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蒙古族丧葬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蒙古族有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历史就形成了“屯里有事大家动,一人有事大家帮”的好风气.一家死了人,全村认为是大事.无论死者与己亲否、有无恩怨,都来参加葬礼来帮忙.一但家里死了人,都要向村里人报丧.但忌说“死”字;要说“成佛’、“转天”、“隐入云盾”、“上了天堂”等等,以示尊重.
    人死后,要用白布盖脸部.忌讳猫从尸体上跳过;死者要顺炕洞安放在炕上,头前置祭桌,撂祭品;对睁眼气绝的:要用丝绸哈达蒙脸,陈绝时张嘴的,嘴里要放置黄油、炒米或金、锻、宝石,钱币等物品,气绝时伸手的在其手中放置钱币.
    村里人接到报丧后,陈不论白天或黑夜,要及时带肉,蛋、糕点、奶食品等供物前往祭祀死者.放祭品时要向死者磕头,死者子儿也要陪磕.在死者旁边子女和亲属不哭泣为好,俗称活人的泪水会变成死者赶阎罗殿途中的河。河水大会增加死行旅途的困难。
    
    死者要穿丧服.丧服由黑白新布缝制,不带扣,用带系。足蹬鞋底刺绣荷花的布鞋。穿丧服要由村中年岁较大的人来承担,家人要赠送赏钱.穿丧服的人还耍给男性死者剃光头发、剪去指甲,给女性死者梳理发辩,井将死者生前的首饰除按遗嘱留给子女的外,全部戴上。
    棺材有立式和卧式两种。陈入殓卧式棺材时,若死者是庶民,就让其仰卧.若是喇嘛,入殓时让其右侧躺卧,右手枕人头下,左腿放在右腿上,两腿不能拼齐,约差2公分。不能立即出葬的,要由与死者关系好的老年人守灵.
    出殡时先将窗户打开,用秫秸或芦苇制作一个窗框模型.然后用斧子砍断.把窗框模型拿到坟地烧掉.一般尸体耍从窗户抬出去,不能从门抬,意即活人与死人不能同走一条路。
    把棺材放抬扛或车上时,若卧棺则头部朝北,陈若立棺则面部朝外.棺材抬往葬地时,由长子手持写有“淹、嘛、呢、叭、迷、浒”的幡幛引路.途中不能停放.。如非停放不可的,也不能放在地下,要抬着原地踏步。死者生前用的器具、衣服、被褥要从窗户拿出烧掉。年龄大的老人死后、也有把其衣服、被褥重新拆做后给孙辈人用的,意即承福长寿。
    丧葬方式很多,但主要有土葬、火葬、野葬三种。
    土葬就是把尸体埋如土中,是主要的一种葬式。在选择墓址时,一般是选择背靠丘陵、面临平川的高处。在墓穴南侧壁挖方行坑,点朱拉(油灯),意即驱散黑暗。墓坑挖好后,用锹铲平,不留足迹。在放棺材之前,墓坑中放置斧头、镰刀意即防止鬼魂侵占墓穴,埋葬时若立棺,富者用模板制成,上端尖型,尸体缠白布,坐尸其中,用砖砌坟。贫者用柳条编制立棺,尸体略缠白布,坐尸筐中,用土掩埋。若卧棺,棺材面与墓穴面平齐,以示不压人头之意。若把其头部放置墓穴面以下,子女将永远被人欺负,没有抬头之日,坟堆上要撒原米和白米,堆坟时耍从东西两侧远处取土。若从南面取土就等于死者进出的道被挖了,从北面取土意味挖了死者住房的支柱,这对活着的人都不利.埋葬完毕,从供品中取出一部分烧给死者,其余分给送葬者.坟堆的上头埋上用树枝栓以白布做的嘛呢旗(幡樟)。
    火葬是用火焚化尸体的一种葬式.火葬主要用于得重病而亡或孕妇及未婚姑娘.对孕妇要剖开腹部,取出死胎一起焚化,焚尸的柴禾要挨家挨户去要。焚后三天或七天用筷子拣出骨灰,装入木盒,埋入地下,上面堆土作出坟茔标志.火葬也是王公贵族们的主要葬式.人死后,擦净尸体,用布缠尸骨,涂以黄油,烈火焚尸,骨灰送至喇嘛寺内,将骨捣碎,和以麦粉,制成饼形,存于灵塔,或奉藏于五台山之灵城,以求佛法庇护.火葬与佛教的输入有密切的关系,佛教主张火葬,蒙古族笃信佛教.
    野葬是露天葬的一种.人死后请喇嘛念经后,将尸体装牛、马车上在草原上疾驰,尸体颠簸至地即为安葬之所,任凭野兽野鸟啄食,以尸体尽快被食尽为吉祥.解放后,这种葬式已敛迹。
    葬礼结束后都要摆丰盛的酒席,蒙古语称之的“宝音”,乡亲们都来吃“宝音”饭。多数人家宰杀牲畜,做“都胡瓦”(肉粥),如果死者生前遗嘱不杀生的做“阿木斯”(奶油稀饭),“宝音”饭需准备充足,能剩下为好。但剩饭不能留家过夜,当天须分给乡亲们。“宝音”宴上忌醉酒打架。
    葬礼百日内家人不理发、不剃须、不娱乐、不宴请宾客,不办婚事,路遇亲朋好友不请安.葬后逢七祭祀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最后一个“七”.百天还要祭祀,蒙语称之为“宝音卫乐德乎”,即造福之意。另外,对长者在除夕或正月初一还需烧纸以祭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