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由民间音乐爱好者组成的民乐团,成员平均年龄60多岁,70多名成员因为同一个业余爱好而聚到一起,他们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还能自编、自导、自演节目。 来到市体育馆北面的花山区文化馆,踏上楼梯,耳畔荡漾的音乐声清晰悦耳、欢快活泼并充满朝气。走进一间不大的活动室,一群花白头发的老人或拉二胡、或吹笛子、或弹扬琴、或敲大鼓,正在排练一出《喜洋洋》,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这就是花山区民乐团。每周一、四下午,他们都会聚在一起排练,他们将优美的乐曲当做快乐的源泉,也将对生活的爱、对城市的爱传播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我的乐团我的梦 走进民乐团的练习现场,坐在一旁静静倾听,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虽然绝大多数成员都是业余爱好者,都没有从事音乐工作的背景,但他们凭着对音乐的喜爱和一股子肯学习的劲儿,“互教互学、互帮互带”,从演奏的“业余选手”成了乐团中不可缺少的那个“音符”。相逢是首歌,他们因为共同的音乐爱好走到一起,相识相知,成为民乐团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扬琴弹奏者涂如来和中阮演奏者金嗣文是一对引人注目的夫妻档。与二胡、琵琶等更广为人知的古典乐器相比,扬琴和中阮让人有些陌生。不同于普通的弹拨类乐器,扬琴还兼具打击乐器的特点,有“中式钢琴”之称;中阮则是一种渊远传承的古典乐器,隶属古琵琶。虽然“玩”的乐器不同,但夫妻俩的技艺切磋从未中断。乐团在他们眼中,不仅帮他俩实现了共同的音乐爱好和理想,还有利于增进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特别喜欢,什么事都可以不干,就是不能没有音乐。”涂如来告诉记者,为了节省时间加紧练习乐团的曲目,夫妻二人常常“废寝忘食”,有时匆匆下碗面条就是一顿饭。9岁的小孙子也受到他们的熏陶,经常跟着爷爷奶奶去排练室练习,二胡如今也拉得有模有样。 弹拨部的另一名中阮弹奏者金继凤也是一名优秀的民乐爱好者,虽入团不过两年,但对二胡、电子琴等乐器的精通使得她很快融入了民乐团这个大家庭。她自豪地说:“我特别喜欢这儿的氛围,大家在一起无拘无束,为了各自的爱好互相协作配合,就像一家人,非常和谐。加入民乐团以后,退休生活变得非常充实,也非常有意义。参加团里的排练和演出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演出成功后获得的掌声是最大的奖励和幸福。”她8岁的孙女也在她的熏陶下,在电子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造诣。 同属打击部的大鼓演奏者张永林和木鱼演奏者娄元礼都是乐团的多面手。很多民乐器在他们手中都能手到擒来,但他们都选择主攻打击乐器。因为在他们看来,打击乐器对节奏掌握上要求更高,更重要的是,一敲一打,给人无比欢快和振奋之感。“大鼓一敲,整个乐队必须跟着我的点儿走。”张永林说着,一脸自豪。大鼓和木鱼虽同属打击乐器,两者却相差甚远:大鼓硕大,由中空的木制圆筒套上皮而制成,其低沉的音色能使乐曲更加充实和丰满;木鱼娇小,是佛教的法器,容易让人联想起寺院中高僧打坐的场景,它清脆、响亮的音色和极强的节奏感使得它成为中国民族乐队中不可或缺的打击乐器。 大贝斯手何业余,可一点儿也不“业余”。个子高高、如今白发苍苍的他,早在少年时代就与音乐结缘。学生时代的他,是手风琴演奏的一把好手,曾代表市、区教育局参加演出。这么多年,虽然为生活忙碌着,但他的音乐梦想没有断,一有时间就在家、在公园里玩乐器。大贝斯体积庞大,足有1.8米高。“身高不够,还真拉不起来。”何业余笑笑说,每次演奏,身高1米8的他都抱着大贝斯站在乐队最后面,拉着宽大的琴弓,“大贝斯声音低沉粗犷,就是乐队的‘定海神针’。” 一路上有你 花山区民乐团前身是原金家庄民乐团和老花山区民乐团,2012年区划调整后,两个乐团合并,重新组建了花山区民乐团,成员由最初的16人增加到40多人,后又增加到70多人,2015年又成立了民乐二团。 说起民乐团里的二三事,68岁的团长田家根娓娓不倦。“乐团有今天很不容易,靠的是大家的共同努力。”田家根告诉记者,乐团这么长时间以来,特别是两个乐团并立之初,一些相互并不熟悉的团员之间存在矛盾在所难免,新团员对团长的不认可也无可厚非。记得有一次,团中的两名成员为了争坐一个靠前的位置而起了争执,就在矛盾即将升级时,田团长苦口婆心,以身高为由巧妙化解了两人的矛盾。“任何时候,都要以诚待人、以心待人,这一定会得到回报。”田家根说,乐团成员们也用自己在团中的优秀表现作为对他的汇报。 民乐团的成长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乐团指挥马京,他也是市艺术剧院的专业指挥。2011年他便加入了当时的花山区民乐团,至今,他不仅一直肩负着乐团的指挥工作,还负责给团员们上课。马京告诉记者,民乐团成员们大多非专业出身,散落在全市各个公园、广场上玩乐器,他们虽对一些常见的民间乐器有所涉猎,但在识谱及乐理常识等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对于这些团员,马京总是一遍一遍、手把手教他们吹、拉、弹、唱。“他们学起来都很认真,我教起来也不觉得辛苦。”马京说,团员们大多年事已高,理解力和记忆力都有所下降,只有耐心且严格的教导才能使团员们拥有一定的专业水准,从而使民乐团由业余走向专业。 这几年,在马京指导下,民乐团自编自排了几十首优秀曲目,代表性曲目有《喜洋洋》、《花好月圆》、《彩云追月》、《黄梅畅想》等。这些曲目都是马京根据团员们的演奏水平,选取恰当的曲目后根据声部进行配器,重新演绎而成。《黄梅随想》就是马京指挥的得意曲目之一,作品综合黄梅戏《女驸马》和《天仙配》的主旋律后创作完成,曲调优美,引人共鸣。利用业余时间在民乐团担任指导,马京不收取任何费用。“大家演出也都是公益的,不为名不为利,就图个乐,也传播了传统文化。”马京自豪地说,他给予民乐团这群人一个形象而又贴切的称号——“音乐志愿者”。 明天会更好 “民乐团从成立到成长,离不开市、区政府部门的帮助。”团长田家根介绍,光在乐器方面,花山区政府就投入了20多万元,帮助乐团购置了扬琴、二胡、金锣、大鼓等乐器,并为乐团免费提供了排练场地和其他相关费用,“正是这些有形的、无形的支持和关怀,成就了花山区民乐团的今天”。 从最初的16人,到如今的70多人;从过去的公园练习,到现在的专场演出;从当年的业余喜好,到今天的专业水准——这一切都见证着花山区民乐团的成长足迹。几年来,花山区民乐团举办的大大小小演出不胜枚举,并且逐月逐年愈加丰富精彩。2013年新年在东苑大舞台举办了专场音乐会;2014年成功在市人民会堂、幸福广场举办了专场市民音乐会,同年参加市电视台举办的“我要上春晚”节目;2015年累计举办了七场大型演出活动。最叫好的当属2015年民乐团举办的迎国庆暨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民乐专场音乐会,演出中除演奏了《金蛇狂舞》、《微山湖》、《映山红》等经典民乐外,还加入了《游击队歌》等经典红歌,获得了围观群众的一片叫好。今年初,花山区民乐团还与南京鼓楼区的“和谐之声”合唱团在市人民会堂联袂举办了一场视听盛会,获得广泛赞誉。 “下半年,民乐团的发展还将迎来新的高峰。”花山区文化馆馆长张朝晖介绍,马鞍山即将举办建市六十周年系列活动,届时,花山区民乐团将在人民会堂举办自己的专场音乐会,初步确定“中国梦”为音乐会主题,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开始了紧张而充实的排练准备。“民乐团已经成为花山区一大特色群众文化品牌。”张朝晖说,民乐团的双手敞开着,欢迎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加入花山区民乐团。对于乐团的未来,每位成员都充满了希望,他们深信乐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