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盖人足盉 西周鸟盖人足盉,高34.6厘米,身径20.6~21.8厘米,1993年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候墓地31号晋献侯稣夫人墓,现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如左图)。 盉是调酒器,也是温酒器。在注重“礼”的西周社会,盉的造型已经从商朝的注重实际功能向审美情趣发展,由于是礼器,它在制作工艺上非常考究。 西周鸟盖人足盉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龙凤结合的同时,又在一定意义上把等级观念巧妙地用一个椭圆的盉身结合在了一起。扁椭圆体曲流形盉,顶有长方形口,口沿外侈,上为圆雕的振翅鸟形盖,以熊形链与器相连。器前有昂首曲颈的龙首形流,后为兽首形鋬。器足为两个裸体的半蹲人形,身前倾,背负器身,逼真传神地表现出两人负重时的姿态。裸体在古代贵族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同时还有侮辱人格的意义。西周青铜器中具有雕塑形制的人物形象作品多见于器足、器物支架、车马器上等。这些人物形象大都是没有人身自由、备受奴役的刑人。该藏品的作者站在贵族统治者的立场上,以玩赏的态度表现他们被驱使劳作的情景,客观上是由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决定的。纹饰上,盉身两侧饰三周圆形纹饰,中间是蜷曲的团龙纹,其次是一周鳞纹,外圈是斜角云纹。盉身上部饰体躯相交的龙纹,有细雷纹为地,两侧为鳞纹。 鸟最初的美术形式——鸟纹,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而鸟的造型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黄河上游仰韶文化。鸟之所以在我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跟凤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凤并不存在,但几千年以来,人们一直把它看做是美丽和幸福的化身。西周时期,人们对于鸟的崇拜更是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鸟盖人足盉不仅代表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艺术价值,还揭示了西周的社会生活。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本活着的历史书籍。 记者 金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