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狭义讲,一个人的思想言行是真,是善,是美,还是假,是恶,是丑,可以用道德与不道德标准去评判。广义讲,道德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行为规范的准则。它以待人接物、处理事情中所表现的善与恶,公与私,廉与贪,正与邪,诚与诈等作为评价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行业的标准。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宗旨就是为了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无私”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人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一位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由此可见,加强道德建设,对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宗教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正统宗教都是以道德作为立教、阐教之本。如佛教讲修行,修行就要修德,修正自己不良的思想、言行。儒家的纲要更是构成中华民族道德伦理的核心,所谓“子曰成仁,孟曰取义”。道教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都含有深厚的道德底蕴。老子在《道德经》中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下面再联系道教的一些实际,谈谈道教戒律与道德之间的密切关系。 道德与戒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道教则有它严格的戒律。国家的法规,道教的戒律都是为了道德建设,故而道德成为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和社会力量。道德表现为人性、人道、良心、良知、道心、慈爱心等。人们对世间中有道德之人总给予尊重、颂扬、树碑立传、修祠建庙,使他们的风范与精神长存,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对那些不道德之人,则给以批判、谴责、口诛笔伐,使他们臭名昭著,警示人们引以为戒。 道教是止恶扬善的宗教。老君的五戒,即是一切戒律的基础和根本。因为一切恶中杀、盗、妄、酒、淫者,在社会里都会受到严惩。在国家《刑法》中,治重罪的也不外是杀人、放火、抢劫、偷盗、奸淫、诈骗以及祸国殃民,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者。在教内,犯五戒者就不能更好的一心向道。 老君五戒在维持社会道德方面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普遍性。道教“五戒”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所有的道德戒律。道教在制定戒律时,不是消极的防范,而是重于积极的正面引导。如“十善十恶”,“中极三百大戒”,“天仙大戒”等,其中“中极三百大戒”是老君明示的道德大戒。包括了世人道德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内外之士可以视为公共道德守则。道教没有严格的戒律,就不会有良好的道风,在浩瀚的三洞四辅中包含了《戒经》。祖师言“欲做天仙,要做一千三百善”之功德,而这一千三百的功德都要靠戒律来保证,因为它是保障道众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先决条件,也是生静、开慧、与时俱进、成就道业的首要条件。唯有戒律能使道众做到身、口、意的清静,所以,无论修持哪个宗派,戒律都是公共课及必修课。 戒律与承负 在《道教常识》中言:道教教化的目的在于净化人心,使人心神宁静,好善乐施,济世利人。所以,道教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在善恶报应观上构成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义,就是天道承负说。即相信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 道教的“承负”之说,意思是祖先积德行善,则可荫及子孙;若先人屡屡犯过作恶,后人将无辜蒙受灾祸,即人们常说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其特点是前辈后辈相承负。由此可见,天道的循环承负报应,是因人作恶和嗜欲造成的,并给后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带来极大危害。有道德之人、遵纪守法之人、依教奉行之人,就种下了善因,将来自己及子孙收获善果;不道德之人,违法乱纪之人,破坏戒律之人,就种下了恶因,将来自己及子孙咎由自取,食其苦果。 道德与承负的这种关系本来是明摆着的。但仅用道理去改变人们的恶劣习气,特别是那些妄想执着、肆意造作之人也非易事。比如,谁都知道杀戮是不道德的,杀人是偿命的,但总有一些人出于贪婪,私愤,还是不顾后果地沦为杀人犯,战争犯。直到他们面临伏法的时候,才感到法律的尊严和承负的可怕。因此,人们应当学道,信道,修道,守戒,以解除“承负”之厄。人们遵循“道”的行为准则,按“道”意来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 道德与修仙 道德是通于世法和出世法的,因此,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所谓“人无完人”,就是修德,修道上还有缺漏的问题。一个人在做事上应活到老,学到老。在做人上应修养到老,改造到老。同理,在学道上也必须修持到老,精进到老。依道教的教义言:一个人的种种缺点、恶习都是产生于后天的种种欲望和贪求之下,使本来天性受到蒙蔽和破坏。道教要求人们在今生今世这几十年间通过修德与修炼,弃取欲望和贪求,清除种种妄念,达到常清常静之境界。如要达到净化和完善个体生命的目的,这就需要人做到积功培德,与人为善,广行方便,助人为乐,培养自己谦下、不争、慈善、宽容的道德,才能合于大道。 儒家重于世法,但他们的道德修养却是漫长的。其道德修养过程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儒家在办好家事,国事,天下事中的不同“证果”。孔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与道教的“勤而行之,物我两忘”是非常相近的。孔子在总结他进德修业的历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是一位圣人毕生修德的过程。孔子有三千门弟子,但真正有所成就的不过七十二贤人。“证果”之难。 太上爷关于修道的造诣虽然没有从年龄上去划分什么阶段,但他却从神位上按德行修持的深浅分出了品位。分为神人,真人,仙人,道人,圣人、贤人。道教认为人人都具有道德,道性是平等的。但由于历劫修德的多与少而有了差异。道经言:“上士者上求大觉,下化有情”,就像大船的舵手,能把许多人从此岸渡到彼岸,下士者由于度心小,虽然得闻道法,也能修持,修德,只是自己希望了脱生死,出离三界也就罢了,所以太上爷只能因材施教,说老君五戒,初真戒,天仙戒。让大家循序渐进,逐步成仙。行五戒者得生八道,行初真戒得了脱生死,超三界,行天仙戒者得生天道并得大罗金册之果位,方可度得众生。 从上述的修持与神位上不难看出,从世法到出世法,从人道到天道,都是与道德修养分不开的。修德越高,越多,神位越高。比如,人道的“五戒”,是重要的基本戒律,但属于做人的一般准则,而在天道的“天仙大戒”中,就提出了比五戒更积极的道德行为要求。如五戒在口戒上只要求不妄语,但在天仙戒中还要求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道德标准提高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