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正门 毛泽东像 2015年5月27,是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日。没有鲜花似锦,亦没有鼓乐齐鸣,有的只是大小数百场学术交流活动。在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复旦老校友款款的笑容;又适逢毕业季,园中楼前点缀着三两的学士服。少者将往,老者来复,平实、和乐,这是自然的节奏,此中有无穷的生命力。 复旦校友们 老校门 “复旦”二字,出自《尚书大传·虞夏传》里的《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之为校名由创校先贤于右任提出,有三层意思。其一,旦旦努力,振兴中华;其二,驱除外敌,复我震旦;其三,光明绚烂,自强不息。这份自期之心,激昂在110年前的苦难中,而后百折不回,延绵不断,愈发光明。 燕园,原为私人的别墅。因其插在校园和排球场之间,师生深感不便,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复旦校董会决定向业主购买该园。 燕园内 世纪钟 日俄战争的终结、科举制的废除、三民主义的提出……这些大事件都发生在1905年——古今之变的撕扯盘桓在每一个仁人志士的心头——复旦也诞生在这一年。为了反抗教会势力干预校政,于右任、邵力子等130名学生愤然脱离震旦公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立新校。 “团结、服务、牺牲”,这是继任校长李登辉总结的6字复旦精神。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淞沪抗战……无一不活跃着复旦师生的身影,他们团结一致、服务他人、勇于牺牲,成为了历次民主革命斗争的先锋。 复旦大学校史馆,原为始建于1922年的奕柱堂。 创校人马相伯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投身革命事业与追求学术独立,复旦的历史命运在这两方面同时展开。就在创校后不久的1908年,陈寅恪与竺可桢在此学习。日后,他们一个成了盛名满天下的国学大师,一个成了中国地理学与天文学的奠基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先生一生奉行的原则。诞生于1925年,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的复旦老校歌中,也写有“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这样的句子,至今读来尤令人敬佩。 复旦大学校史馆内部 改革开放后两任校长苏步青(右)与谢希德(左)的相片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复旦没有在近代苦难的历史中沉沦,反而愈挫愈勇,一往而前。1907年,复旦增设商科,形成大学体制,改称复旦大学。往后,复旦的院系组织结构更趋完善,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辉堂,其命名来源于马相伯和李登辉两位先生的名字。是复旦大学校园内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是复旦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1942年,因抗战爆发而转移至重庆北碚夏坝的复旦成为国立大学,办学条件大为改善,一时名师荟萃,学术活跃。值得一提的是,“夏坝”之所以得名,正源自复旦师生欲光复华夏的宏愿。而作此提议之人,正是时任新闻系主任、建国后掌校25年的陈望道。 陈望道像 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复旦大学成为了一所文理综合性大学,成为了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全国重镇。土生土长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的复旦大学,有着海纳百川之精神,如今,她正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迈进。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时建成的光华楼,被誉为“中国高校第一楼”。 光华楼西侧的雕塑,是著名雕塑大师袁晓岑先生的得意之作,捐赠方送给哲学学院作为复旦大学哲学系建系五十周年的贺礼。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这样说:复旦是上海的复旦,是中国的复旦,亦是世界的复旦。上海这座城市的辉煌与沧桑都刻在了复旦的历史记忆里,上海兴则复旦兴。复旦是上海的一张城市名片,她的智慧与力量引领着城市的发展。复旦是中国首所由民间集资创办的大学,她亲证了民间仁人志士披荆斩棘、继往开来的努力。复旦师生的革命实践与学术研究为民族的独立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复旦有责任去回应新的时代问题,引领新一轮的古今中西之变。 (图文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