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浑身布满黑红鳞片的盘龙,浮现在一个四千年前的彩绘陶盘之中,使我们再次强烈地感受到华夏文明史上龙文化的艺术魅力。 作为陶制礼器——彩绘龙纹陶盘,它不但获得“中华第一龙陶”的美誉,还绘有独一无二口衔松枝的有齿龙。而作为一件与龙有关的直接物证,它的出土再次引发了一场龙之源的深入探究:我们祖先崇拜的图腾到底是来自真实的龙还是想象出来的龙?如果是真实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身首不一的猪首龙、马首龙、鳄首龙甚至鹿首龙等?如果不是真实的,为什么又会出现统一不变的蟒状龙身?我不知道应不应该相信考古界对彩绘龙纹陶盘做出的一个重要推测,即从陶寺遗址的龙纹陶盘开始,我国的龙形象开始演变发展,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龙较之彩绘龙纹陶盘上的龙,不仅仅是少了几分神秘,多了几分真实,而是在形象上更加完美,气势上更加精神。 作为艺术品欣赏,这件彩绘龙纹陶盘在创作上的可贵之处,首先是不因陶盘本身工艺的简单粗糙而草率落笔,再是利用巧妙的构思,将龙体的色彩变化与陶盘的彩绘融为一体。初看是盘色,细看是盘龙,能够完美而完整地做到这一点,足以显示出远古时期的先人在原始绘画中对形象与色彩和谐美的艺术追求与创作水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