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满月”又叫“做满月”,古称“汤饼之会”,也称“弥月”,古称“弥月”,俗称“天光”。大埔县内风俗,婴儿出生满一个月时,家中要为婴儿做满月,宴请婴儿母亲的娘家和亲友,做满月时设的宴席叫“满月宴”。 古礼满月宴请的主要宾客是婴儿母亲的娘家人,由婴儿的外婆带上众女客出席,其中要有一个15岁以下的小男孩来赴满月宴;男家则请村中梓叔及亲友。 满月宴分为一大两小三宴,大宴为午餐正宴;小宴俗称点心,分别为婴儿母亲娘家人到家中后的接待宴和众亲友、来客下午归去时的送别宴。 满月宴的午宴为正宴,必然是隆重和丰盛。座席的安排:首席为由婴儿的母亲娘家来客;次席为村中梓叔;其他亲友可随意安排。席中长者坐首位。小宴席座位安排较为随便一点。 满月宴正宴的菜肴安排:红锡丸第一个出桌;其次为鸡盘;再次为炆、炖、酿、炒;最后是鱼盘。汤一般是姜酒鸡汤。 小宴较为简单,但接待婴儿外婆等来客的小宴一定要有鸡盘、姜酒鸡、红锡圆和客家娘酒。 来赴外孙的满月宴,婴儿的外婆非常重视,除了邀齐赴宴的亲友外,还要备办齐婴儿摇篮、背带、围被、红衫、帽子、银脚轭、银手镯,送木制或竹制的坐栏,给外孙坐,叫“登舆”(坐栏,有些地方风俗是在婴儿四个月时才送)。 庆满月时,通常结合婴儿命名、理发等。命名前,做祖父的会将婴儿生辰八字与算命先生,算一算四柱八字中五行是否齐全平衡,若缺一行,命名时便在名字上补上相关的字眼。比如五行缺金用“鑫”,缺木用“森”字,由此类推。由尊长命名者称赐名,大都按姓氏辈序取个名字,然后写在红纸上,于除夕那天或元宵上丁节那晚,贴在祖祠墙上,说是向上代祖公报丁,生女的则不必,有“重男轻女“的封建陋习在其中。 理发则是象征性的,生育家请理发师傅或有福分的婆娘操办。仪式是用整株有根的青葱挟住剃刀作剃头状,然后将青葱再种入菜园里,寓意孩子的头发将来如葱韭一样葳蕤。小孩第一次理发要留“毛髻子“,直到13岁时才剃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