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梅花易数的“十应”

http://www.newdu.com 2017-12-22 老人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凡是占卜测断,以体卦为主,用卦为所测之事的情况,这是应有之理。既然以体卦为主,就可分析用卦、互卦、变卦与体卦的关系,来参照决断事物之吉凶祸福。然而,今天得到一卦,用此卦中体卦、用卦、互卦、变卦的道理来这样决断事物的吉凶,假设明天又得到这一卦,体卦、用卦、互卦、变卦都是一样的,怎么可能决断吉凶跟前面一样呢。那么,既然不能这样决断,又怎样决断才行呢?为此,必须掌握了“十应”的学说之后,才能正确决断之。
    所谓“十应”之说,指的是正应、互应、变应、方应、日应、刻应、外应、天时应、地理应、人事应等应验方法。至于以上诸应的方法和道理,有许多人并不知道。然而占卜预测,若用以上的诸应之诀,则没有不灵验的;若不懂得以上的诸应之诀,这样占卜吉凶可能灵验也可能不灵验。
    正应:所谓正应,就是只用体、用两卦决断事物之吉凶。
    互应:所谓互应,就是用体互卦、用互卦来决断所测事物之吉凶。
    变应:所谓变应,就是用变卦来决断所测事物之吉凶。
    方应:所谓方应,就是以体卦为主,看来求占之人处在什么方位上,看其方位属何卦,以所处之方位之卦与体卦的关系来参考占断吉凶。方位之卦宜生体卦,或者与体卦比和,则所占之事吉利;若方位之卦克制体卦,则所占之事凶险;若体卦去生方位之卦,则所测之事亦属于不吉。
    日应:所谓日应,就是以体卦为主,看所起的卦属于什么卦,以及体卦在本日卦气旺盛或衰竭的情况。日辰所属之卦宜于生体卦,宜于与体卦比和,不宜于克制体卦,也不宜于受体卦之生。本日所属的卦气,即寅卯日属木,巳午日属火,申酉日属金,亥子日属水,辰戌丑未日属土。
    刻应:所谓刻应,即利用耳听、目视、心思所观察思考到的来决断吉凶。在占卜决断的时候,随时根据所听到、看到的吉凶朕兆,来决断所测之事的吉凶。
    外应:所谓外应,就是外卦之应。在占卜决断的时候,根据偶然见到的客观物体的变化及其所提示的征兆,来决断所测之事的吉凶。即在具体的占断过程中,看所遇之物属何卦,比如若见到大火之类的的东西便为离卦,见到水之类或水中出产之物便属坎卦,等等。可依此类推。再如,若见到老人、骏马、金石、玉器、圆形物体,则皆属乾卦;若见到老妇人、牛、土、瓦之类物品,则属于坤卦。像这一类的,皆为外应之卦。在具体应用时,要看外应之卦与体卦的关系,从而根据它们之间的生克比和的道理来决断吉凶。
    天时应:所谓天时之应,就是在占卜决断的时候,若天气晴朗明净,则属离卦;若天气飘着雨、雪,则属坎卦;若有风,则为巽卦;若有雷声,则属震卦。若离卦为体卦,则天气宜晴朗;若坎卦为体卦,则宜于在雨天占卦;若巽卦为体卦,则宜于在刮风的日子占卦;若震卦为体卦,则宜于在打雷的日子占卦。可以根据天时之卦与体卦的生克比和关系,来参照决断吉凶。
    地理应:所谓地理应,就是在占卦时看所处的地理环境属什么卦,然后再看所属之卦与体卦的关系,以参照占断吉凶。若在竹林里占卦,则属震、巽之地;若在大江、大河、小溪、山涧、池塘、沼泽之地占卦,则属坎水之卦;若处在五行上属金的地方占卦,则属乾、兑卦之地;若在窑、灶等有火的地方占卦,则属离卦之地;若在有土堆、瓦块的地方占卦,则属坤、艮卦之地。以体卦为主,看地理之卦与体卦的生克比和关系,并据之参断吉凶祸福。
    人事应:所谓人事之应,就是有关的人事之类的克应关系。在占卜析断的时候,若偶然遇到人事中吉祥的征兆,则所占之事为吉;若偶然遇到人事中不吉的凶兆,则所占之事为凶。比如忽然听到老人说吉庆之话,则主有吉庆之事;若忽遇他人哭泣,则主所占之人有悲伤忧愁之事。还可以以人事中所属的卦象来推论。如老人属于乾卦,老妇人属于坤卦,少男属艮卦,少女属兑卦。察看这类人事之卦与体卦的关系,依照它们之间的生克比和之理来决断所占之事的吉凶。
    以上所讲的“十应”之理,是指在占卜决断的时候,以耳听到的、眼看见的外部朕兆,来参照决断吉凶祸福。并且以体卦为主,详细考察各应卦与体卦的生克比和关系。比如占断病症,若互卦、变卦中克制体卦较多,而本卦中又没有生体之卦的,可以断为病况不佳,难言吉利。还要看体卦卦气的衰旺情况,若体卦卦气旺盛,则病体康复指日有望;如果体卦卦气死衰,则没有再生的道理。除此之外,还可以看看诸外应之卦中有无生体卦者,若有生体卦者,则是险中还有救治的希望;若再有克制体卦的,则病体难以转危为安。其余的占卜,都可以此类推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