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鼓乐神”是川北灯戏的别称,被称为“传统戏曲的活化石”。其特点是粗犷简洁,诙谐通俗,载歌载舞,妙趣横生,唱词质朴健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2006年5月,被国务院授牌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鼓乐神”表演 川北灯戏又称“鼓乐神”, 是流行在川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被称做“传统戏曲的活化石”,是一种综合性、娱乐性、参与性极强的艺术形式,2006年5月,被国务院授牌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南充市川剧团川北灯戏剧团到阆中演出,为该市的春节文化活动增添了更多的喜庆气氛。在演出中,节目《张飞禁酒》表现了张飞在阆中驻守的故事,《神仙游阆苑》歌颂了阆中美景,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赢得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在阆中古城牌坊入口处,阆中民歌演唱队演唱的《打草鞋》、《晾衣裳》等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让围观的游客不时发出阵阵掌声。步入古城景区,映入眼帘的是表演打钱棍、逗幺妹的队伍,坐花轿,吹唢呐,敲锣打鼓,好不热闹,其夸张的表演,风趣的唱词,更是让围观的游客忍俊不禁。 “鼓乐神”简介 “鼓乐神”表演 收获季节,灯戏艺人在田头或院场点亮写有“五谷丰登”、“人寿年丰”等 字样的大红灯笼,打起锣鼓,拉起胡琴,便演起滑稽逗趣、热闹非凡的灯戏来。农民们看见红灯高挂,便打起灯笼火把,从四面八方赶去看灯戏。竹枝词《看灯戏》云:“一堂歌舞一堂灯,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川北灯戏的内容,多取材于汉族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喜剧多、悲剧少。就是正戏、苦戏,也带有浓重的喜剧色彩。表演艺术贴近生活,无固定套式,综合巴渝舞、杂耍、猴戏、木偶、皮影、“跳端公”等形式。其音乐则源于川北汉族民间小调、神歌、嫁歌、圣喻谣等,曲调朴实明快,优美动听。阆中 的老观、峰占、二龙、石滩等乡镇都有演出水平较高的“灯班”。1984年,阆中灯戏小品《亲家母上轿》 、 《闹隍会》 ,获四川省业余调演优秀剧本奖和演出奖. 川北灯戏与川北大木偶戏,川北皮影戏共为川北戏曲的三朵奇葩。它是以南充为中心,遍及嘉陵江中上游两岸,传唱于汉族民间的灯戏的总称,具有质朴的乡土气息,热烈欢快的情调,农郁的酬神娱人赛会色彩。其构成较完整形态,至迟不晚于明末。由于川北地区具有多元文化的特色和崇尚多神的民俗,在川北灯戏早期的天上地下32神(或32戏)中,儒、释、道三教并存,豪杰义士甚多,善神恶鬼皆有,变幻多端,扑朔迷离,形成其传奇性、写实性、夸张性、幽默性和土风民俗相容共存的特有风姿。川北灯戏土生土长,内容多系风土人情,民间世态。传统剧目达300余个,皆以短小精悍见长,俚曲口语成趣。过去表演者除农民自娱自乐外,带专业性质的多系端公。其原始声腔和表演手段,多系道场法事中的程式演化而成,又吸收了大量的时调、小曲和民间歌舞,其声腔分为正调(灯弦腔、苦板、十字韵、联八句类)和杂调(各类民歌、时调、小曲类),表演形式分为天灯(以小剧目为主)和地灯(各种灯调歌舞)。演员表演在起唱时,必先击鼓锣一响“咚旦”,别具韵味。 川北灯戏特点 “鼓乐神”表演 川北灯戏的表演接近生活,粗犷简洁,诙谐通俗,载歌载舞,妙趣横生,唱词质朴健康,无固定的程式套子,多采用川北民间歌舞,杂或木偶、皮影、猴戏和跳端公的表演手法,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小戏多、喜剧多、闹剧多,故丑行在川北灯戏的表演中占有特殊地位。灯戏的丑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女丑又叫彩旦、摇旦、婆。丑既扮反面人物,也扮正面人物和中间人物。在众多灯戏剧目中,半数以上少不了丑[1]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