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古镇深处有家做胡琴的百年老厂 大受欢迎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中国江苏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江苏网9月23日讯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的《枫桥夜泊》可谓家喻户晓,但老苏州们也许不知道苏州有一家以“寒山”命名的老乐器厂。
    记者走访了位于木渎古镇灵岩山脚下的苏州寒山乐器厂,45岁的朱文玉就是乐器厂的第4代制琴师。随着时光流逝,已经有许多老手艺老行当无奈地渐行渐远,濒临失传,而他的制琴手艺却历久弥新。
    记者 陆怡
    A
    古镇深处的百年老厂
    苏州二胡音色因悠扬婉转而出众,二胡制作在全国数一数二。在朱文玉印象中,在二十世纪末二胡制作处于鼎盛时期,无论是有规模的乐器厂还是家庭小作坊,生意源源不断。寒山乐器厂最初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在苏州经营着,祖辈的手艺从解放前流传至今。
    解放后,由于公私合营,苏州所有零散作坊合并成苏州民族乐器厂,朱家的独立的乐器制造厂不再存在,但仍然在乐器厂中作为重要的一部分继续发光发 热。直到90年代后,中国全面步入了工业化时代,传统老手艺日趋没落,在二胡制作这一行当里,其他手工作坊陆续关闭,寒山乐器厂依然营业至今。
    精湛的技艺使琴厂名扬全国,在苏州的乐器厂中名列前茅,每天来买琴的人络绎不绝。历经沧海桑田,从苏州这家老厂走出去的乐器,如今销往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城市,远至韩国等国家。
    B
    历久弥新的传统工艺
    吴曲悠悠,袅娜婉转,二胡这件乐器也在长期的吴地人文的熏陶中形成了含蓄、精致、敦厚而意味隽永的格调,成为吴地音乐典型代表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二胡等大多数乐器的生产由传统手工制作转为机器批量生产。然而,如今寒山乐器厂还在坚守着手工制琴的传统。
    外观工艺上讲究精细古朴又不失雅致的雕饰,凸显吴地丝竹文化的婉约情调,二胡制作对手工方面的要求极其严格。尽管二胡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 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马和弓毛等组成,但制作工艺讲究,从选材、开料、蒙皮、雕刻、打磨、印刷到调音等,前后要经过百道工序,必须由手 工制作。
    工序复杂,材质难得,每一个传统步骤老制琴师都默默遵循着。每一道繁琐的工艺都有存在的道理,做琴如做人,材料的选择决不能马虎,即使成本高昂,也不能轻易替换材质,这是寒山乐器厂的老资格制琴师深谙的道理。
    “手工做出来的二胡更有灵性,音色也是原汁原味的。”朱文玉拿着砂纸边打磨琴筒边说,单是一个制琴木料选材,就颇为讲究:非洲的紫檀,经3~5 年的自然风干,这样制成的二胡即使售往低温的北方,也不会出现变形、音质受损的情况;二胡琴皮则选用蟒蛇皮,皮质结实美观,音浑厚圆润,并且性能稳定;还 有琴弦、琴杆、琴轴等材质的选择也是精益求精,制作工序十分繁琐。
    “老手艺如果一条路走到黑,迟早会没有生命力。”朱文玉认为,传统手艺要在自己手上朝气蓬勃,必须做到创新这一点。于是从锉杆开始,他琢磨起革 新老手艺,经多次尝试,将琴桶囊皮口子从3毫米减少至1.5毫米,他发现琴桶振动反应灵敏度更高,二胡的音色、音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C
    制琴技艺的传承
    “老一辈的制琴师,弹一弹用来包裹琴桶口子的蛇皮,就知道这把二胡将来发出来的声音是否宛转悠扬。”寒山乐器厂老一辈的制琴师表示,厂里老制琴 师的手艺代代相传,老一代的手艺人毫不吝啬地教给新一代,但不得不承认,与众多传统老手艺面临的境况如出一辙,优秀制琴师的缺口似乎越来越大。手工制作二 胡是一项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有时候一个人一坐就是一天,收入也仅能养家,要想发财很困难,所以招年轻学徒难度不小。
    “小时候父亲就在客厅里做琴,我就在旁边看着。”朱文玉的儿子朱健说,“父亲急着赶工的时候就会让我们搭把手,今天整形,明天打磨,从小耳濡目染,每一个过程我都熟记于心。”朱健也常来厂子里,帮着朱文玉打打下手。
    当年的家庭作坊的前店后宅已不再,有的是如今的乐器厂第三、第四代传人。至于第五代?朱文玉说,顺其自然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