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五河县地处皖东北淮河中下游,因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境内曾出土全国最完整的十万年前淮河古菱齿象化石,有多处石器时代遗址。五河县境夏、商属徐州地,周属青州,春秋为鲁国地,战国为鲁、宋、吴三国国境,后属楚国。 五河人讨寿碗,仅限于年岁大的人去世,而活着的人做寿没有讨寿碗的习俗,且活着的人在五河一般不做寿,即使做寿也不多见,因为五河人忌讳活人做寿。 旧时,安徽五河县有讨寿碗的丧俗。 古稀老人去世后,一般在家主屋(也称堂屋)停尸三天,第二天晚上办丧宴(正席),第三天早上便宴(流水席)后送殡。特别是第二天晚上的丧宴过后,人们都喜欢去讨“寿碗”。 五河人讨寿碗,仅限于年岁大的人去世,而活着的人做寿没有讨寿碗的习俗,且活着的人在五河一般不做寿,即使做寿也不多见,因为五河人忌讳活人做寿。 不过去丧者家讨寿碗是有些讲究的。首先是前两天不能去讨,只有在丧宴结束后才能去主家讨,讨寿时要带两刀黄裱纸(当地也称草纸),送到丧者亲属手中后才能讨寿碗。不论死者的性别,寿碗的数量都是双数即一对,也有抠门的家庭给一个的。寿碗只能少于两个,不能多要,多要了主家不给。讨了寿碗后,还要朝死者的遗体或遗像鞠一躬,倒退出门,不能屁股对着死者,以示尊敬。 人们讨“寿碗”都是冲死者的年岁去的,死者在五十至六十岁的属于短寿(五河人称短寿鬼)一般不去讨;死者在七十岁的讨寿碗的人较少,八十岁以上的比较多,特别是九十岁以上高寿者去世,讨寿碗的人更多,主家门庭若市。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都会想方设法讨寿碗,用讨来的“寿碗”给独生子女吃饭用,让他们沾点老寿星的福气,就是希望子女们好生好长,延年益寿。 五河有些农村除了“讨寿碗”外,还有“偷寿碗”或“赠寿碗”的习俗。有些讨寿碗者丧宴喝得酩酊大醉时,就将桌上的碗揣进怀里或衣袋,回家作寿碗,不仅“偷”寿碗,而且连桌上盘碟也“偷”,此举主家并不责怪,反道认为左邻右舍都来分享他家的福寿,这意味着老寿去,新寿来。丧宴结束后也有主人家主动向奔丧者(一般是死者亲戚朋友)“赠寿碗”的,赠的不多,不按人数按家庭,每个家庭一对,使受赠者沾老寿星之福,俗有“延年益寿”之兆。 讨寿碗的丧俗,八十年代以前在五河县农村特别盛行,作为一种特殊的风俗,以民族传统习俗的形式扎根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之中。这种习俗现在在民间已逐渐消失,只是今日之丧俗又增添入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