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礼,是较为隆重的生日礼仪。山西民间自儿童12岁生日后,家中每逢有人过生日,都要庆祝一番。在晋中一带,早晨全家吃一顿“和和饭”,即将小米、面条、菜蔬制作一锅的杂饭,以取全家人和和气气之意。中午吃饺子或油糕,取步步高升之意。有的人家,也给其添置一两件新衣服表示祝贺,又增长一岁。 在山西民间,寿礼一般是从50岁开始,逢50岁、60岁、70岁、80岁都较隆重地庆贺一番,称做“过某十大寿”。运城一带有“过三十不过四十”的说法,即从30岁开始庆寿,但40岁不庆,忌讳“四”与“死”的谐音,50岁寿辰再庆。而晋南临汾、襄汾一带是“三十石榴四十桃”,即30岁生日时亲友送面石榴,40岁生日时亲友送面桃,亦称“寿桃”。晋中交城一带,是在60岁开始祝寿,祝寿早了怕折损寿命。 祝寿时,家人要置办酒席,老人愈寿高,规模愈盛大。代表寿的图案:桃子,松树,鹿,鹤,寿星公,柏树,山,夕阳,面条等。 旧时祝寿礼仪较为隆重,要布置寿堂,正堂内高悬“福禄寿”巨幅中堂,两侧为大红洒金寿联:“似松柏寿人寿立寿千秋;如芝兰福天福地福拜寿(段改芳摄)万年。”(双寿联)或:“堂上辉煌福禄寿三星共照;庭前美秀椿萱兰一体同春。”(男寿联)或:“天护慈萱春不老;门悬彩悦色常新。”(女寿联)中堂前设条几、八仙桌、太师椅等。亲朋来庆寿,需带贺礼。有送钱的,有送绫罗绸缎的,近亲要送肉和全藕,并系以红绫,还有必不可少的寿酒和寿桃,寿酒谐言“寿久”,寿桃为白面蒸制,桃嘴要点染红色。亲戚到齐后,时近中午让寿人暂到邻居家小坐,然后众亲友在鼓乐声中将寿人迎回,先烧香祭祖,接着请寿人坐在太师椅上,如二老都长寿,即并坐上座,如失去配偶,要请与寿人同性别而年龄相仿又相知的人为陪寿者专门陪坐,孙媳在椅子后侍立,子孙磕头祝寿,亲友祝寿,还有鼓乐伴奏助兴,气氛欢快热烈。接下来就是寿宴,宴席名为“八仙庆寿”,八碟八碗,酒醉而尽兴。 民间讲究“早面午席”,即早饭要吃长长的面条,寓“福寿绵(面)长”,午饭是设置席宴。无论早面还是午席,都必须上蒸好的面桃,每人吃时将涂红的桃尖摘下放入一只盘中,敬献给寿人,名日“献寿”。寿人自不会吃,但礼仪必行。有的祝寿时还请戏班唱戏,异常热闹。 寿:年龄久长之称。古时候,人有上中下寿之分,120岁称上寿,100岁称中寿,80岁称下寿。所以年轻人庆祝生辰,只能称“做生日”,不能称“做寿”。只有年达50或60以上者庆祝生辰,才可称为“庆寿”,但为寿翁寿婆者,总会自谦称:“小生日,何必太隆重。”所以“寿”与“生日”,又被当作“尊敬语”与“自谦语”应用。 寿庆柬帖庆祝生日所应用的柬帖。寿庆柬帖与其他喜庆柬帖不同,通常都是由子孙或亲友具名的,不能自己具名。具体说明如下: (一)子孙具名例一:为子孙具名的寿庆请帖。父寿用“家严”或“家父”字样,母寿用“家慈”或“家母”字样,双寿则用“家严”和“家慈”字样并列。兄弟众多的,可由长子或推兄弟中对外最有声誉的代表具名,数代同堂者也可用“率子孙鞠躬”字样,不必全体连署。 (二)亲友具名例二:为亲友具名的寿庆请帖,多半适用于在政治上或社会上较有声望的人士,下面应列出亲友代表的姓名。 (三)祝寿请帖 (四)双寿请帖 寿堂的布置 古时候布置寿堂,一般正厅墙壁中间,男寿悬挂南极仙翁,女寿悬挂瑶池王母;或悬挂八仙庆寿图、三星图等象征高寿之画轴;或以金纸剪贴大“寿”字挂于礼堂正中,正中设礼桌,礼桌上陈设寿桃、寿糕、寿面、香花、水果等。地上置红色拜垫,以备后辈行礼。 总而言之,祝寿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这代表了每一个人的祝福之心,和过寿人对祝寿之人的感激之情。 祝寿无一定的仪式,古时通常晚辈宾客,仅向寿堂行三鞠躬礼,寿星可定时出堂受贺;其余时间则由子侄辈在礼堂答礼。新式寿诞,常在宴会之前,由寿星分切蛋糕饷客。寿庆的招待:庆祝寿诞,一般都是经济较富余者方能进行,所以在招待上比较讲究。 古时在寿诞前夕,就开始宴请至亲好友,称为“暖寿”;中午为面席,取其“长寿”口彩;晚间为大宴。次日,尚有宴席,以谢执事。 寿庆宴席,有两项内容似乎是必不可免的:一是要由寿翁(寿婆)吹生日蛋糕上的蜡烛,然后分吃蛋糕;二是要吃面条,以讨长寿的口彩。 现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伦文化的浓重,人们过生日不象过去那样,小孩过生日吃几块蛋糕,老人过生日打几壶酒,弄点好吃的就算过生日了。而今形式多样,文明崇尚,亲情浓重,生日人开心。特别是古稀、八十、九十和百岁老人过生日,更是讲究了。祝寿的风俗更浓了。 现今为老人祝寿的风气仍十分盛行,但较过去要简单多了。除寿桃寿面外,还有长寿蛋糕。城市中要去饭店设宴庆贺。在农村有的则子当晚放一场电影,让全村人欢乐一番,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 人生礼仪的民俗传承,是家族、亲属和社会民俗中最常见的也是最敏感的。特别是婚、寿礼仪,自古就有繁缛奢靡与简约俭朴两种风气。此消彼长,我们提倡的是既保留适当的民俗传统而又质朴无华的新的人生礼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