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茶文化 > 茶艺 >

斗茶和闽北武夷山有何渊源?

http://www.newdu.com 2017-12-22 章志峰 佚名 参加讨论

    
    斗茶比试汤花颜色、水痕和图案显现效果
    
    学员学习点茶
    (一)唐代闽北一带就有斗茶活动流传
    自古以来,斗茶就在闽北一带流传,根唐代冯贽《记事珠》记载:“斗茶,建人谓斗茶为茗战”,说明在唐代闽北建安一带就有斗茶这种切磋茶艺的活动。
    (二)宋代闽北一带斗茶盛行
    到了宋代,建安一带斗茶成风。蔡襄在《茶录》中有关于闽北斗茶记述:“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宋代文人晁补之记载:“建安一水去两水,相较是如泾与渭?”说明当时闽北建安一带斗茶活动十分盛行。
    宋代闽北一带盛行的点茶、分茶很好地推动了斗茶的开展。据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茶具”记载:“雷州铁工甚巧,制茶碾、汤瓯、汤匮之属,皆若铸就,余以比之建宁所出,不能上下也。夫建宁名茶所出,俗亦雅尚,无不尚分茶者。”说明当时在闽北建宁(今建瓯)一带不仅茶具出名,分茶也十分盛行。宋代闽北一带盛行点茶、分茶,在许多文人的作品中也得到体现。杨万里在《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手分似》中写道:“头纲别样建溪春,小璧苍龙浪得名。细泻谷帘珠颗露,打成寒食杏花饧。鹧斑碗面云萦字,免褐瓯心雪作泓。”生动地描写了闽北用建茶、建盏点茶、分茶的景象。陆游在建州(今建瓯)时亦留下了描写兔毫盏点茶、分茶的诗:“北窗高卧鼾如雷,谁遣茶香挽梦回。绿地毫瓯雪花乳,不妨也道入闽来。”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中描写了在闽北壑源制茶的情景,在《试院煎茶》中写道:“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描写了在闽北点茶、分茶的情景。
    描写闽北武夷山一带斗茶情景的当属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斗茶名篇《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中生动地描写了闽北武夷山一带斗茶的盛大场面。
    (三)宋代斗茶推崇用闽北的建盏和建茶
    宋代朝廷和文人斗茶推崇使用闽北的建盏和建茶,促进闽北建盏和建茶的生产,也推动闽北斗茶活动的开展。
    苏轼在《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说明在南屏山谦师道人斗茶时使用的就是时人所崇尚的建盏(兔毫盏)。蔡襄《茶录》一书中,对兔毫盏同品茶、斗茶的关系说得更明确:“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最为要用。出他处者,火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因为“斗茶先斗色”,建安人斗茶,茶色以青白胜黄白。说明闽北建安一代的兔毫盏备受推崇的原因是釉色绀黑,与茶汤的颜色对比强烈,加上胎体厚重,保温性强,使茶汤短时间内不易冷却又不烫手,特别适合于斗茶。
    (四)元、明代武夷山斗茶遗风犹存
    纵观历史,斗茶活动伴随点茶、分茶而兴衰,元、明代后武夷山一带点茶、分茶逐渐衰落,但仍有点茶、分茶流传。元代崇安人刘说道在《咏头春贡茶》诗中描述:“灵芽得春先,龙焙收奇芬。进入蓬莱宫,翠瓯生白云。”明代崇安人邱云霄在《酬蓝茶仙见寄先春》中记载:“品落龙团翠,香翻蟹眼花”,分别描述了元、明代武夷山一带点茶、分茶的景象,说明元、明代武夷山仍留有点茶、分茶余韵和斗茶遗风。
    当今武夷山再现斗茶盛况
    如今的闽北武夷山一带地域,斗茶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并很快地向周边传播,成为当地茶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了茶叶生产技术的提高,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今人的品茶、评茶、鉴茶,它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古代斗茶文化的影响。欣喜的是历史上流传于闽北武夷山一带的点茶、分茶技艺,2009年在武夷山恢复重现,填补了历史上这一失传的经典文化,增添了武夷山茶文化的内涵,提升武夷山茶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同时,也为斗茶文化增添艺术性和娱乐性,为再现宋代斗茶风貌打下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