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初一到年初四,除茶坊、酒肆、杂货店等俗称“长生店”的商号照常开业外,一般都要到年初五接过财神,才开门营业。年初五为“财神日”,亦叫“五谷财神日”。此日祭仪隆重,祭品习惯用猪、羊、鸡、鹅、鱼等。猪用猪头,称为“利市”,旁边摆一猪心和猪尾巴;羊摆羊头,中设一刀羊肉,表示用了“全猪全羊”。鸡鹅都要雄的,意思是鸡啼鹅叫,闹猛兴旺。鱼,多用两条金红的活鲤鱼,用红纸遮眼,寓意鲤鱼跳龙门,吉庆如意,有的还把供毕后的鲤鱼由两人去放生于江河之中,以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彩头。如各商店对新年第一个顾客登门,十分礼重,有敬奉“元宝茶”的风俗,即在茶水中放上两枚青果或金桔,认为开年头一桩生意顺利,全年生意就会顺顺流流。 姚西姚南祭商神 我国传统的商业神为赵公元帅关公,在宁波余姚一带还有商业神陶朱公,民间尊为“商神”,在余姚一地留下遗韵,陶朱公即春秋战国时的越国大夫范蠡。传说越王勾践兵败后,被吴王夫差发配到在今天的余姚四明山陆埠车厩(余姚县志载),范蠡随同勾践一起在“点将台”附近(今河姆渡遗址东三公里)明为夫差养马,暗中经商屯兵,在陆埠泥马渡姚江边引导乡民开掘“范工池”,植麻种桑,市集交易,成了余姚历史传统商俗文化精彩的篇章。 范蠡足智多谋,韬光养晦,在余姚陆埠为勾践实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立下汗马功劳,筑城池、开荒田、种粮养畜等手段,使越国在短期内国力大盛,终至灭吴兴越。但句践是个“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之人(《史记》载),范蠡知道后,退出官场。出三江,泛五湖,“扁舟至齐,止于陶,号陶朱公”,“耕于海畔,苦身戳力”,后来他看中陶地“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遂运用他善于理财的才智,从事经商贸易,“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因此,范蠡被誉为华夏商人的圣祖。三次致富,三次散财,周济众多贫苦百姓的义举,更被传为千古佳话。范蠡留在余姚的遗址集中在四明山姚江边的陆埠车厩、大隐一带,如点将点、范工池、陶徐冯庙、东澄等等。千百年的沧桑巨变,范工池等在文革时期依然仍在,经商致富的“陶朱遗风”在民间商会中,成为世代祭祀陶朱公习俗,一直流传在古城余姚陆埠、马渚这块土地上。 旧时民间商会,是商界各行各业的总会,清朝时期的马渚财神殿,有一财神像,衣冠古朴、道貌岸然,即陶朱公。每逢年节,供品之中,必有鱼祭,因“鱼”字与“余”、“裕”同音,寓“年年有余”、向陶朱公像行跪拜之礼,成为民间商界奉行的商业神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