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天井式民居建筑的特点 中国南方的民居模式当以天井式建筑为代表,尤以徽派建筑最有代表性,其特点是由四座房屋或三座房屋和一面墙合围成一个庭院。与北方四合院不同的是,由于南方人多地少,气侯炎热多雨,因此房子多为二层楼式建筑,中间只留有面积不大的小庭院,主要用于通风散热。房屋的屋顶坡面多向院内倾斜,以便下雨时雨水能向院内流淌,有“四水归堂,财不外流”之意。外面多采用高于屋顶的马头墙,有利于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正面的楼房多为三间,正中间的称堂屋,相当于会客厅,两边分别居住主人和儿子,厢房为其他子女居住。 洞式民居建筑的特点 这种民居主要集中在中国的陕西、甘肃一带,因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的气候条件干燥、少雨,因此土质坚实。当地的黄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保温性和适度的可塑性,而这些地方又缺少石料和木材,所以当地居民创造了这种民居形式。 提起窑洞,人们可能会马上联想到电影中常见的延安窑洞,这种窑洞民居称为“崖壁式窑洞”,就是指在天然的土质崖壁上,先找一个理想的土坡或土塬,在向阳的边缘地区铲出一个立面,再向内挖一个深约为七、八米,高宽各约四米的洞,正面装上门窗即可用于居住。通常人们在同一等高线上挖出几层台梯式的窑洞,为避免上层窑洞的荷载影响下层窑洞,每层窑洞都是层层后退的,底层的窑顶就是上层窑洞的前庭。一般我们经常见的窑洞式民居多数是这类窑洞。 还有一种窑洞式民居是不太常见的,叫作“天井式窑洞”。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有许多这种天井式窑洞,站在这样的“窑洞村”前,只见漫漫的黄土冈,根本看不到人家、人影,只有走近了才能看到。原来“人家居住在地下”。这是当地的老百姓在没有天然崖壁的地方,创造性地建造的另一种窑洞形式。这种窑洞的建筑方法是首先在平地挖出一个10米见方、深约8米的方形巨坑,然后再在坑壁上向四个方向挖出单孔窑洞,形成四方窑院。院内铺有砖道相通各窑,在窑院的东南角挖出一个45°倾斜坡、约2米宽的坡道,直达地面,作为出入窑院的通路。院中一侧打有水井,院中央种有树木。一般是一家居住在一个窑院,或父母与子女居住在同一个窑院中。 干栏式民居建筑特点 干栏式民居也就是俗称的“吊脚楼”,多见于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干栏式民居建筑是从过去的屋棚式建筑发展而来的,“层巢而居,依树积木,以居其上。”是西南山区少数民族早期的居住形式,也是现在干栏式建筑的最早雏形。过去当地居民住在大树上,其住所形如鸟巢,每天必须上下大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定居形式的出现,他们依照树上窝棚的模样造出了干栏式建筑。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建筑形式,是因这些地方常年多雨、潮湿、炎热,山多而地少,竹木材料多,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将民居建于山坡之上。干栏式民居通常分为两层,用木材做支撑,上层居人,下层养牲畜,既有利于通风散热,又能防止夜间野兽、毒蛇的袭击。 石头式民居建筑的特点 这种民居主要常见于青海、西藏等地区。这部分地区以山地居多,取石材十分便捷,故而产生了以石材为主的民居。 石头民居一般为两、三层小楼,楼的一层养牲畜,二层当做卧室、厨房,三层设为佛堂。由于藏族地区的居民多崇信佛教,所以其居民中最好的房间一般都设成佛堂。房屋的外墙全部采用石头垒砌而成,外观粗犷豪放,很有特点。 蒙古包民居的特点 不言而喻,蒙古包是蒙古族人的民居。它是一个用木条支撑框架,用羊毛毡围成的一个呈圆包形的房子。一个蒙古包高约2米,直径6米,包顶上开有天窗,以利于通风采光。现在蒙古包的框架多采用的是金属框架、螺栓连接,安装简便易行,适合蒙古人游牧式的生活。只是许多地方蒙古人已改变了游牧生活方式,在当地定居下来,因而蒙古包的数量在逐年减少。 土楼式民居特点 这种民居只见于福建省,是由于北方人因战乱南迁后与当地人发生冲突,为防卫自保而建筑的一种带有强烈自卫功能的民居。民居呈圆形,正中为族人议事厅等公共活动场所,外环共四层,一层作厨房,二层存粮食,三、四层居住人。外墙坚固难破,厚度达2.5米,外形如同一座堡垒,仅有几处大门与外界通达。楼顶建有射击洞,用于抵御外族入侵。一个建筑内可住许多户人家,有的竟有300多间房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