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倡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海淀人、朝阳人、南京人,这说明什么?说明社会对于礼仪是文明的一个表征这一点,是认同的。社会在呼唤。每个人都应该是文明有礼的,中华是礼仪之邦。但是,二三十年前曾经有个口号叫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当时学校里到处贴的都是。非常遗憾,二三十年过去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没有提高,否则现在不会再提这个口号。这个口号是在习近平主政后重新提出的。下面会做的怎样,我们会不会重蹈覆辙,我想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大家对于礼,是否了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礼究竟是什么,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对于复兴中华文化有什么意义。另一方面,要看在座各位大家是否有担当,要改变中国现状,这里说的是在文化上,你是不是真的打算去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有担当没有。一是有认识,一是有做法。 首先,认识礼仪在中华文明之中的地位。 (此处引用钱穆《中国知识分子》的话。)当时西学东渐之前,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从来没有丧失信心,西学东渐之后,我们看到和我们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文明,这时中华文明向何处去,需要的就是归纳总结中国文化的特质,总结中国文化是什么文化?梁启超回答,中国重礼治与西方重法治,“中国文化之大旨在礼”。钱穆先生认同这个观点:此可谓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真懂文化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这里讲的礼与普通人认为的礼是不同的。普通人讲的礼是握手、拥抱、化妆。一讲传统的礼就是三叩九拜。中国人没有什么不是礼,国家制度叫礼制。建设好的国家制度叫治礼做乐,这个制度被破坏了,叫礼崩乐坏。相处、修身都要有礼,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也是礼。《礼记》里有一篇“月令”,十二个月当行之令,如在春天不许砍伐幼树,不准掏鸟窝,不准捕捉怀孕的野兽等。孔子的理想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这是礼。儒家所有理想、理念都是通过礼才能体现在人的身上,体现在社会当中。离开了礼,谈儒家思想就谈空了谈虚了谈没了。举手投足之中就能体现一个人是否有文化。 走出“半人”时代 梁思成提出走出半人时代理念,感慨大学文理科分的太清楚,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懂文,只得到知识的一半,梁先生认为这是半人。借用这个理念,提出自己的说法。人类发展过程是漫长的,现象是纷繁的,如果做最核心的归纳,有两步,一是在体质上完成进化。人类历史从东非肯尼亚发现的编号为1470头骨,表明200万年前人不会直立行走。到1万年前,把一些非本质的东西去掉,最本质的是会直立行走前,可以叫半人。这个过程用了199万年。两百万年走完第一步。到一万年前,已经在体质上变成了人,是不是只要发展生产就可以了呢?不行,因为人是万物灵长,有精神家园,人有心灵,有一颗心,这颗心的净化与体质的进化不同步。心灵的进化相对滞后,这就不难解释有人长的像人,而做出的事跟畜牲差不多。 我们读左传,发现两百年中弑君的有36人,儿子杀父亲,弟弟杀哥哥。畜牲不做这样的事。诸侯奔走让司马迁感慨,诸侯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计其数。每个人身上都残留着动物的野性,贪婪、无序、残暴,这些在生命体中或多或少的有,到了合适的温度会爆发。所以,中国先贤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很早就意识到人还不是真正的人,因为心还是禽兽之心。所以提出要修身、要养性,要用道德理性置换身上的动物野性。让每个人的心都是真正的一颗人心,成为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人类进化才算完成。如果是无休止占用耗费资源,这个社会不可能进步。拥有的东西再多,没有安全感。儒家很早就提出这一点,提出很多要求,不做小人,要做君子。人生终极目标应该是成圣成贤,人人成为尧舜,社会进步一定要超这个方向走。我们现在不谈这个问题,只谈社会矛盾是有限的生产力与无限的物质需要的矛盾。那么针对出现的乱象,礼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问大家一个词:“人文”?“人文”与“观光”。 农业是人类文明之母,直到现在农业依然是文明基础,世界最早的几个文明都是农业的发祥地。两河流域最早培育了小麦和大麦,中国培育了小米和大米,印第安人最早培育了玉米。中国比两河流域大的多。最大的是中国这一块,北方的旱作农业,南方的水作农业,这两个文明经过几千年的交流融汇形成了夏朝的农业,到商朝时,这个文明的发达程度,全世界罕见,酒池肉林,开始腐败。所以先贤看到社会不能没有物质文明,发展太差了,人没有饭吃,要乱,但是如果只有经济而没有人文的引领,社会同样要出问题。商纣王时就是这样,商纣王凡事占卜问神,不问苍生问鬼神,武王克商,一个早晨就灭亡了。所以一个社会要时刻注意两个东西:天文、人文,天文就是天上的星宿,观察节气,“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仅此还不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 人文是什么?人文不是很简单嘛,让老外看看天坛、长城、颐和园。人文不是物,人文要日新。人文是人接受了礼乐教化之后,身上所显现出来的文采。看看学生、民众身上有没有人文,如果没有,让他有,如果有,提升它,如果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变化,才能达到天下大化。物质是支撑人身上的东西,不是终极目的。作为学校领导,要看学生看上去是否有模样。清华“中国礼乐文明”开课,学生问,这门课有什么用,我回答“让你有个人样”。钱学森之问,问得很深刻,现在经费比以前多得多,但出不了大师,就是因为人没有境界、没有人格。自私。 观光,“观国之光”(《周易》),观国家的人文之光。有一个典故,讲的是周文王没有取得天下时,有两个小国,虞、芮,这两个小国互相争抢,互不相让,他们想到文王最有道德、最公正。两个人就到周地找文王。他们看到人们有序地在行走,年轻人在帮助老人,大家互相谦让。两人想我们所争执的在人家看来是很无耻的,就回去了,互谅互让。文王没有出面,两个人自己就把问题解决了。周人叙述历史从文王开始,是因为道德的力量。朝鲜是番邦,渴望来中国来考察,称来上国观光。观光是观民的状态、民的生活。一次到绍兴去讲课,看绍兴名人馆,有人问我“怎么样?”我说是“你们前辈太了不起,但是这笔文化遗产你们没有继承,看不到你们的人文之光”。海淀如果做到这样的程度:朝阳的人一进入海淀,感到海淀的人文之光,海淀的文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