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具体比较了龙泉窑和景德镇的瓷器样式和纹样,发现有3、4样是官窑的样式,其中两个窑的器物是同一个头子,可见当时明朝烧造瓷器是有特殊标准的,统一定制的,这是同时代其他窑无法比拟的,是对宋、元时期瓷器风格的继承。从这点可以证实《明会典》中对饶州、处州两处为官府定制瓷器的记载,纠正了若干偏差,丰富了文献资料。 刘新园还在发掘现场,发现了专门的匣钵间,这在国内的窑址发现中尚属首例,对于瓷器而言,匣钵是母体,认定一个遗址是否是作坊,就要看釉缸、胎泥的地面和很深的陶车轴洞。从发掘完整的作坊遗迹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生产分工状况,可以看到完整的古代手工业遗迹。 他还指出了龙泉窑在窑炉上建有房子,有瓦片、有排水沟。窑址相对完整,有两个特点:一是瓷窑考古具有极大的特殊性,由于窑业垃圾的形成非常快,所以遗址发掘可以分无数的层,层的颜色变化很多,比生活垃圾的形成要快得多。二是窑炉的问题,7个窑叠压在一起,或许年代差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这么大,可能有的窑炉使用不到几次就遭废弃,具备瓷器手工业的特殊性。 在龙泉窑制瓷工艺中,匣钵的使用很有北方特色,可能与南宋时期中原人的南迁有关,由北而来的工匠所用的技巧并无大的变动,可因为原料不同,产生了龙泉青瓷独特的梅子青和粉青的釉色。 此外,龙泉窑作为最大的窑业区,却没有形成窑市,很值得思考。古时的瓯江作为瓷器的母亲河,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水运是脆弱的陶瓷艺术品最安全的运输方式。然而,随着瓯江的变浅和水道改变,以及景德镇仿龙泉青瓷的兴起,龙泉窑逐渐衰败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