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图二> 砖雕是以建筑为依托而衍生的一门装饰艺术,它是人们满足物质生活基础后对精神层面需求的体现。除去砖雕在建筑层面的实际功能与美化装饰效果外,题材上更多是人们对于自身理想、现实生活的一种追求与期望,期望的内容无所不包,所涉及生活、生产以及信仰宗教各个层面。砖雕又是蕴含中国五行之理的载体,“它以泥(土)为坯、以水(水)和之、以刀(金)代笔、以木(木)为薪、以火(火)成器”,实属天人合力的杰作。砖雕作为一种雕刻艺术,在其特有介质上所表现出的精美艺术是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 由于作为建筑装饰材料的“砖”,千年延续且题材广泛,本文只围绕宋金时期砖雕集中论述和展示。在开始进入话题之前,要搞清楚两个词汇:“画像砖”和“砖雕”。在宋代之前,考古界习惯对于有图像的砖,称为砖或画像砖,此类砖体图案的形成基本是采用模制和线刻(阴刻)工艺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这类工艺几乎是制作画像砖的主要手段。直到宋代, “砖雕”的概念逐步显现,这些砖雕虽不及明清砖雕的行云流水,但也刀刀见泥,深入胎骨,展现了捉刀代笔的艺术魅力。于是,后人将由宋代开始的砖誉为砖雕。其实在这个时期,大多数所谓的砖雕依然是由模制而成,只是在外形和工艺表现上,这些作品表现出的形态更近于雕塑的标准。 作为反映宋金时期的雕塑艺术,砖雕是具有代表性的,而宋金时期的雕塑艺术却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一方面是变革带来的抑制,另一方面却是需求带动的发展。所谓变革是指,由于丧葬制度的变化,摒弃了历代延续的随葬传统,取而代之的是纸制冥器的出现。从这个角度讲,作为历代陪葬所出现的陶明器数量出现锐减,尤其是代表雕塑工艺的俑类葬品更是明显减少,这对于雕塑来说是一种抑制。而与之相反的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又带动的雕塑的发展。这一时期由于政治的影响,砖雕的需求出现了不断增长势头。在宋代,政府曾规定,地主可以以财富换取功名,朝廷官员也可以任意购置田地房产,在这样的政策下势必推动建筑的衍生,作为建筑中主要材料的砖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受中国封建思想事死如事生观念影响,人们希望将生前拥有的一切带入地下,与之常伴。作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住宅更是密不可分,于是顺其自然的被带入阴间,成为阴宅。更有达官显贵、富商巨贾将生前的攀比也带入地下,这种攀比之心比阳间更为直白、更为无拘。而体现身份的内容,除了陪葬品外,更多是体现在墓葬的规模和砖雕的工艺、创意、形制上,其中“越制”现象也时有发生。抛开越制现象,单从雕塑艺术角度去衡量这些砖雕作品,留给我们的除了视觉上的享受外,更多是内心的感悟。当你与它相对时,它们犹如静止千年的音符突然奏响。 宋金时期的砖雕就题材而言分为花卉、人物、动物、神话故事、生活写照几个方面。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艺术信息十分都广泛。目前对于宋金墓葬的研究多集中在“二十四孝”的考证以及散乐、杂剧的研究。而这一时期的墓葬中,有一类题材却未引起太多研究者的关注,这也是我们今天主要谈到的内容“开芳宴”。 “开芳宴”是宋金墓中的装饰题材之一,它表现的是墓主人夫妇间的恩爱与和睦之情,同时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社会以及家庭的一种观念。唐代诗人卢照邻就曾在“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的诗句中提到过在正月十五举办开芳宴的场面。那么,开芳宴是一种什么样的宴席?它与正常的宴席又有着怎样的却别?简单的讲,开芳宴是夫妻(有情人)之间特定的一种宴席,通过举办这样的宴席向外人传递夫妻间的恩爱信息,这其中还包含着丈夫对于妻子的钟情与爱意。宋罗烨《醉翁谈录》壬集卷中曾记载张官人夫妇宴饮的情况:“此张解元宅……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 与开芳宴对应的还有“开华宴”,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由夫妇中男方主办,后者则由女方主办。宋金盈《新醉翁谈录》卷八,“平康卷陌记潘琼儿家繁盛”记载:“潘琼儿,字琢玉,居南曲中,积资万计……绍圣间,阆州有华姓一举登科……与同年来游琼儿之家,潘一见其才华之美,开华宴,设盛馔以待之”。开芳宴的形式相对较为固定,通常分为夫妻对坐宴饮和对坐赏乐(散乐、杂戏)两种。开芳宴的发展从时间上概括为:“肇始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金、至元代走向没落”,并逐渐消失在了人们视野。 笔者早年收藏的两块宋金时期“开芳宴”人物砖雕,其中第一块为男主人(图一),高53厘米,宽39厘米,厚5.3厘米;第二块为女主人(图二),高52厘米,宽37厘米,厚5.4厘米, 整个砖雕保存完整。男女主人相对而坐,男主人头戴幞头,颏下留须,两颊留髯,身着圆领大袖襕衫,腰间束带坐于凳上,右手于胸前持佛珠,左手放置左膝之上,衣袖自然下垂。女主人则发束低髻,面目慈祥的坐于凳上,身着直领对襟宽袖背子,衣长及脚踝,衣服两侧自然褶皱,内心宁静的倾听着夫君念佛修行。 此对砖雕与同时期砖雕作品相比,并非采用简单的模制,而是完全采用了手工雕刻创作,画面上当年艺术家刀刀见泥的刻画痕迹依然清晰可辨,在雕塑工艺上采用了高浮雕技法对人物进行塑造更加立体真切的呈现了人物的细微特点,无论对人物表情的刻画,还是衣着、家具的塑造都生动的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实景。从两块砖雕细致刻画的程度,也印证了《营造法式》中关于宋代开始有专门从事砖雕制作商铺(艺人)这一说法,这相对于以往由砖瓦匠代工制作砖瓦的情况,不得不说是一次大的变革。 宋代是以儒家思想作为主流信仰的时代,这样的信仰势必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反应人们思想的砖雕也不例外,无论是以和谐恩爱为题材的“开芳宴”,还是以《孝经》为蓝本的二十四孝,都是对儒家精神最好的诠释。而该砖雕中的男主人显然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我相信出现这样的情况必须具备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盛世”。只有盛世之下,才会有宗教信仰的圆融,才会有意识形态的自由。显然,宋代是符合这个条件的。今天,中国人又一次的迎来了盛世,千年前的“和谐与富足、国泰与民安”,我们今天再次体会。实乃国之幸、民之福,来之不易,倍感珍惜。 作者:道应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