遭遇特大洪灾后,全国各地丘氏宗亲知道后,自发地捐献衣被、财物,送到灾区。 “如果中国每一个姓氏都像我们这样,中国的希望工程就会更加庞大有力,两岸的和平统一就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就更有动力,社会也会更加和谐。”丘家儒说。 寻根认同,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生动表现。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我从哪里来?”这也许是长存于每个人心中的一个永恒问题。对于追问生命、家庭、家族的历史,“家谱”是一个重要的线索,也是传承中华悠久文化,追溯家族人脉的重要依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