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目前,每年都会有数千名学童到佛山孔庙举行开笔礼,佛山孔庙学童开笔礼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民俗文化品牌,深受珠江三角洲一带群众的喜爱。 教写“学业进步” 佛山孔庙学童开笔礼是学童入学前举行的一种礼仪。自2001年开始,佛山孔庙于每年的3月份到8月份,根据幼儿园或个人的要求,举行集体开笔礼或个人开笔礼,参加开笔礼的一般都是6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目前,每年都会有数千名学童到佛山孔庙举行开笔礼,佛山孔庙学童开笔礼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民俗文化品牌,深受珠江三角洲一带群众的喜爱。 历史可以追溯到 孔子“束脩”之礼 佛山孔庙学童开笔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孔子“束脩”之礼。孔子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年少好礼,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当时社会处于急剧变革时期,礼崩乐坏,世道衰微,“天子失官,官学在四夷”,民间出现了私人讲学的热潮。孔子创办私学,设教于阙里,自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十脡脯也,即十条干肉。古时初见尊长,必执贽以为礼,《左传·庄公》记载:“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 学生到老师那里求教,当然要带贽敬的礼品。孔子要求弟子带“束脩”这种见面礼,是古代贽敬最微薄的礼品,其重视的是“束脩”所表达的好学之意与尊师之礼,强调“礼”这一社会行为规范。后来,这种“束脩”之礼相沿成习。 私学自春秋末期兴起以来,在中国历史上活跃了两千余年,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学童入学拜孔子也渐渐成为一种礼俗。孔子逝世后,众弟子在他的老家陬邑“立庙旧宅,置卒守,岁时奉祀”。汉代开创了孔庙与学堂相结合的先河,“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唐贞观四年(630),太宗下诏要求全国各州县建立孔庙,奠定了孔子作为天下儒学正宗先师的地位。 宋代正式形成“庙学合一”的体制,在全国各地的州县都设有学宫,学宫里供奉着孔子像。明嘉靖九年(1530),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清顺治二年(1645),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后简称为“大成至圣先师”。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对孔子的尊崇,全国各府、县普遍兴建孔庙,作为拜祭孔子和培养人才的场所。佛山孔庙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官方对孔子的推崇直接影响了民间对孔子的信仰。私塾大都设有孔子神位,学童入学都要拜孔子。 历史的公共资源 实现地方化改造 新中国成立前,佛山学童大都在7岁左右到私塾读书,一般选在一年之初的好日子开学。开学的这一天,学童要在天没亮前起床,但要等拜过神、吃过汤丸才能下地,然后由两三个男人背他上路,父母则提着写有“文星高照”的红灯笼引路,以避免路上遇见孕妇或不洁净的东西。学童到达学堂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拜孔子,在孔子神位前三叩首,然后拜过老师,再由老师开笔授书。老师首先选出《三字经》后面的“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一段,连教三遍,待学童会念后,就开始握着学童的手,在摹字本上用红朱笔照着字帖写“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然后,老师含笑收下学童的红包之后,开笔仪式便告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私塾制度被废除,改为学校教育,旧时拜孔子等入学仪式也被取消。不过,在佛山民间,仍有一些家长在学童入学前,选个好日子,请有学识的人来到家里,握着学童的手在红纸上写下“学业进步”,就算是开笔了。 佛山至今仍流传着“望子成龙先拜孔,可圆天下父母心”的说法,因此在学童入学仪式销声匿迹多年后,佛山孔庙于2001年开始重新举行学童开笔礼。在参照旧时入学拜孔子、开笔等仪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其仪式可分为十个步骤。佛山孔庙学童开笔礼是对学童进行的一次尊师重教的启蒙教育,通过寓教于乐的独特形式,让孩子们把求知看作神圣的使命。此外,佛山人将入学拜孔子这一历史的公共资源进行地方化改造,通过一些仪式来建立一个象征性的认同符号,成为地方化人群认同和传播的新版本,然后贴上“佛山孔庙学童开笔礼”这一特有的“商标”,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进步,又能促进旅游与文化相结合,使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