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的创始人,其漫画创作题材颇丰,主要有护生题材、故事小说、民生民俗、生活憧憬等。在浙江省博物馆除藏有《护生画集》外,还有丰子恺的《敝帚自珍》画集。对丰子恺来说,“护生画”的创作尤为艰辛,从1927年至1973年,整整创作了46年。下面就丰子恺“护生画”的创作与鉴藏谈些个人感识,以飨相关爱好者。 “护生画”的立意内涵和艺术感染 丰子恺创作“护生画”缘起于他的恩师弘一大师,1927年在弘一大师精心策划下,丰子恺开始着手创作,第一、二册《护生画集》分别在1929年和1939年出版面世,画集部分对画诗文由弘一大师亲作,书写则全部由弘一大师所为。之后三至六册为弘一大师圆寂后,基本以丰子恺独创为主,一、二册诗文和书法因弘一大师的参与,尤显珍贵。可以说,《护生画集》从内容创作到出版发行,凝聚了弘一大师、夏丏尊、叶恭绰等众多名人大师的心智,因而画的立意较丰子恺其他漫画创作更高。《护生画集》分六集,共有画作450件,创作主题广采博引古代的史书、小说、笔记、方志等近百种图书,内涵极为丰富。丰子恺创作漫画是以一种诗意抒发、散文漫谈、故事演绎等形式出现,继承了传统文人画“诗、书、画”三者结合的创作模式,使丰子恺漫画创作呈现出一种轻松、随意、不拘泥、内心自然感发的抒情风格。如画集三的《幸福的鸡》所题诗文告诉我们,此作品就是丰子恺在阅毕广洽法师的一封信后,一时对法师护鸡之举感叹的即兴之作,此类随灵感、情感而发的作品在《护生画集》中有不少。因此,丰子恺的《护生画集》融合“释、儒、道”三大思想作为其创作基础,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时代背景,把人们日常熟知的牛、羊、猴、鸡、狗、猫、鸟、鹅、杨柳、花卉等动植物作为创作基本素材,将其与古典诗文、小说故事、现实题材等要表达的立意组合成一幅幅生动的画景,画面简洁而点睛要害,配对诗文详略而深刻,故其作品有“景简意深”、“以小见大”、“亲民和众”的特点,别具艺术感染力。 “护生画”的鉴赏体会和价值评估 从策划“情语——丰子恺《护生画集》真迹展”中,笔者深切体会到丰子恺在内容与形式之间关系处理上,追求的是一要内容感人,二要形式(绘画技艺)恰到好处,即充分发挥“以艺术为方便”的表现手法。丰子恺本人学过西画,素描功底很扎实,因此一幅“护生画”仅寥寥几笔就能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护生画集》450幅作品中,大致可以分成三个主题内容,一是“戒杀警世”,二是“护生护心”,三是“万物和谐”。以反映“护生护心”的作品最多,很精彩,如《慈乌反哺》、《盥漱避虫蚁》等。“戒杀警世”的作品不多,画面生动形象,主要集中在第一册,后面几册中约占3-4幅左右,如《诀别之音》、《我的腿》等,让人过目难忘。“万物和谐”的作品所占比例最少,也是最为精彩的一部分。如《松间的音乐队》、《老牛亦是知音者,横笛声中缓步行》等。综上分析,对“护生画”鉴藏和价值的判断,主要从三方面评估:一是看版本,越早越好。如第一册的绘画作品,因原作在抗战期间散失,浙博展出的《护生画集》第一册的画作,是丰子恺先生于1964年重新绘制,因而较散失于社会的1927始创原作要逊色。同样,首版的《护生画集》也要比再版本更珍贵。二是看主题,越少越好。这是相对的说法,反映“戒杀警世”和“万物和谐”的较少,相对作品的价值就高一些,第四册和第五册表现新中国和谐景象,较解放前创作的此类作品,更富有现实生活气息和欢快之情。如取之杭州西湖实景之一的第四册《柳浪闻莺》,让杭州观者备感亲切,作品因从现实中提炼,时代气息浓郁,所以价值相对要高。而相对比较多的“护生护心”题材作品,如《烹鳝》和《首尾相烹》两者为同一题材的“实同名异”作品,应该择其后者精品收藏。三是看时间,一般越早越好。由弘一大师参与的前二册《护生画集》的作品,由于弘一大师书法价值被人们看好,所以价值往往高于后面几册作品。而第六册护生画创作是在“文革”期间,因受到条件限制,作品取材少,类同多,技法稍逊,故收藏价值明显不如前几册的作品。 护生画的作假手法和辨识要素 最近人们对丰子恺的“护生画”关注尤盛,与浙博举办的展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护生画集》倡导的保护生态、万物和谐等理念,与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因此,社会上出现了再版《护生画集》图书热,如2012年9月上海译文出版了简本《护生画集》。同时,各大网络对“护生画”的讨论和关注也十分活跃,充分体现了《护生画集》与时俱进的艺术价值。与此同时,丰子恺的“护生画”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笔者曾在网上看到有人将丰子恺的护生画“移花接木”,即将第二册以后作品换上弘一大师的书法,以求高价出手。也有的将画作的册序打乱,将后面创作的作品移往前册。再有一种作假手法就是冒仿丰子恺作品的真迹,进行敛财。由于长时间以来《护生画集》的真品未公开展示,一些人趁机从画册上大肆进行翻摹,以假充真。对丰子恺“护生画”的真伪识别,笔者认为要把握三个要素:首先,时间的要素。现在市面上出版的《护生画集》全集六册,往往都是墨笔白底,不会看出宣纸的底色,而浙江省博物馆所藏《护生画集》原作其实是有宣纸底色的,而且随着时间的不同,每集的宣纸颜色都是有区别的。早期宣纸会有旧感,后期纸色较新。另外一、二册作品尺幅相对较小,第六册几乎是一、二册的一倍大。“护生画”创作延续了46年,时间的差距对真伪的识别至关重要。其次,作品的要素。这几年笔者在鉴宝中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不少收藏者对真品的把握重视不够,往往听信于他人讲故事,甚至怀疑博物馆的真迹都是靠不住的。辨识真伪的秘诀一为“识真”,二为“识假”,即从正反两方面来互证。“护生画”现在真迹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那么无疑应该以它作为真迹的标准。再次,技术的要素。书画作品与别的收藏品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利用技术手段来鉴定真伪十分必要。丰子恺作品距离我们年代不远,但也有一段时间,从1927年始创至今也有86年了,前期作品从纸张做技术分析也是可得出时间上的早晚差距,画作也可以一对一的鉴别,再者从对题诗文的角度也可以辨别真伪,有的人拿得出绘画作品,但不一定能仿冒出逼真的书法。最后要提醒的是,目前早期水印的作品在市场上的量有所增加,有人已经上当受骗,不要误将水印作品当真迹。目前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的“情语——丰子恺《护生画集》真迹展”,要至7月10日才结束,为丰子恺“护生画”的真伪辨识提供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 (作者系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画部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