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城石板路 孔城老衔 安徽桐城孔城老街起源于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在这里屯兵筑城,此城当时是“空城”,后取谐音孔城。民间另有说法,古代孔城境内森林茂密,孔雀翔集,因此而得美名“孔城”。 孔城老街古建筑多达118幢,徽派风格,青砖黛瓦马头墙,前店后坊,临街商铺多达300家,是江北至今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原汁原味的一条老街。街上的商宅大院有黄家、蒋家、姚家、郑家等大屋和倪氏大宅。 黄家大屋即“满江村茶楼”,孔城人发生纠纷,就去坐茶楼。茶客一番劝解,恩怨轻巧化解,因而“满江村茶楼”又称“调解楼”,今人称之“和谐楼”。姚家大屋七进,深不可测,天井里有两棵150多年树龄的桂花树,八月花开,香溢老街。倪氏大宅为清末抚州知府倪朴斋府邸,整栋房屋没用一根铁钉,实为建筑史上奇迹。 孔城以前洋货铺有英国人开的“亚细亚煤油栈”、美国人经营的“美孚煤油栈”。著名商号有李鸿章钱庄,由西向东纵深七进。后面三进相对独立,名曰“小姐楼”,是内眷居住的地方,又叫“跑马楼”,缘于二层阁楼回廊通畅宽阔,可以跑马。由此可见李鸿章钱庄规模的宏大与气派。 孔城老街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老桐城八景,孔城就占3个:“荻蒲归帆”、“孔城暮雪”与“桐梓晴岚”。老街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兼容并蓄、和谐并存,这实为奇特之景象。老街东面有一痘神庵,庵里供奉有掌管天花和麻疹的痘神娘娘。传说清朝年间,孔城发生天花疫情,本地人急忙建了一所专供痘神娘娘的庵堂,建成不久,天花迅疾消失。乾隆听后,大为惊叹。大笔一挥,赐下庵名,小庵自此香火兴盛,名气远扬。 孔城老街自北至南分为十甲(地段),每甲有其不同的行业分工。“十甲歌”就是这里行业文化的典型反映:一甲咚咚呛,高跷带五猖;二甲真有钱,出个彩轮船;三甲真大胆,出个玻璃伞;四甲人斯文,出个富贵亭;五甲没得出,出个十二属;六甲与七甲,平台伴銮驾;八甲不顾羞,出个老悠秋;九甲狮子丑,像个哈叭狗;十甲人真榷,出的是台阁。老街中段有座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桐乡书院,是桐城派代表作家戴均衡创办的,书院分朝阳楼、濑芳精舍、讲堂、课堂等部分,另辟有“旷怀园”。 现在,孔城老街的古建筑整旧如旧,突出了以桐城派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孔城独特的商业文化和多元化的宗教文化,并将结合山水背景及古桥和人文遗迹,融入民风民俗,打造梦幻桐城实景旅游剧,恢复古牌坊群和万年台表演,举办火神庙会、东岳庙会等民俗节庆活动。孔城还将打造非遗产品展览馆、桐城文化孔城名人馆、李鸿章古钱币馆和保甲文化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