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彦彪(中)正在与琴友切磋技艺。 陈嘉摄 记者陈嘉 清晨,阳光透过窗悄悄地照射到白彦彪的身上,悠扬的二胡曲伴随着鸟鸣阵阵传来,不由得让人处在一种美妙的意境之中。57岁的白彦彪一大早就打开了谱架,轻轻取出二胡,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拉奏乐曲。 艺术世家一生之好 白彦彪拉奏的这把二胡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同寻常,这是他第一把不是自己和家人手工制作的二胡。二胡表面光滑,有着一层年份的包浆,琴皮连接琴桶的位置上贴了一层白色胶布,这是白彦彪年轻时省吃俭用购买的一把二胡。 白彦彪家收藏了很多乐器,有笛子、四胡、扬琴、中阮、唢呐、马头琴、葫芦丝、四块瓦、箫、小号、单簧管、萨克斯管、吉他、架子鼓、小提琴、大提琴等,可是他还是最钟爱二胡。每天拉奏二胡对他是最快乐的事情。 “我的太爷是三弦艺人,父亲是笛子演奏者,大哥是二胡演奏者,所以我从小就开始接触二胡。”白彦彪是尚义县人,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开始自学二胡。对二胡的喜爱,也是由此开始的。 从开始学习二胡,他基本上都是靠模仿家人,听广播里家人的拉奏和勤奋练习。没有乐谱,就靠耳朵听,硬生生地记忆;没有二胡,就磨着哥哥找个木头墩子做一把;没有人教授,就偷偷地看着家人拉奏……在自己的坚持下,他的琴艺突飞猛进,而且在当地还有了些名气。 与此相伴人生无悔 初中毕业后,白彦彪经常参加由尚义县文化馆举办的各种大小演出,不仅积累了演奏经验,还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 1978年尚义县文化馆成立了文化团,白彦彪成了第一批人选。作为最小的团员,白彦彪由此走上了音乐的生涯。他说,现在之所以50多岁了,还能保持良好的演奏状态,与当时扎实的基本功有很大的关系。 白彦彪说,那段时间,他每天练琴超过8个小时。所以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冬天很冷,条件比较艰苦,手上冻得裂口子;夏天很热,到小树林里光着膀子练琴。 1992年,他被调到怀来县物资局,不搞专业了。凭着对音乐的热爱,他始终没有放弃,平时一直保持着练习的习惯。 那时候,很多人都放弃了,或者只是玩玩,可是即使在最繁忙的日子里,他仍然保持每天练琴一小时的习惯。“一天都不能放下二胡,否则不但手生,技术上也会退步。”白彦彪说,做什么事情都一样,他不愿轻易地放弃,尤其是自己最酷爱的音乐。 要用琴声育德桃李 近几年,白彦彪退休在家,却有了另一个身份---音乐老师。 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不断丰富,生活阅历和职业角色转换,但白彦彪说,他的追求始终未变,在思想上和心智上更加成熟,音乐在他心中变得更加神圣。“学生阶段,我们在纠结技术,而如今我从琴声中听到的更多的是人性、尊严。同时,我更加希望将音乐的快乐传递给更多的孩子。” 白彦彪很忙,除了不断研究二胡技艺和理论,还要教授孩子们乐器,到现在他已经有80多名学生了。他告诉记者,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为孩子们服务,他很少参加各种聚会。每天晚上,他要做的事情,是接收学生家长通过微信传递过来的拉奏视频,然后一一指出孩子们在技法上的问题。 现在,他已经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的会员,但他仍然扎根在基层,他说,“做孩子们需要的,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