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四明山道教音乐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宁波旅游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秦汉以降,四明山仙风极盛,道仙传说颇多,刘樊缘木求仙,刘阮四窗遇仙,虞洪遇丹丘子获仙茗等传说故事家喻户晓。四明山是我国道教“第九洞天福地”,特别是两汉以来,学道登仙之士,远离尘世,遁迹山林,把名山洞府作为修德养性的归宿,兴宫筑观,聚居修炼。今天余姚大岚、梁弄一带的“丹山赤水”,就是当年“天下洞天福地之九”的道家圣地,四明山因道而成为东南名山,据唐朝未年的道家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载:“四明山,丹山赤水洞天,在越州余姚县,刘樊得道。”把天下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进行排列,四明山在道教洞天福地列九的地位至此稳定,因道而扬名天下。唐时,李白、刘长卿等诗人入山访道,在《全唐诗》中留下了咏四明山的14首诗篇。北宋政和年间的皇帝宋徽宗御书“丹山赤水洞天”赐四明,使四明山道教之风更盛。随着道教而产生的道教音乐,经唐、宋、元、明、清一千多年的不断改进和充实,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强烈的宗教色彩显示出高度的艺术内涵和音美的个性。 
    四明山的道教音乐特色,在于曲调的平顺缓和,唱腔迂回婉转,其音乐优美淡丽,音韵缥缈回味悠长,少量的也有激昂雄壮。其主要的音乐在当代还有承传,大多反映在民间的法事仪式和作法的道场,是现代残存文化的一个种类。 
    “法事音乐”。又称“道场音乐”,一般大多用在道士诵经、赞礼、各种祭礼斋(醮)活动。在今余姚大岚、梁弄、马渚、泗门、陆埠以及余姚市区还遗有它的踪迹。法事,基本具备道教音乐常用的二个部分,即“器乐”和“声乐”,基本器乐有:铜磬、木鱼、锣、大小鼓为主体,配有吹(笙、横笛、箫、管等)、弹(月琴、胡琴)、二胡等弦乐;声乐中,以法师宣戒诵经,赞神吟唱以及道士们齐唱组成,类似于前几年在春节文艺联欢晚会上的“课本剧”。器乐运用于法事的起始、过门、队形变化、唱曲的伴奏;声乐与器乐互动,相互呼应,马渚一带以道士法事过程结合各种诵、赞、颂、偈等说唱形式。其音乐主要是配合斋醮法事活动。 
    “敲黄昏音乐”。又称“做道场”,主要用于丧礼,人死亡后的祭礼、做“七”、“周年”的祭祀。以拜皇忏形式为死者做功德的一种音乐活动。主要有:三道头、号场、梅花场(多用大开门曲),同时结合早功课、修经、发符、斋主发虔诚、香谒、忏法姻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