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晓钟,是著名的黎川八景之一,对此,黎里的文人的题咏多不胜数。熟习于耳的乾隆时期黎里第一大姓周氏周元瑛的七绝:“罗汉西归水寺幽,白云红树拥钟楼。五更敲醒千家梦,一百八声风自悠。”乾隆年间黎里第二大姓陈氏陈汝为作有另一首绝句:“古寺萧疏自宋年,莲坛梵呗水云边。一痕残月晨光启,早送钟声破晓烟。”罗汉晓钟108下,黎里百姓熟习的声音。罗汉讲寺,自宋以来一直是黎里的标志性建筑,有历史,有规模,更有文化内涵。 (3.5.1黎川八景罗汉晓钟(老照片)) 罗汉寺,始建于西晋,定型于南宋,兴盛于明清,全盛时期面积50余亩,不仅佛寺的设施一应俱全,而且独具特色,跻身江南名刹。新中国成立后衰落,文化大革命开始,1969年被拆毁,现在仅存遗址。40余年来,黎里民众,大有“禊湖月常明,罗汉钟不鸣”的感叹。 最近,作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的黎里古镇区,正拟保护与开发。罗汉寺当是极待恢复的江南名刹。本文试从:历史沿革、规模结构、特殊构建和深厚文化诸方面,配上相应的图片,逐一介绍,以作恢复江南名刹的准备。 历史沿革 罗汉寺创建于西晋永熙元年(公元290年),黎里有位施姓大户舍地,法灯禅师建造寺庙,取名普同院。公元1126年,靖康之变发生,赵构南迁建都临安(杭州),南宋建立,追随而来的北方百姓源源不断,接下来建炎、绍兴年间,北民继续南迁,不下百万之众。北民大多先到浙江临安,然后逐渐向四围分散。这时黎里人口大增,原本东西两个较大的村落迅速衔接,升格为集市,进而成集镇。与此同步的是普同院和尚人数成倍增长,信奉佛教的在家居士与善男信女更是日益增多。当家和尚焚敷及其徒弟四出募捐化缘,为容纳日益增多的僧众,扩大规模,增建了禅堂及相应的生活设施,耗费巨资重建大雄宝殿,巍峨庄严,雄视江南禅院。再说,南宋高宗赵构与孝宗赵眘相当看重佛教,灵隐寺近在咫尺,两位皇帝年年进香礼佛。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赵眘下诏,每年四月初八佛诞日,给灵隐寺赐帛50匹。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梵敷专程云游至灵隐寺“挂单”(佛教专指僧人投宿某寺暂住),静候多日,等得孝宗前来进香,梵敷求见皇上。在孝宗面前,梵敷历述普同院的地理位置、历史兴替、规模及僧众。听了梵敷一席话,尤其是听说普同院的建成比灵隐寺还早36年,孝宗颇为心折,当即提笔书写了“罗汉讲寺”四个大字,作为普同院赐额。从此,普同院改名罗汉讲寺,简称罗汉寺。同时,黎里罗汉寺明确莅属于佛国普陀山,方丈或由普陀山大和尚派驻,或由大和尚选定。 (3.5.2罗汉讲寺(1937年老照片)) 接下来,根据徐达源《黎里志》与蔡丙圻《黎里续志》,罗汉寺历朝历代都修建增建,大大小小18次。为示历史渊源,摘录一个梗概: 明代永乐元年(1403),僧来与修建;宣德七年(1432),黎里居士汝思远舍田,僧记文增建;正统八年(1443),僧净月修建;成化十三年(1477),僧千江募捐修建;崇祯六年(1633),僧普思募捐重建大雄宝殿,将竣工时被飓风刮塌,后再建;清康熙元年(1662),黎里胡曜、谢朝鸣等重建;康熙二十六年(1687),黎里陈思德重建天王殿;乾隆二十九年(1764),僧实裕重修;乾隆五十年(1785),僧实望修建;乾隆五十三年(1788),黎里陈大谟重建天王殿;乾隆五十九年(1794),僧出尘募捐修建大殿及毗庐阁;嘉庆二十四年(1819),黎里陈堦瑞等纠族捐资重修天王殿;道光二十一年(1841),僧如尘同黎里王朝魁、蔡傅梅等募修毗庐阁;同治四年(1865年),僧如尘重修方丈室;同治十三年(1874年),僧成德重修山门及方丈室;光绪九年(1883年),黎里沈光锦、蔡丙圻集资重修大殿山门;光绪十九年(1893年),僧皓月重修禅堂及方丈室;光绪二十年(1894年),僧皓月重建毗庐阁。此外,根据金菊生(1935-2009,罗汉寺最后一位和尚)和老前辈回忆,民国以后,有方丈悟川,多次募资修建大殿、天王殿及其他建筑。 除了修建,黎里两本志书还有捐田产的记录。其中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吴县人赵宦光的一篇《罗汉寺饭僧田记》,较为详细,在“增修罗汉寺记”“重修罗汉大雄宝殿记”等篇章中,也能找到关于捐田的记载。捐赠田产,首先为解决僧众的生活,其次也是为了修建寺院及佛像金装。寺院主要的经济源于田产,而田产悉数捐自黎里富家大户及虔诚的佛教信徒。明成化十三年(1477),黎里汝讷在《重修罗汉讲寺记》一文中,谈到他的父亲与叔父为罗汉寺捐过良田50亩;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黎里沈承懋、毛以煃、毛以焞、吕纯如、秦道一、史学策、朱云凤等捐饭僧田半顷,当是50亩;崇祯四年(1631),也有人捐过田产,不过徐达源没有记下具体数字;乾隆五十二年(1787),黎里蒯承濂、毛丕烈捐田40亩。寺院的田产,黎里民众称为“庙田”,租种庙田的农民,每到秋粮上场,向寺院交纳田租,这在当时是天经地义的事。《黎里志》限于条件,只从1477年记起,在此之前,肯定有,《黎里续志》蔡丙圻则略而不载。据金菊生与老一辈回忆,民国年间,罗汉寺拥有的田产不下400亩,据说在最盛时期多达千亩以上。 元代开始,江南经济迅速攀升,形成了丝绸、棉布、粮食三大经济板块。当时“苏湖熟,天下足”,已成过时黄花,代之而起的“湖广熟,天下足”。苏州一带,以枫桥镇为首的粮食经济板块,本身田地的大米出产有限,主要从两湖两广运进粮食,然后运销至丝绸、棉布市镇。黎里属于粮食经济板块中的大镇,连同乡脚在内,面积约60平方公里,热闹的商业街区约0.45平方公里,分布着30余家米行、粮店。粮油往往不分家,黎里的菜油加工作坊也不少,黎里民谚有云:“九当十三车”,就是说在三里长街,有九爿典当,还有13个榨油作坊。明朝成化年间,经济繁荣,黎里全镇人口跃升到20000有余,其中近半数居住在镇区。 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年),罗汉寺方丈千江月师,得到黎里富户资助,不仅将全寺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等主体建筑整修一新,而且增建了罗汉堂。罗汉堂为田字形布置,内有四个小天井,从丙申至丁酉,历时整整二载,役使工匠近百,为五百罗汉塑下了金身。从此,香客盈门,高僧络绎,大德齐集,罗汉讲寺名冠江南。这时,僧众超过300之数。为此,千江月师决定拓宽寺院,再兴土木。原来这罗汉讲寺,在镇西北的作字圩上。一条小河从禊湖取水从西向东行,40余丈后折而向北,又60余丈后折向西流归入禊湖,迤逦环行的小河,在作字圩上划出了一方净土,面积40来亩。罗汉讲寺就环抱在小河之内,四周圈以围墙,只在南边河上架一座单孔梁式石桥,小河本来无名,成为护寺河之后,名之为“转河”。当时,天天人丁兴旺,拥挤不堪。千江月师等僧众与黎里施主商量决定,将东面原有围墙移至转河东12丈开外,这样寺院占地面积达到50来亩。增建了东庑30余间,扩大了云水堂、五观堂和禅房,用以接待各路宾客,增添必需的生活设施。转河中间建有一座木制吊桥,吊桥东边辟成菜园,菜园北边是骨塔与荷花缸。 咸丰庚申(1860),太平军占据江南,被天王洪秀全敕封为慕王的谭绍洸,率领一支人马进驻黎里、芦墟一带。慕王将王府安置在黎里周氏的赐福堂内,每天派出部下四出巡逻。太平天国信仰的是拜上帝会,排斥佛道。一天,太平军闯入罗汉寺,捣毁了山门,第二天又来,烧毁了鼓楼、天王殿和方丈室。方丈如尘心痛之极,决意誓死捍卫佛门。第三天,十来个太平军再次手执火把来到寺院。如尘亲手鸣钟,将所有僧徒全部召集到法堂里,如尘登上法座,朗声宣讲佛法,神色庄重,一身凛然;法堂僧众,严肃虔诚,目不斜视,庄严肃穆之气充溢整个法堂。手握兵器、火把的太平军士兵,深为佛门氛围所笼罩,一个个消溶了杀气,悄悄地退出了寺院。如尘护持佛门,誓以身殉,此后仍有大平军将士前来,如尘总是挺身而出,罗汉寺的主体建筑终于得以安然保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罗汉寺被征用,作为粮库。一部分和尚移居别的寺院,一部分回俗另谋出路。当时小和尚菊生,年仅17岁,改行当了瓦厂工人。只有当家和尚道生,一位来自徐州的大汉,留了下来,作为护粮成员。道生身强力壮,武功了得,1960年秋,三个农家小子,半夜前来偷粮,道生听到响动,出来呵斥,小伙子以为道生一人难敌六手,竟然赖着不走,被道生一抓一个,全都扔到了转河里。对于寺院的建筑,粮库逐一进行改建,对大雄宝殿则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用芦菲圈起了三尊佛像与十八罗汉,以减少人为损坏。每年秋粮上场,大殿里存放稻谷,掮谷工人沿着跳板逐渐走高,一次有个工人躺到了释迦牟尼的手掌里,觉得既宽敞又凉爽,十分惬意。后来,工人们争着要去躺一下,还盛传躺了后菩萨会保佑终生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些佛像也全都遭了难,泥塑的扔进转河,木雕的当作烧柴。1969年,空荡荡的大殿终于被拆。当时,一些农民知道了,要求购买殿上的椽子,这些椽子,一般民房完全可以用作梁棒。杭州灵隐寺得到消息,通过相应渠道,来了几条大驳船,将所有拆下来的砖瓦、木梁、椽子,尽数购置过去,作为灵隐寺修建的备料。还有那三棵银杏树,自南宋以来,巍然耸立于寺院几近九百岁,也被毫不手软地砍倒,用来制作家具。 规模结构 罗汉寺问世以来的1700余年间,几经变迁多有兴衰。南宋年间,名闻遐迩,明代成弘年间,规模宏伟,构建俱全,达于鼎盛,有修道区有生活区以及其他设施。修道区可分两类,一类是安置佛像菩萨和祖师像的:大雄宝殿、弥勒殿、药师殿、观音殿、地藏殿、天王殿、伽蓝殿、罗汉堂、祖师殿等;另一类用于讲经集会及修道:法堂、衣钵寮、方丈室、禅堂、念佛堂、藏经楼、云水堂、钟鼓楼等。生活区的建筑主要有五观堂、香积厨、库房、客堂、寝堂、茶堂、延寿堂、东司(厕所)等。其他设施有骨塔、荷花缸、菜园、荷花池等等。 (3.5.3罗汉寺平面图查文雍绘) 这里将以民国年间的规模,介绍罗汉寺的主要构筑。 先说中轴线上由南而北的建筑。 正对山门,建有一座梁式单孔石桥,取名香花桥,桥上镌刻有“镜内无遗影,心中存如观”的桥联。 山门殿,是全寺最为简陋的殿,中间一大门,两侧各一小门,殿内东西两边有两大金刚,手持金刚杵。 山门殿后是天王殿。殿两侧的挂有一副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诸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殿中安坐弥勒菩萨,殿左右安排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手执宝剑,北方多闻天王手擎雨伞,西方广目天王手擒神蛇,四大天王的形象合主“风调雨顺”。弥勒背后为韦驮菩萨,左手握杵拄地,右手叉腰,面向大雄宝殿,是佛法的保护神。 天王殿后立有一座巨鼎式香炉,左右两边是植于南宋的两棵银杏,枝叶扶疏,高高耸立。两棵银杏树下,东首建有钟楼,西首建有鼓楼。民国初年,鼓楼毁弃,只留遗址,钟楼也破败不堪。鸣钟必须击鼓,那恢宏的108下钟声,沉雄的鼓声,改由安置于大殿左右两角的钟鼓代替。天王殿后是全寺气势雄伟的大雄宝殿。一般宝殿内安置的佛像,不是竖三世佛就是横三世佛。竖三世佛的“世”,说的是时间,就是指佛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相续。横三世佛,指空间而言,分别是中、东、西三个不同世界的佛。罗汉讲寺供奉的是横三世佛,他们是:居左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钵中盛甘露,右手执药丸;中间是娑婆世界,即我们这个世界的教主释伽牟尼佛;居右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之意。 三世佛身边各有两位菩萨立像,为左右协侍。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在释伽牟尼佛旁的是文殊师利菩萨和普贤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这六尊菩萨分别是三位佛的上首弟子,各有法力与神通。 大殿两边供有十八罗汉。大殿三世佛像背后修有海岛,观音菩萨立于海岛之上。 大殿东南角悬挂着一座青铜古钟,纹饰精美,钟旁吊着一根朱红色的鱼形圆木,大殿西南角横放着一个红色大鼓。 大殿后面是法堂,宣讲佛法皈戒集会的场所,在罗汉寺中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法堂中设有法座,黎里人称之为“狮子座”,法座其实是一个高台,上面安有桌椅,台下设香案,两侧是听法的席位。法堂里设有大钟和法鼓,钟左鼓右。寺内法师或者外请高僧大德上堂说法时,需要击鼓鸣钟。鸣大钟是号令僧众集合,击法鼓表示说法是为劝戒僧众进趣于善。 每天凌晨,鼓声钟声响起,寺院一天的活动就开始了。傍晚,先击鼓后撞钟,最后打板止静,寺院一天的活动结束,僧众开始各人的修行、禅定,此时寺院内不得再有闲杂人等,更不得随意喧哗。早晨是先撞钟再击鼓,晚上是先击鼓再撞钟。 法堂后面是藏经楼与方丈室,这是一座三开间的三层楼。藏经楼是寺院图书馆,罗汉全寺的最高建筑,东首楼上一间供奉有毗卢佛像,沿墙壁设立小龛,供有小佛像千尊,因此黎里民众习称此楼为“毗卢阁”、“千佛龛”。明朝时期,楼下正中一间,供奉过护民太尉秦乾的画像。乾隆时期,“毗卢晚眺”与“罗汉晓钟”都属黎川八景,后来被“中立晚眺”取代。藏经楼主要收藏各种佛经,罗汉寺历史悠久,收藏经书种类繁多。主要有宋代的《开宝大藏经》,历朝历氏乾隆大藏经、频伽大藏经等不下20部大藏经,还有佛说万佛名经、般若心经等佛经珍本。这些经书大多由朝廷刻印之后赐送来寺。楼下最东一间,是方丈室。罗汉寺的方丈,个个都是熟稔佛典的高僧,拥有多种技艺,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整日勤兢研读经籍,作为每日的必修课。 民国年间的罗汉寺,远远没有明清两代的辉煌,东西配殿都已倾圮。不过,中轴线两侧,还是安排着不少建筑。 先说中轴线的东边。 大殿东边有云水堂,俗称客堂,是一排五开间的平房,为首和一间是会客室,其他是客房。主管这里的和尚称为知客师,外来宾客在寺院的一切活动,比如吃斋饭、住宿等等,特别是云水僧(四出云游,行无定踪的僧人)前来挂单,都由知客师负责。出家人需要四出参学,寺院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样,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寺院,都可以挂单。黎里老话:“出家人在寺院里都有三根椽子”,就是说,和尚随便到哪个寺院,都同自家一样。还是黎里老话:“寺院都有三根棰子”,一个出家人,无论到什么寺院,都必得坚持早晚功课,做功课最基本的三样法器鱼棰子、磬棰子、鼓棰子,都必须拿得起来。罗汉寺声名卓著,因而近悦远来,挂单的僧人特别的多。 云水堂北面是伙房,专称五观堂。这里是寺院的斋堂,僧众吃饭的地方。一式九路头平房,十分宽敞。正中设有座台,是方丈和尚及外来高僧用斋的地方。两旁放有整齐的长条桌凳。五观堂有出典,和尚吃饭之前,要作五种观想: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伙房东面有一口古井,供伙房汲水洗涤,周边还有储藏粮食物品的库房、柴房,种菜劳作用的工具房等。 中轴线西边,有三种建筑,禅堂、闭关房和阎王殿。 闭关房和阎王殿,留待下边专门介绍,这里说说禅堂。建于藏经楼西边,这里罗汉寺最最僻静的地段。禅堂建筑并不高大,内部相当宽敞,坐西朝东,中间有门,常用洁净的门帘遮掩着,门帘上挂有一块木牌,正反两面各有二字。但凡僧众在里面打坐参禅,那么就显示“止静”二字,不在打坐参禅时间,木牌就显露“放参”二字。禅堂中间有一佛龛,供奉药师佛。禅堂后面还有一排整齐的平房,那是和尚的宿舍。 全寺广植花木,除银杏外,还有黄杨、榆树、朴树、黄榉;东边除菜园外,还有花房,寺院内一年四季花香不断。 特殊构建 罗汉寺有好几处特殊的地方。先说说闭关房。 大雄宝殿西边在一颗古老的银杏树下,有三间特别的平房,自南而北座西朝东竖直建筑,窄窄的,只有当中一间开有一扇小门。这里是和尚用于闭关之所。闭关,也叫坐关,是佛教徒定时摆脱杂务,杜绝外缘专心修行的一种方法,时间长短不一,有7天21天49天90天100天不等,甚至一年二年三年或更长时间的。罗汉寺和尚闭关是非常有名的,明清两代几乎每年有人发愿闭关。罗汉寺方丈及全体僧众,认定闭关修行是非常虔诚的大事,总要举行十分隆重的仪式,将闭关者送入关房,结束时,再举行出关仪式。 在罗汉寺历史上,闭关最长的是一位法号果圣的青年和尚,此人祖籍安徽,俗姓张名义松,少年离家,削发受戒,到黎里拜悟参方丈为师,是一位深佛门真传的弟子。果圣人高马大,文武双全,和善可亲。平时熟读经籍,余暇习武强身。年逾花甲,担水挑米,健步如飞,平日里他经常搬动一口七石缸,年近七十,七石缸在他手里,仍旧运转自如,直到古稀之年,身手依然矫健,几个小伙子都不能近身。就是这个果圣,民国十六年(1927),他年方而立,发愿研习大藏经,决定闭关三年,静习修持。黎里合镇善男信女得知消息,公推镇上居士中的头面人物,与方丈、监院、殿首等人,举行闭关仪式,礼送入关。南边一间,方丈在四壁排满书橱,放着大量佛经;当中一间,安排有一桌一椅,这里就是果圣精研佛经的地方;北边一间安放着简陋的卧具。三间简易房除了一扇小门还有两个壁洞。那两个壁洞,上面的很小,只为递送碗筷,下面稍大,可以递送便桶。果圣入关后,方丈亲手安上一把铁锁,殿首又将特制的100把小银锁,黎里称为“长命锁”,串连起来,将门锁定。这长命锁,很小,比成人的一节食指大不了多少,黎里风俗,有孩童的人家,多半要去请上一或二把,用银链锁住,套在孩子颈项上,据说这样的孩子就少有灾难与病痛,易长易大,可以长命百岁。此后三年时间,不断有人前来“请”“长命锁”,每请一把,随愿乐助,少则小洋数角,多则大洋一元二元,富户与慷慨之家,乐助得更多。民国十九年,果圣出关时,佛道大长,进入“圆觉”境界,也为寺院募得近千银元。 罗汉寺闭关,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一次,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因为闭关为黎里镇西的横街建造了一座普宁桥。嘉靖四年(1525),黎里镇上来了一名来自秀水的游方和尚,法名静善,49岁。他来到黎里,说准备在横街北面建造一座石桥。说到造桥,原来内中有一段夙因,40年前静善只9岁,新春佳节他随母亲黎里看望横街北头的外公。一天早晨,失足掉进结了薄冰的市河,众人把他救上岸来,几个小伙子轮流将他的双脚朝天脑袋向下背在背上,急急奔跑,好不容易“哇”的哭出声来。落水被救,孩子就对天立誓,此生一定要在横街建造一座石桥。为了造桥,他做过好多行当,最后出了家,四出行游后挂单,为只为积聚建桥银两。当在嘉兴钱庄里存入了1500两银子之后,他来黎里想打探一下行情,银子到底还差多少。当时如果在横街最北端建造,这个地段水面较窄,再筹集一点就行了。可是这个好位置,禊湖道院王光曙为首的道士们已经选定,正在动工建造望恩桥(俗称亭子桥)。另选地段,只有在明月桥(俗称杨家桥)与望恩桥之间,这个位置水面最阔,建单孔石桥,不论是梁式还是拱型都不行,要造须得三孔桥,起码3000两银子。偏偏嘉兴那个钱庄又倒闭了,几经交涉,1500两只拿到300两。眼看着行脚僧的尴尬,道长王光曙劝静善放弃造桥的打算,几个小道士更是放出风凉话,“造什么桥!逞什么能!”静善没有动摇,他求见了罗汉寺方丈,请求在寺内挂搭。方丈为他的诚心所感动,提供了种种方便。从嘉靖四年开始,方丈每年让静善在罗汉寺内“闭关”。在这里,静善远避尘嚣,结跏趺坐,精研佛经。从农历4月16日开始,到7月15日结束,90天为一期,年年如此。关房的小屋门上,除了一把大锁,层层叠叠地缠绕着100把“长命锁”。黎里合镇上下,知道静善的心愿,每家都愿意用银子请回一把长命锁。90天坐禅,布施可观。第一年一百来两,以后逐年增多,最后几年坐关一次可得五六百两。静善出关后,又浪迹云游,四出寻求布施。一年又一年的积聚,到嘉靖十五年(1536),整整11年,终于凑足了3000两白银。接下来,静善亲自聘请桥把头,筹划采石、运输,精打细算,嘉靖十六年(1537年)一座三孔梁式石桥,凌空飞架而起。静善说,石桥的建成,不是他的功劳,是黎里百姓的功德,因此他特地命名为“普宁桥”。光绪十一年重建,改名清风桥,又名新丰桥。 第二处特殊建筑是大殿西边的有阎王殿,其实这阎王殿是黎里镇那时的殡仪馆,黎里民众习称“殡房”。 明清与民国年间,这里是专门给大户人家存放棺材的地方。封建时代不兴热葬,需要停放三年,一般达到26个月,然后入土为安。当时黎里全镇罗汉寺阎王殿是最大也是最上档次的停棂处,此外还有宁潮会馆(现在轴承厂地址)、姚家扇新庵、镇东地藏殿(现在沪江日化厂址)三个场所。小户人家是没有财力在阎王殿停棂的,自家有地的就直接下葬,如果无地,那么只能安葬到义冢内。停放进罗汉寺阎王殿的棺材,密封程度必须相当之好,制作这类棺材多数用高档的楠木、香樟等好材。记得有一种碗砂棺材,除使用上好木材外,还要涂以特别的油漆,一种混合碗片磨成细粉的油漆,多层次地涂抹。尸体安放在这样的棺材内,据说不会腐烂而发臭。存放以后,每年还要上漆。停放当年需要随愿乐助相当一笔钱钞,每年清明前往祭奠,还有开锁费之类的开销。1952年,人民政府取消这一丧葬陋俗,大多数人家将棺材迁葬入土,有些棺材无人认领,就集中在罗汉寺后长寿桥堍全部烧毁。 罗汉寺山门往东数丈,有一扇对子门,进门一排平房,约十多间,这也是一个特殊的处所。不过,并不是这里的建筑特殊,而是这里的和尚特殊。 民国年间,罗汉寺和尚总数约80余人,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称为禅房和尚,大多来自四川、河南、安徽、江苏北部等,40多名,由方丈直属管理。他们的居住地,前文说过在禅堂,就是在藏经阁西边那个僻静地段。而居住在罗汉寺东南平房内的和尚,准确点说,应当是活动在这里的和尚,叫门头和尚,也叫房头和尚,黎里民众称他们是俗家和尚。他们大多是本地人,有的已经结婚,有家有室,30余人,归一个叫“鸽子补生”的小当家管理。其实,这些门头和尚,做和尚只是他们谋生的手段,或者说是一种职业。由于是本地人,不管是镇上居民还是乡下农民,他们都熟悉,谁家生了小孩,谁家老人过世,门头和尚都要作出记录,相当于现在派出所的户籍管理。封建时代,没有户籍管理专职机构,黎里乡镇的人口变动,就靠门头和尚的记录。民国年间,已经有了户籍制度,不过门头和尚的管理职能依然存在。每年农历七月半和冬至节,他们向所属地段内的施主家发送“经素纸”,上面写有施主家上三代祖先的姓名,让各家过节时焚化。平时,接办丧事,吹吹打打。黎里习俗,亲人过世,需要请和尚或者道士前来超度,到五七或者七七时,还得请和尚与道士,民谚有所谓“五七和尚,断七道士”。接下来,安灵位排座坛,三年后撤去坐坛,将灵位安居进入家堂,等等,都需要和尚前来做法事。每一场次少则3到5人,多则8至12人。新中国成立,这些俗家和尚全部回俗,参加生产。现在农贸菜场以西,兴黎路往北,到黎里医院黎里党校这一块土地,以前叫做和尚圩,就是因为这里居住着较多的门头和尚,后来回俗成为农民,仍旧在这一带从事农业生产的缘故。 深厚文化 黎里人文历史积淀异常深厚,文人辈出。历来谈到这一方面,人们大多以南宋以来科举所出人才为例,计有特奏名状元1人,进士26名,举人61名,贡生43名,秀才无数。如果再具体说下去,那么就会说到黎里自建镇以来的众多私塾,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禊湖书院(也称黎川学舍),书院也好,学舍也好,都是为应考科举而设,入学的总不外乎青年学子,范进式的冬烘先生在黎里历史上似乎未曾出现过。谈到文化,只说科举,那是远远不够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黎里的诗词、文章、医道、武术、园艺乃至琴棋书画的高手,代不乏人。说到这一点,必须归功于江南名刹罗汉寺。此寺存在以来,大师上人,代代相承,个个了得。寺僧们出众的技艺,优雅的环境,引来了黎里俗家诸多宿儒能人,罗汉寺俨然文化中心,最高学府。 罗汉寺的和尚,特别是方丈监寺,他们不仅是熟稔佛典的高僧,更是擅长诗词文章的高手。仅就《黎里志》及续志记载,他们留下的著作就不少。明代有实裕字葆光,嘉靖年间,两次主持罗汉讲寺,著有《樗庵集》和《玉带山房唱和诗》,吴江派戏曲大家沈璟为之作序。明代末年本圜字蛤庵,诗笔清绮,自成一家,有《湘谿集》存世。清代罗汉寺高僧们的著作更多。乾隆时期,真辉字海印,通彻内典,常与黎里文人相唱和,著有《按指集》;超源字莲峰,工于诗,著有《未筛集》;隐峰禅师登坛说法,悉成妙偈,深为寺僧与黎里宿儒惊服,著有《隐峰集》;与隐峰禅师同寺的成屿和尚,也有诗稿一卷,可惜未能雕版印行。嘉道年间达宗字定川,黎里本镇孙氏子,6岁入罗汉寺,稍长受具足戒,著有《净土述要》和《支昙诗稿》,与徐达源相交甚深,《净土述要》徐氏为之作序。此外,还有觉源的《梅厂集》《萧庵辑略》,黄昭的《抱月诗稿》等等。 翻开徐达源的《黎里志》与蔡丙圻的《黎里续志》,罗汉寺和尚与黎里本镇及邻镇文人墨客,互相唱和的有65人之多。上文提到沈璟、徐达源为罗汉寺高僧的诗集作序,还有一个名闻吴中的沈德潜,此人为了远离一班文人的追随打扰,而避居木渎,不过他对罗汉寺的住持莲峰法师,也许因为他与莲峰俩都受到乾隆垂青的缘故吧,引为知交,沈还与苏州蔡寅斗等人,推崇莲峰法师为吴地宗门翘楚。 罗汉寺犹如海纳百川,许多名士来到罗汉寺走访,高僧们乐于接纳。元代有伏虎林禅师,喜好结交,同邑松陵高士朱良实作有《寄罗汉寺伏虎林》诗,首联为“黎里人家石上缘,幸师来往古井泉”,意思是黎里人几世修来的福份,有幸得到这样德行高超的禅师前来主持。明代禅师智定字恒如,出身吴江儒家周氏,后主罗汉寺,工部主事叶绍袁专程拜访,有《访恒如和尚》七律相赠,其中有“绕经野花呈梵呗,到门流水动春风”之句。戏曲大家沈璟也是罗汉寺常客,有时他独自参拜,更多时偕同友好一起拜谒,至今留有《登迎爽阁同陈孝廉楼士作》,此诗外间不易读得,引录如下:“别僧还寻僧,出寺仍入寺。迤逦向东行,一径穿松翠。路断略彴通,垂柳相萦带。上梯无百折,豁然开眼界。天风一以吹,修篁发清籁。侧闻阁下流,和答短篱内。白云起逢逢,顷刻迷昼晦。斜日忽漏影,摇摇林树外。西望千峰显,隐约拥螺黛。远近无匿形,阴晴有变态。不知位置高,陡觉所见大。朗吟壁间诗,寸心亦有会。” 清代著名文学家,横山先生叶燮,多次拜谒罗汉寺方丈,尽管凡俗异途,然而相知程度殊深,叶燮二度留宿寺院,作有《宿罗汉寺》一诗,至今在黎里文人口中流传:“寺名罗汉非凡汉,僧定推宗是首宗。二十年前曾宿此,房栊犹识一株松。” 至于黎里本镇的众多文人更是罗汉寺的常客,诗词唱和实属寻常之举。看看留下来的诗作,读读他们的诗题就不难明白。宋存礼《过罗寺访蛤庵》,周元瑛《春日过罗汉寺,访一泉长老不值》,李大恒《罗汉寺方丈八月梅开,次樗庵韵》,毛莹《隐峰和尚驻锡罗汉寺之方丈,甫及一年而殿宇聿新,缁素云集,瞻仰之余,赋此志喜》《过罗汉寺方丈,同隐峰茶话竟日》。高僧圆寂,黎里一班士子,总要前往送行,这里选录徐晋鎔撰写的《送一清长老入龛即事有作》七律为例:“依然入定旧丰姿,一点灵光脱殻时。说法久登罗汉座,焚香曾守太常祠。生嗟佛阁功全弃(毗庐阁长老募修为发逆所毁),死护禅堂力独支(发逆欲并毁方丈,长老以死力争乃免)。我欲同龛弥勒笑,且浇米汁醉哦诗。” 翰林院待诏徐达源等人与寺僧交往更是频繁。有一年冬天将尽,徐达源与沈云巢、邱笔峰等8人,拜访方丈粹白,过后,在徐氏书斋书叶馆小饮,分韵赋诗。就连达源夫人吴琼仙,也成了罗汉寺的常客,她的《写韵楼诗稿》内,就有此类诗作,《八月十五夜同诸闺秀泛舟至罗汉寺》,就是明证。 罗汉寺高僧的书画技艺出众,黎里镇书画爱好者众多,僧俗双方经常互赠书画,切磋琢磨,共同提高。根据记载,明清两代黎里书画家多达上百号,明代有凌信、汝讷、尹宽、毛以遂和汝文淑夫妇;清代更多,徐釚、叶燮、蒯嘉珍和钱与龄夫妇,徐达源和吴琼仙夫妇,他们都与罗汉寺高僧观摹交流。罗汉寺的书画名家,不仅《黎里志》与《黎里续志》提到,更有的进入了《中国美术家大辞典》。 乾隆年间罗汉寺主持僧实源禅师,能诗善画,那一笔梅花,老干疏枝颇有道心,因号梅花禅师。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南巡,实源进呈梅花长卷,高宗十分赞赏,特御书“福”字相赐,此后实源为黎里民众绘画,落款处常钤一方“赐福沙门”的朱文印章。 (3.5.4乾隆御书“福”字) 高僧林璧,《中国美术家大辞典》有传,作灵璧字竹憨,善画大幅山水,淋漓泼墨,自然入妙,擅长写生,所绘雪景,萧疏淡远。浙江曾有人请他画百鸟图。他先以素纸一大幅,搓作团弃置架上,用盎贮水,请了几个佣工,请他们用水漱口,过后用此漱口水磨墨,三日过后,把前时搓作团的纸摊在地上,中几个佣工各拿一只草鞋,蘸上浓墨印到纸上,印满一百为止。然后他以笔一一钩勒,顷刻百鸟立现,各具情态,绝无重复。林璧还精通草书。书画传统,黎里传承有人,至今不衰,青年成立了禊湖书画社,老年学校设有长青书画社,出版过好几本书画册。 有的僧人深谙歧黄之术,特别是晚清,有一位红云禅师,擅长针灸,医治了不计其数的男女老幼,遇到贫困的患者,就给医送药。有的僧人善治跌打损伤,现在的黎里医院最有特色的门诊是伤科。镇上至今还有位徐诚忠老先生,年近八十,擅长推拿疗法,深得罗汉寺遗风。善治跌打损伤的僧人,往往也是武林高手。清末民初,寺内有个叫长树的和尚,30多岁,身板矫健,膂力过人,一个香炉,重达500来斤,他双手托起,然后一只手抓住鼎足,打起马步,平稳地挺立着,面不改色气不喘。一时吸引了众多的少年,向他学武。此风至今依然吹拂,汾湖武术协会黎里分会,一年一度的武术比赛,总是名列前茅。 此外,罗汉寺内的僧众,有的专治园艺花木,有的擅长手谈,有的操琴鼓瑟,引来了众多的同好。 每年中秋佳节前后六天,黎里有个古老的风俗“中秋显宝”,罗汉寺的和尚积极参与,将寺院僧众工整謄写的经书,佛像、佛故事的绘画,供示于黎里民众面前,借以弘扬佛法,也起到了书画展览与交流的作用。 罗汉寺的存在,尤其是南宋至民国这800余年,自然而然地成为黎里的文化中心,一个高雅的文化中心,酝酿并积淀了众多的文化艺术,大大提升了黎里的文化品位。 附记:罗汉寺匾额和对联 慈航普渡(天王殿匾额) 大雄宝殿(大殿外匾额)佛国长春(大殿内匾额) 慈云遍覆,法雨均施度众生,同臻解脱; 慧日高悬,佛光普照愿含识,沏悟圆通。(大殿楹联) 佛国重光人天喜, 道场成就海众欢。(天王殿楹联) 江山千古秀,佛出西方丈六金身腾汉室; 佛国万年春,法流东土三千玉轴献唐朝。(法堂楹联) 清凉圣地,塔影栖深丛树隐; 人间净土,钟声飞下一江秋。(藏经楼楹联) 禅房花木深,圣位禅那修万行; 曲径通幽处,妙中之妙玄中玄。(方丈室楹联) 千佛身金色,佛道宏扬宗风永振; 百福相庄严,法轮大转慧日高悬。(文丈室楹联) 宗为净土极乐邦,圆光普照众生蒙蔭,增长善根; 根性善缘闻妙法,觉海金舟迷人得度,万法皈宗。(云水堂楹联) 本文作者:黎里古镇保护委员会顾问李海珉 注:《古镇黎里》一书经原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