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戏剧 >

新庐剧 新的开始

http://www.newdu.com 2017-12-24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说:“当下社会,做人难,做事难,做民族的地方戏曲更是难上加难。在戏曲界整体陷入低谷之时,合肥,竟然有胆量、有远见、有魄力来做一台新古典庐剧,让人在惊愕之余,感到无比的钦佩。”
    黄新德口中所说的新古典庐剧,正是自去年9月开排以来就备受关注的《孔雀东南飞之焦仲卿妻》。这台庐剧3月29日、30日在合肥大剧院首轮演出后,便引发了热议。点赞者众,但也不乏质疑声。尽管如此,观众与专家们都在表达着这样一个观点:它在庐剧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也为合肥文化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惊艳 原来庐剧可以这样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曾被各种艺术形式演绎过。诗中流传千年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合肥庐江县,用合肥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庐剧来重新演绎,本身就是一个亮点。
    想法虽妙,但能否成功,谁的心里都没底。因为从辉煌走向式微,观众大量流失是庐剧不可争辩的现状。“从余青峰决定写这个故事,到这个故事被立上庐剧舞台,虽然大家都很期待,但谁也不知道它最终的命运。”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杨小燕直言不讳地说道。在中国戏曲编剧界,余青峰名号很响,是曹禺剧本奖、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文华优秀剧目奖等多项编剧大奖的获得者。尽管如此,直到这台戏的大幕徐徐拉开时,大家内心还是忐忑的。
    一切的改变也正从大幕拉开的那一刻起发生了。
    箜篌声从舞台深处缭缭飘起后,序曲、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第四幕相继展开,观众们鼓掌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长。色彩绚丽、光影迷离、气韵生动的立体舞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时而清丽婉转,时而大气磅礴的音乐在烘托剧情发展和人物情绪之余,让人回味无穷。当“没文化真可怕”、“焦仲卿先生,你愿意娶刘兰芝小姐为妻吗”等诸多现代语言元素以及流行歌曲《最近比较烦》的唱段被演员们“抖”出来时,观众们在讶异的同时,不禁哄堂大笑。当刘兰芝被迫与焦仲卿别离,焦仲卿自挂东南枝之时,那种令人绝望的悲伤犹如林中的响箭,穿透灵魂,又像是雪夜的独舞,荡气回肠。有网友留言说:“本来去捧场的,谁知却从头看到尾,被剧情感动得几次落泪。”
    带着70多岁老妈妈来看戏的陈红梅连说了几个“没想到”,“没想到庐剧能这么好听,没想到庐剧能这么优雅,更没想到庐剧还能让我看了还想再看一遍”。而陈红梅的母亲则对记者说,这个庐剧唱腔不太一样,但挺好听。
    谢幕之时,不少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为演职人员鼓掌叫好。
    创新 与时俱进力求完美
    庐剧作为合肥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发展至今,曾有人断言,庐剧如果再不创新,会失去最后一名观众。可如何创新?谁来创新?在市文广新局、合肥庐剧院的相关人员走出去观看其他剧种的演出后,“借船出海”成为他们的选择。除了余青峰,文华导演奖获得者韩剑英、国家一级作曲徐志远、国家一级舞美设计黄永碤、国家一级灯光设计周正平等都获邀前来,他们和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最终组成了打造这部新古典庐剧的“梦之队”。演出任务则由隶属合肥演艺公司的合肥庐剧院来承担。
    决定一公布,质疑声随之而来:缺少大戏锤炼的市级庐剧团演员们如何能达到国家级主创队伍的要求?外来的“和尚”念的经果真就比自家的好?
    “约请国家级水准的专家来为庐剧创作,是想给庐剧生态环境带来变化,包括观众群的扩大与提升。在质疑面前,我们没有退路,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戏排得唯美好看、好听耐听,有观众缘。”合肥演艺公司总经理陈宁告诉记者。
    在余青峰看来,庐剧想要有好人缘,就得有时代感。“我们必须站在现代人的视角去重新解读《孔雀东南飞》,多一些反思。比如焦仲卿的母亲会反思,如果儿子能活过来,她会怎么做;刘兰芝也在反思,如果时间可以倒转,她能不能对婆婆宽容一些,少些嫌隙。”壳还是那个壳,但里面的人物思想、性格都有了时代性的转变。
    此外,这部新庐剧还极具艺术的开放性,比如音乐、舞美、灯光、服装等。
    这部戏的作曲请到的是黄梅戏作曲及研究家徐志远。由他作曲的黄梅戏剧目获奖无数。“跨剧种作品门槛很高,我花了两三个月时间去熟悉庐剧的音乐结构。然后我根据剧情的发展及情感的需要,对其中的音乐结构进行了解构与重组。我甚至增加了一些歌剧化的元素。从观众的反响来看,我觉得这至少为庐剧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除了音乐,舞美之出彩也让观众印象深刻。且不说诗意、流动的舞台,道具和演员自由地出现于舞台之上,就是那坡度达到8度的舞台就足以令人称奇了。
    未来 “新孔雀”将“飞”进基层
    “别看演员们在这个倾斜的舞台上挥洒自如,其实非常考验大家的脚下功夫。”庐剧院院长段婷婷告诉记者,几乎每个演员的脚底都起了泡。为了让演员有更出色的表现,黄新德老师作为这部戏的艺术指导,曾一连十天,一天不歇地带着主演们细抠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起身,一颦一笑,一声叹息,都做了细致入微的设计。
    艰辛的付出最终换来了演出的成功。段婷婷告诉记者,她最欣慰的事并不是这部戏有多少人点赞,而是庐剧院演员们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对庐剧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庐剧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首演以来虽然好评如潮,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戏中殉情的事情少了故事铺垫,显得戏剧性不够;剧本对《孔雀东南飞》做了颠覆,但颠覆得不算成功,尤其对刘兰芝这个角色的处理上有违传统女性的特质;在音乐上,有些唱腔缺少了庐剧独有的韵味,演员们都没有用到“小嗓子”。
    对于这些质疑声,陈宁表示,现在就是要多听一听意见和建议,继续完善这部戏。而余青峰则说,他的作品永远没有最后的定稿,即便已经搬上了舞台,只要觉得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他都会毫不迟疑。
    陈宁还告诉记者,虽然有人说这部新庐剧有点“高大上”,但在未来的日子里,不会将其固定在大型剧场演出,而会带着这部戏走基层、进社区、下农村,让更多的人听一听咱们合肥的新庐剧,看一看庐剧的新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