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文化永新——盾牌舞

http://www.newdu.com 2017-12-23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新春伊始,一个喜讯在井冈大地飞快传播。永新盾牌舞,正式列为首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
    源远流长出民间 岁月留香“活化石”
    桩马落地稳如山,手臂舞动柔且刚;
    钗来盾挡套路明,刀光闪闪声威壮;
    八个阵式变幻多,或攻或守章法强;
    拼杀一阵复一阵,人吼马嘶气势狂。
    在江西电视台民间舞蹈集锦节目和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民间艺术专题片中,可以看到一群头裹长巾,右手持带响环刀,左手挽着盾牌的武士们在进行紧张激烈、多姿多彩的鏖战。
    这,就是江西省永新县集武术、杂技、舞蹈、音乐等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表演形式——盾牌舞,又叫藤牌舞或滚挡牌。上面这首打油诗,便形象生动地概括了永新盾牌舞的风格特征。
    盾牌舞流传于永新县南乡一带,龙源口镇南塘村素有“不练盾牌舞,不是男子汉”之说。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1587)所著的《纪效新书》中第一节载:“以藤为牌……虽不能御,而矢石、枪刀皆可蔽,所以代甲胄之用。”由此可见,盾牌舞的产生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流传到永新的南塘村,也在100多年以前。据村里的老人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部分失散的太平军战士流落永新的南乡,为抵抗镇压操演不止,后被尚武的南塘村派人习武,不断改进,逐渐演变成既有演武目的又有观赏价值的民间舞蹈。
    盾牌舞的剧情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表演两军对垒破阵,互相攻守,但表演形式却变化多端。整个表演共分八个阵式,即:四角阵、长蛇阵、八字阵、黄蜂阵、龙门阵、荷包阵、打花牌和收式。表演开始时,武士各据四方,叉手勇猛攻击,左冲右突,一下就把人们带到“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的古战场。紧接着阵式一变,成为有头有尾的长蛇阵,武士们飞步鱼跃而上,展示了非凡的武功,强攻时刀叉鸣响,软攻时,缠绵悱恻,顿时如时下流行的太空舞。锣鼓突起,变为八字阵两军对峙,双方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伴着急促的鼓点,刀叉闪亮,铁环齐响,武士们惊天动地的“嗬”、“嗬”呐喊,分外严肃、壮烈,扣人心弦。在一段走步的间隙后,八位武士并排滚挡,犹如黄蜂出洞,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恰似《国殇》里所描写的“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这便是黄蜂阵;接下来是包围和反包围的“荷包阵”、“龙门阵”。最紧张、最激烈、最壮观的是“打花牌”,这是整个舞蹈的高潮。武士们怀着“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英雄气概,拼死冲杀,短兵相接。表演的武士们凭着平日练出的武功,拼尽全力,真刀真枪地打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跳牌”、“扯牌”、“嚎牌”、“腰牌”、“滚牌”、“躲牌”、“花牌”。锋利如霜的短刀嘎嘎飞舞,有时离表演者心口仅几毫米,寒光闪闪的钢叉又刺又砸,杀到兴头,坚固的盾牌竟会被砸成两米,令人胆寒而又分外激昂,仿佛看到太平军将士“子魂魄兮为鬼雄”的豪迈气概。
    随着时代的前进,经过一代民间艺人的加工,盾牌舞的音乐也别具一格,在打击乐的基础上吸取“灯彩”、“采茶戏曲”和唢呐的豪壮雄浑气势,随着剧情的发展,时如急风暴雨,万马奔腾;时如丽日和风,信马由疆;时如小桥流水,莺歌燕舞。
    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挖掘整理民间艺术遗产,盾牌舞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活化石”,以其独有的特色重新在永新乡村闪烁光芒。1953年,盾牌舞有幸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之后,原东北军区文工团将盾牌舞带到朝鲜和前苏联等国演出;1957年,南塘村的吴王生等十几名民间艺人在江西第一届民间艺术汇演中表演了盾牌舞;同年又赴北京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优秀节目奖;1984年,盾牌舞被江西电视台选为民族民间舞蹈集锦节目之一录相,上了屏幕;1987年,上海科技电影制片厂两次将盾牌舞搬上银幕。
    枯木逢春发新芽,浴火凤凰更娇媚
    伴随时光的流逝和经济大潮的冲击,盾牌舞这种被称作“下里巴人”的民间艺术已经鲜有人问津,再加上懂得盾牌舞表演的老艺人相继过世,青黄不接的形势相当严峻。为此,从1998年开始,永新县宣传、文化部门组织人员下到盾牌舞发源的南塘村调研,并找来十几年前编辑好的民舞集成,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做给尚健在的吴文炎、吴后发等老艺人看,直到老艺人满意为止。经过无数次修改、整理、排演,盾牌舞终于“起死回生”。
    1998年元宵节,由九位南塘村青年农民组成的“泥腿子”盾牌舞表演队,来到永新县城参加了万紫千红庆元宵活动。当清新朴实、带着泥土气息和阵阵稻香的盾牌舞进入数万市民的视野时,全城轰动了。随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江西电视台等媒体的记者纷纷前往盾牌舞的发源地——龙源口镇南塘村采风采访。
    从2001年开始,该县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盾牌舞表演新秀。针对南塘村盾牌舞表演队成员为青壮年,农闲时大多数外出务工,只有逢年过节才可能回乡的现状,宣传、文化等部门决定召开一系列培训班,重点从县、乡机关干部中培养一批文艺新人来传承盾牌舞艺术。县文化馆的干部日夜奔忙,修改再修改,力争使盾牌舞表演更加成熟完美。到目前为止,全县懂得盾牌舞表演的人数已从十年前的寥寥几人上升到200多人。
    2005年,是永新盾牌舞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一连串的大型演出活动,使它重放光彩。为迎接南昌国际傩文化艺术节,5月,该县从文化、民政、建设、粮食等部门抽调68名人员组建大型盾牌舞表演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训练,一套达10分钟之久包含原地式和行进式表演的全新盾牌舞“粉墨登台”,在县城主要街道的排演中引起市民的强烈兴趣。8月,永新盾牌舞参加了南昌国际傩文化艺术节踩街表演,与亚非一些国家以及国内众多傩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共同献艺,倍受关注。9月份,永新盾牌舞又参加了由江西省文化厅、南昌市政府主办的全省民间艺术节调演,在著名的绳金塔下一展风采。9月底,永新盾牌舞还作为江西省唯一选送的民间艺术节目,赴广东汕尾市参加了首届泛珠三角9+2民间艺术表演大赛,并获银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