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明清时期象棋 唐末至北宋是象棋的大变革时期。这期间,出现过司马光的“七国象棋”,民间流传的“广象戏”和“大象戏”。无论是棋盘或棋子,都有较大较多的改革。棋子由立体象形改为平面图形或平面字形,或者一面有字一面有图形的平面棋子。棋子的组成中增加了炮的新兵种。棋盘不再使用64小方格黑白相间的方形棋盘。棋子由在棋盘的方格上活动改成在纵横直线的交叉点上活动。到北宋末期,出现了双方的棋子各16个,棋盘纵10路,横九路,有河界,将、士只许在九宫内活动的象棋,这与现代象棋就差不多了,可以说是象棋的定型时期。这一点从现存北宋的史料中可以得到证实。 例如,北宋著名的理学家程颢(公元1032—1085年)所作的“咏象戏”诗,可以反映北宋时代象棋的某种形制。他的“咏象戏”诗是这样的: 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 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 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 却凭纹楸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 从程颢这首诗中可知,当时他所见到的象棋有车、马、将、士、象、卒等六种棋子,偏裨即士象,棋盘上已有河界,并且已由唐代象棋的纵八路扩展为纵九路,而将帅则居于中路。棋子中没有提到炮的兵种,但这不等于当时在民间流行的其他几种棋制的象棋都没有炮。 比程颢稍后20年出生的晁补之(公元1053—1110年)在少年儿童时期就爱好象棋。他在所著的《广象戏图》中,提到当时民间流行的“大象戏”为纵横11路,棋子共32个,双方对垒。晁补之认为“大象戏”棋盘小,棋子少,意苦而狭,曾试改成纵横19路,棋子98个,利用围棋盘,扩大成“广象戏”。 无论“大象戏”或“广象戏”,当时都在棋子中加入了炮,同时棋子改在线上活动。 再稍后一些,至宋徽宗时,象棋的棋盘和棋子就完全改为和现代象棋一模一样了。宋徽宗曾给北宋制造的铜质象棋子亲笔书写棋子名称,留下瘦金体书法真迹,北宋末年女词人李清照在《打马图经•序》中附有象棋棋盘图,都可以证明上述说法。 南宋时,象棋更是家喻户晓,当时在翰林院有“棋待诏”的官职。“棋待诏”,顾名思义就是等待皇帝来诏下棋的意思。他们都是当时的象棋国手。 当时象棋已完全定型为现代象棋的棋制。这从刘克庄(公元1187—1269年)的《象弈》诗中可以得到印证。诗中有: 小艺无难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屹然两国立,限以大河界。连营禀中权,四壁设坚械。三十二子者,一一具变态。先登如挑敌,分布如备塞。尽锐贾吾勇,持重伺彼怠。或迟如围莒,或速如入蔡。远炮勿虚发,冗卒要精汰。负非由寡少,胜岂系强大?昆阳以象奔,陈涛以车败。匹马郭令来,一士汲黯在…… 刘克庄的五古咏象弈诗中,对象棋当时的形制、着法、战略战术和胜负规律等描写得淋漓尽致。 明清两代,象棋更加发展,大量关于象棋的著作问世,著名的象棋古谱《适情雅趣》、《橘中秘》、《梅花谱》、《百局象棋谱》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版的。棋手水平也随之大大提高,超过了前人。象棋从此在中国人民中扎下了根,成为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