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本位,建筑的体量不能太大,体型不能很复杂,为了表达宫殿的尊崇壮丽,建筑群向横向铺展,通过多样化的院落,以各单体的烘托对比,院庭的流通变化,庭院空间和建筑实体的虚实互映,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达到量的壮丽和形的丰富,渲染出强烈的气氛。而西方石结构建筑则更加强调竖向的延伸和单体形象的突兀变化,这些,都是中西建筑艺术的重大差别。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虽说是一座小型殿堂,但却是木结构的典范。它的屋顶是单檐歇山式(上部两坡,下部四坡),屋坡平缓。由于平面近于方形,若采用庑殿顶(四坡),正脊将显得过短,结构也很复杂,采用歇山,比例就很合宜,以后,这成了方形或近于方形平面殿堂普遍的处理方式。 佛光寺大殿也在五台山,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是一座中型殿堂,但结构却极其独特精巧。整个殿堂呈平面长方形,正面七间,屋顶为单檐庑殿,屋坡也很缓和。殿内有一圈内柱,把全殿空间分为两部:内柱所围的空间称“内槽”,内柱和檐柱之间的一圈空间称“外槽”。内槽有佛坛,上有五组造像,与建筑配合默契,空间较高,天花下坦率地暴露梁架,既是结构所必需,又是体现结构美和划分空间的重要手段;外槽较低较窄,是内槽的衬托,空间形象上也取得对比,但梁架和天花的手法与内槽一致,全体一气呵成,有很强的整体感和秩序感。 另外,中国的楼阁式塔建筑也以木结构为多,也有砖石的,或砖心木檐,不论哪种材料,形象都模仿木结构楼阁。但由于木材不容易保存,中国现存唐以前的木楼阁塔现已无存。在保存下来的中国传统建筑中,凝聚了中国先辈巨大的劳动成果,体现了古人卓越的艺术智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见证和文化艺术珍品,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