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犹如历史书上的插图,记载着不同时代的画面,看不同年代的雕塑如同读不同年代的书。明孝陵石像路的石刻,能让隐藏在背后的丰富人文历史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明孝陵石像路神道两边的石刻造型是否有些简约?比如那矮小简朴的石马、健壮挺拔的麒麟雕塑,还不如明朝大臣墓前的石雕精美华丽。 其实看明朝南京的皇陵石刻,不可单看明孝陵,还应看同一时期建造的明祖陵和明皇陵。三陵对比,你可以发觉明孝陵的简约之中含着丰富。说起皇陵的建造,应从凤阳讲起。当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一度想以故乡凤阳作为中都,于是在凤阳大肆建造宫室,雕龙画凤,堪称精美,这从当年的凤阳故宫华丽的遗存中可以看出。这里说个故事:当年众多大臣知道朱元璋想在凤阳建中都后,都激烈反对,说不能因为是皇上的故乡就执意为之,营造如此奢靡、耗费巨大的工程,与元末劳民伤财、骄奢淫逸行径有何不同?群臣的意见被朱元璋采纳后,停建中都,开始全力建造南京城。有了凤阳的前车之鉴,朱元璋再建造南京城时定下的原则是不求华丽。 由此可见,中都凤阳与南都南京两者建造思路完全不同。凤阳以奢侈华丽为目的,南京则以简朴为宗旨,许多营建中都的材料,被运往明孝陵使用。所以在洪武十四年动工的明孝陵,往往只有比较简单的卷草纹图案,和中都凤阳的精雕细刻,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同时也造就出明朝石刻艺术的恢宏气度与风格。 追溯南京城的雕塑史,南朝时期的陵墓雕塑也非常辉煌,雕塑风格可谓朗丽俊巧,韵妙独到。帝陵雕刻的石兽、石碑、石柱中的辟邪、麒麟,无论在整体造型还是在细部装饰上,都采取了夸张的手法,蓄聚着“腾跃”的张力,仿佛权力附体于神力而永世不竭。其程式化的夸张风介于俑的雄浑之体与灵动之意的表现之间,形制的装饰意趣和斧凿的精妙都表现出气贯长虹的生动气韵。南朝石刻的朗丽俊巧,明代造像的恢宏气度,代表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也赋予南京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 可以这样说,广场是一座城市的“客厅”,雕塑则是城市的“家具”,它构成了城市的节点和标志,是形成城市空间节奏变化的视觉走廊,也是城市景观的点睛之笔。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浓缩于座座不同年代的雕塑之中,铭刻着无数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寄托着无数代人的精神与情感。沧桑之变,赋予了南京城一抹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色,也幻化出无数艺术与风尚标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