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安康色彩斑斓的民间文艺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安康本来就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遗传的地区,各地移民的大量定居,又给这个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冲击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方志有云:“错居多诸方之人,声音五方皆备”,就是说安康的人口构成为各种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安康文化受多方影响,南北融合,东西荟萃,相互渗透,相互借鉴,使得民间艺术百花园呈现出形式多样,品样繁多,风格殊异,色彩斑斓的景象。这里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安康花鼓戏,安康道情,安康曲子以及舞龙灯等四种民间文艺略加介绍给大家。
    安康花鼓戏。安康花鼓戏包括“八岔戏”“小调戏”“大简子戏”三种地方小型歌舞。它最早来源于湖北郧襄一带(包括襄阳、樊城、枣阳、宜城、郧县、均县、房县等地),后来沿汉江传入安康,与各地山歌调子融合在一起,逐形成一个定型的地方剧种。安康尤以旬阳、汉阴、紫阳、平利花鼓最有代表性。
    小调戏,除了本地原有的小调曲调和小调戏之外,大多是凤阳花鼓戏的回流。凤阳花鼓的吹腔名目与梆子腔联唱的形式,原系汉江流域的产物,后沿长江东去,在江南长期流传过程中,经与当地唱腔的碰撞与融合,不断得到升华和提高,随着江南移民的迁入定居,富有江南韵味的小调很快在新的土壤中生长起来,大筒戏大量剧目主要来自鄂西,在汉水中下游发展兴盛起来。大筒戏在鄂豫陕边界流传较久。后与上述两种合流,清初,鄂西花鼓艺人随移民的迁入不断流入安康,更加促进了安康花鼓戏的发展和繁荣。随着安康花鼓戏的蓬勃发展,三种声腔同台分演,艺术风格逐浙趋于统一。但因各地演出形式不同,其称谓也有差异:安康称“二棚子”,“地蹦子”,“拉花儿戏”,“花鼓子”,“大筒子”,“风搅雪”等;并且还有“八岔”和“土岔”之分;表演形式及唱腔与陕南其它地区大同小异。
    由于花鼓戏用人不多,对舞台的要求也很随便,只要有八仙桌一张即可开台,客店的大炕上能凑合。如在庙会演出,只需用桌子拼一小舞台,三方围以芦席则成;春节闹花灯后走演出,多以二人抬一八仙桌随队行动,无条件的地方就在地下演出也可,因而又称“地蹦子”。因而,花鼓戏无论平川高山,大沟山岔均可随时演出,极为方便。安康花鼓戏的戏目十分丰富,传统剧本总计约一百多个,其中小调戏有《站花墙》、《卖翠花》、《吹鼓手招亲》、《嫁嫂》、《卖绒线》、《吴三宝游春》、《贾金莲回河南》、《石榴娃烧火》、《金果闹学》、《李狗看花园》、《黑宝打草鞋》、《十月小怀胎》等数十个剧目。基本上反映地方风土人情与日常生活,尤其是山区人民的劳动与情爱;八岔戏多系表现封建礼教束缚下,男女大胆恋爱,痴情不谕的故事,诸如《蔡鸣凤辞店》、《张德和进店》、《白扇记》、《山伯道友》、《坐西楼》、《大反情》、《小反情》、《胡彦昌辞店》、《王婆骂鸡》等;只有筒子戏剧目较多地涉及了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诸如《鞭打芦花》、《凤英卖酒》、《窦公送子》、《湘子化斋》、《山伯访友》、《铁板桥》、《蓝桥会》、《霹雷报》、《阴阳错》等。它们共同特点是歌颂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才智,讽刺剥削阶级的贪婪、狠毒、愚味。
    另外又由于花鼓戏长期潜居劳动人民之中,替下层社会的群众说话,表演反抗封建礼教的“越轨行为”,加之它演出方便,不局限场合,演员与观念常常融为一体,演到高潮时,观众中也不时有人跳上台去参加演唱。因而历来被封建统治者视为“诲淫诲盗”、“有伤风化”的“淫词滥调”,予以压制和扼杀,从而大大限制了花鼓戏的成长和发展,不少的地方官都,曾经会禁止“花鼓戏”进城演出。如《洵阳县志》在记载本邑风俗时云:“春祈秋报,戏会梨园,亦观蜡之遗意。至多方装演,各诸渫亵,妇女杂观,名曰‘花鼓’。村民牧童曼声长歌,游手博徒托身溷迹。暗伤风化,莫此为甚。长吏严申禁约。”所以很多花鼓戏班社都只能活动在偏僻山乡。只有个别“风搅雪”的“二江湖”(即兼演二簧的班社)经过发展,方可进城演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