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茶文化 > 茶知识 > 红茶 >

红茶,永远的香醇优雅

http://www.newdu.com 2017-12-22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一场秋雨,天气转凉,于是老胃病也日日来拜访,搞得人无心做事,一日不能离的茶也不得不放下。于是想起了去年冬天朋友送的红茶,因为那红茶让我一整个冬天既过了喝茶的瘾,又因为红茶性暖而过了一个舒服的冬天。
    说到红茶,人们总会想到英国人的下午茶。其实,应该说,红茶起源于中国,发扬于英国,两大派系也由此形成。中国人喜清饮,也就是饮茶之单品,品味个中茶香;西方人则好混饮,就是在茶中加入奶及糖,享受香甜滋味。
    无论哪一种,总要有一种意境和一种心境——阳光,绿色,书,音乐——平和而宁静。
    据说,中国人饮用红茶是从南宋到明朝那段时期开始的,最先出现的是福建小种红茶,中国人通过手工对茶叶进行全发酵加工,基本工艺过程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最后制成红茶。
    17世纪初,荷兰人开始将中国茶带入欧洲,也由此给了英国人以机会,将红茶加以发展,不论是在品质上还是在数量上。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西方人习惯了往红茶中加入牛奶和砂糖的饮法。
    红茶的种类较多,产地较广,按照其加工的方法与出品的茶形,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和红碎茶。
    工夫红茶是中国特有的红茶,比如祁门工夫、滇红工夫等等。“工夫”两字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加工过程与其他红茶相比下的工夫更多;二是冲泡的过程需要更长时间,以充裕的时间和宁静的心情慢慢品味。
    与绿茶相比,红茶多了一个发酵的过程。发酵是指茶叶在空气中氧化,发酵作用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单宁酸减少,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和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芳香物质。因此,红茶的茶叶呈黑色,或黑色中夹杂嫩芽的橙黄色,茶汤呈深红色,香气扑鼻,由于少了苦涩味,因而味道更香甜、醇厚。
    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原产地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这里地势高,冬暖夏凉,年均气温摄氏18度,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春夏之间终日云雾缭绕,且土质肥沃。由于采用松柏木柴明火加温萎凋和重烟焙干,茶叶吸收了大量的松烟,所以特具松烟香味。据《中国茶经》介绍,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的“高山地区所产”之意,原凡是武夷山中所产的茶,均称作正山。而武夷山附近所产的茶称外山。正山小种产于1000米以上的高山,如今那里已经实行了“原产地保护”。
    红碎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大宗产品,用红碎茶通过机器加工即成国际CTC红茶,这种茶最适合做调味茶、冰红茶和奶茶。
    红茶饮用方法也很多,按红茶花色品种大致可分为工夫红茶饮法和快速红茶饮法两种。
    工夫红茶饮法是中国传统的品饮方法。品饮工夫红茶重在享受其清香和甘醇,所以多用冲泡法,即将3至5克红茶放入瓷杯,冲入沸水,几分钟后,先闻其香,再观其色,最后品味。一杯茶叶通常可冲泡2至3次。这种饮法,需要饮茶人在“品”字上下工夫,缓缓斟饮,细细品啜,在慢慢的体味和欣赏之中,品出茶的香醇,领会饮茶真趣,使自己心情欢愉,超然自得。
    快速红茶饮法是本世纪发展起来的饮用方法,主要对红碎茶、袋泡红茶、速溶茶等花色而言。一般冲泡1次,多则2次,茶汁就很淡了。
    按红茶调味与否,可分清饮法和调饮法。清饮法是中国大多数地方饮用红茶的方法,工夫红茶饮法就属于清饮。即在红茶汤中不加任何调味品,使茶叶发挥固有的香味。调饮法是指在茶汤中加入调料,以佐汤味的一种方法。中国古时,团茶、饼茶都碾碎加调味品烹煮后饮用。现在的红茶调饮法,比较常见的是在红茶茶汤中加入糖、牛奶、柠檬片、咖啡、蜂蜜或香槟酒等。调料的种类和数量,随红茶饮用者的口味而定。
    按使用的茶具不同,可分为杯饮法和壶饮法。一般情况下,工夫红茶、小种红茶、袋泡红茶等大多采用杯饮法。即置茶于瓷杯中,用沸水冲泡后饮。红碎茶则多采用壶饮法。即把茶叶放入壶中,冲泡后为使茶渣和茶汤分离,从壶中慢慢倒出茶汤,分置各小茶杯中,便于饮用。
    按茶汤浸出方法可将红茶分为冲泡法和煮饮法。冲泡法即前面谈到的将茶叶置入茶杯或茶壶中,冲入沸水,静置几分钟后,待茶叶内含物溶入水中,即可饮用。煮饮法多见于少数民族地区,用长嘴铜壶煮红茶,或用咖啡壶煮早茶。将茶置于壶中,加入清水煮沸,然后冲入预先放好奶和糖的茶杯中,分给大家。也有的桌上放一盆糖、一壶奶,各人根据自己需要随意在茶中加奶、加糖。(吴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