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曲艺志》记载:东北大鼓,是由清音子弟书流入沈阳后逐渐形成的。清音子弟书也称子弟书,为清代曲艺的一种,形成于清乾隆年间,衰之于清末,曾盛行于华北、东北地区,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由于这一曲种渐渐地流行于整个关外的东北地区,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曲种,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被定名为“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由于地域、地理环境,语言语音的不同,艺术风格的差别,产生了五大流派。形成于黑龙江省的“下江派”东北大鼓就是其中的一派。“下江”是指沿松花江下游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广大区域。 “下江派”东北大鼓曲调丰富,表现力强,既适合演唱中、长篇书目,又适于演唱小段;既适于表现传统曲目,又能够演唱现代作品。 “下江派”东北大鼓在民间艺人、专业演员的不断实践中,吸收了东北乡土民歌、小调以及其它姊妹艺术的优长而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传播,有着自身显著的特征。 首先是它表演的单一性。“下江派”东北大鼓表演者只需一只鼓、一把三弦即可说古论今。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芸芸众生;远至天涯海角,近至身边新事;大到改朝换代,小至柴米油盐;轰轰烈烈,一人可以调动千军万马;淡淡平平,又可以唱出邻里乡情。 第二是它曲牌的丰富性。“下江派”东北大鼓的艺术家们创造了丰富、优美的曲牌。主要曲牌有:[大口]、 [奉口](硬口)、[梅青](软口)、[奉二板]、[却小口]、[四节腔]、[三节腔]、[东腔]、[靠山调]、[探口]、[扣调]、[流水]等。辅助曲牌:[慢西城]、[游城]、[送客]、[奏本]、[大悲调]、[小悲调]、[老人悲]、[金口迷子]、[奏本调]、[大佛调]、[游狱]、[思量篇]、[小四平]、[老清平]、[五马扣子]、[采桑]等。 第三是它曲目的多样性。据统计,长篇大书有《银河走国》、《马潜龙走国》等100多部袍带书;《包公案》等20多部公案书;《三侠剑》等近50部剑侠书。《杜十娘》等20余部中篇书目。短篇有《忆真妃》等近30个子弟书段;《单刀会》等近30个“三国”段;《游湖借伞》等40多个言情段。还有现代曲目《江姐》、《雷锋》等数十段。 第四是它表演环境的灵活性。“下江派”东北大鼓的演出场地不拘一格,十分随意。城市的露天剧场、茶馆、书社,乡村里的田间、地头、农家场院,百姓炕头,三五人也是观众,千百人亦能演出。广播电台、电视、音像都成了“下江派”东北大鼓的传播阵地。 “下江派”东北大鼓已有五代传人,从第一代艺人秦永祥始,历经第二代传人韩永田;第三代传人马守信、刘玉玺、刘茹;发展到第四代传人夏晓华时,文化结构、艺术水平发生了根本变化。夏晓华现为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戏剧曲艺部主任,大学学历,研究馆员职称,著有《东北大鼓初探》、《东北大鼓音乐艺术研究》等著作,长期的艺术实践和潜心研究,使她成为“下江派”东北大鼓的代表人物;第五代传人邱淑华,夏晓华之弟子,现为天津北方曲艺学校唯一的“下江派”东北大鼓专业的学生,还有张清华、夏寒;延续至今,已有第六代传人宗美玲、李珊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