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北沧县仵龙堂乡西官庄小学的操场上,一位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正给孩子们上着一堂特殊的“辅导课”。这位老人名叫曹相平,是西官庄土生土长的老拳师,习武一辈子。为了破解“传艺比学艺还难”的困局,老人与村上的学校携手行动,“武术进课堂”。这位特殊的“教练”每周都要给孩子们上一堂武术课,更挑选出了26个孩子组成“精英班”,让我们传统武术这一璀璨的瑰宝,得以传承,得以发挥光大。(11月25日《燕赵都市报》) 中华武术作为一项有着千年传统文化的国粹,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中小学校是承载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武术进校园”有着多重意味:身体更加强壮、学习更加高效、性格更加开朗……早在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规定,体育课应适量增加武术等内容;2010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出《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提出了“武术进校园”的要求。遗憾的是,随着各种现代运动项目“横刀夺爱”,传统武术无不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尴尬。 沧州是中国武术之乡之一,群英荟萃、门派众多、历史悠久,“八极”更有着“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震乾坤”之说。曹相平老人受家族影响,对“八极”的热爱伴随他从少年走到老年,集合了大量的传统武术精华。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要上学、打工,能像过去那样潜心学武的甚少,由此让老人有着“传艺比学艺还难”的喟叹。 这并非无病呻吟,而是严峻的现实。11月22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长礼先生因病逝世,观众深为熟知的其在《沙家浜》中的“刁德一”相伴而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传授方式,难以批量生产像马老这样的艺术家。“人走艺失”,可谓是中国京剧界一大损失,是戏曲传承的悲哀。“传艺比学艺还难”,正是体现了老一辈武术家对“人走艺失”的忧患。 曹相平老人说,看着孩子们,他恨不得将这一身的功夫“全倒出来”,也希望学校、家长、孩子们能坚持下去,让传统武术的瑰宝代代相传。事实上,中华武术在青少年中并不缺乏“粉丝”,只是缺乏渠道,缺乏像沧县仵龙堂乡西官庄小学那样与传统武术接触的机会。 不能不承认,要想让“武术进校园”,专业师资缺乏是最大瓶颈。对此,一方面要引导高校体育专业加强武术教学,培养师资,让更多“武教头”走进中小学校;另一方面要善于挖掘民间力量,如特邀曹相平老人这样的武术家做特殊“教练”、与武术社团等进行深度互动与合作,让中华武术深入甚至“驻扎”在校园,从而让更多孩子得以领略国粹的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