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与科学 >

道家哲学时间观初探(下)

http://www.newdu.com 2017-12-26 问道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道家哲学对时间与宇宙关系的思考
    “客观”的时间研究方式以时间的不可逆性画出了时间的箭头,它将过去和将来区分开来,使时间有了方向。英国科学家霍金认为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时间箭头:热力学时间箭头,在这个时间方向上熵增加;心理学时间箭头,即我们感觉时间流逝的方向,表现为记忆;宇宙学时间箭头,在此方向上宇宙在膨胀而非收缩。上述三个箭头指向同一个方向。
    “时间之矢”以宇宙尺度浮现存在于宇宙的膨胀中。约在100亿到200亿年前曾经发生的开天辟地大事件,使宇宙在一个极热、极紧致的状态中发生了大爆炸。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观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证实了大爆炸辐射的残存。时间在大爆炸时有一个开端,按照大爆炸模型,大爆炸的刹那就是宇宙的开始,也是时间和空间的开始。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均受物质和能量分布的影响。
    
    在以实时空为基础的经典引力论中,宇宙存在的可能方式有两种:它已存在了无限长的时间;它在有限的过去的某一时刻的奇点上开始。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内,霍金和彭罗斯证明了在一般条件下,时空存在着奇点,最著名的奇点是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和黑洞里的奇点。可以将奇点视为时空的边缘或边界,在奇点处,所有已知的科学定律及预见性都将失效。时空在大爆炸奇点处开始,其开端是具有无限密度即无限时空曲率的一点。科学家们推测,t=0的奇点可能是一个有着无穷大密度的、没有线度的纯辐射点。另外,世界将会在大挤压奇点处(如果整个宇宙坍缩的话),或在黑洞中的一个奇点处结束。英国物理学家彭罗斯还指出,虽然大爆炸的起点与大收缩的终点都是奇点,但起点低熵有序,而终点高熵无序,两者并不对称。这表明未来将引力论与量子论统一起来的大统一理论,必定具有内在的“时间之矢”。
    这些理论和假设与道学对于宇宙生成演化的理解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道家哲学中,道为宇宙的本原,它是万物发生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大自然的规律。其本体论与生化论统一的结构,主要表现在对道的发生和运行的理解上。《道德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五章)
    道的生化论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模式,道生天生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它是造化之根。这样的生化意义不同于一般的构成论理解,构成论属于对物质器世界的说明和描绘,而此生化论与本体论相一致,它包含了虚实两个世界,它的原则和规律适用于形而上、下的两界。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是有与无的统一。
    以道学论,科学家所推测可能存在的t=0之前那个无穷大密度的、没有线度的纯辐射点的状态,其实已包含了两种状态:“有物混成”时“道”和“一”的原始态,此时的能量无穷大。“道”和“一”的分界点在于“一气动荡”,虽然此时能量在总体上仍处于凝聚状态,但能量内部的运动已经开始。此前极寂的状态称为“无始”,此后称为“元始”、“太易”。此两种情况都不存在我们通常所说的时间。当t>0时,时间产生,能量开始向外发散,极紧致的凝聚态被打破,才有所谓的“一生二”,“二”为阴阳,称作“太极”。元代的道家人物陈致虚是这样解释这个过程的:
    一气蟠积,溟溟津津,窈冥莫测,氤氲活动,含灵至妙,是为太一,是为未始之始始也,是为道也,故曰无始。一气动荡,虚无开合,雌雄感召,黑白交凝,有无相射,混混沌沌,冲虚至圣。包元含灵,神明变化,恍惚立极,是为太易,是为有始之始始也,是谓道生一也,是曰元始。夫天地之太极也,一气斯析,真宰自判,交映罗列,万灵肃护,阴阳剖分,是为太极,是为一生二也,是曰虚皇。
    宇宙大爆炸实质上是能量的爆炸,这种高能量突破凝聚引力而产生的大爆炸导致了超光量子流持续不断的向外发射,从而产生了时间。老子曰:“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运行轨迹,恰恰反映了时间能量在发散、运动过程中的规律,空间随时间(能量)的弥散而创造,随时间(能量)的回缩而泯灭。
    作为浩浩荡荡的自在之流,《道德经》将时间这种道的运动状态描述为“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置身于其中,老子却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他用“恍惚”的意义在于说明道之形状不可辨认,但又解释道:“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十四章)说它无状、无物,因为其“视之而不见,名之曰微;听之而不闻,名之曰希;搏之而不得,名之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十四章)虽然,不见之色微、不闻之声希、不得之象夷,而三者混而为一之物究竟是什么?《道德经》明确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象、物、精则是心灵视觉对“见”道内容的描述,它说明时间超光子流是真实而有信的,可以凭借、可以把握的。
    时间能量造就了虚实两个世界。虚世界属于老子道生论中“二”的状态,而实世界则为“三”和“三生万物”。无论是实世界中如人类可见的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以及这些星系中的生命与物质等,还是虚世界中的存在,都是时间的产物,即时间(能量)弥散的结果。从生命进化论意义上论,虚世界是实世界生命进化的目的地,即从“三”复返“二”。
    在道学中,则以“两重天地,四个阴阳”来描述包括虚世界在内的存在全貌。“两重天地”是指虚、实两个天地,“四个阴阳”就是先天阴阳和后天阴阳。先天虚世界的时空是虚数,后天实世界的时空是实数。前者是形而上的法界,后者是形而下的器世界。前者是器世界内的思维功能无法触及的世界,也是目前人类发明的科学仪器无法观测的领域。它的存在目前仍是一种人类感官基本功能之外的在场性,这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无”。人类的语言和符号不能将其精确完整地表述,至多只能予以象征性地模糊表示,但这只能说明其缺少可言说性,并不表明其意义的无法通达。这个虚世界的存在,让人误以为它是物质世界之外的另一个占据空间的宇宙,因为以机械的时空观无法理解存在着相互交错融合的两个世界。事实上,人类生存的物质世界与虚空世界是并存的,两者的差别在于其所处世界浮载的基本时间能量场,也即是彼此基础能量的不同决定了其运行速度的不同,从而产生了距离。一般所说的距离往往都是指空间的相隔长度,而此处的距离则是时间能量的距离,即基本运行速度的差别。
    虽然科学家已发现了暗物质、反万有引力的存在,向虚世界迈近了一大步。但是,足以打破现有时空观的新物理学革命毕竟还没有发生。光速是物质界运动的极限,它是物质世界和高能虚空界之间的分水岭,也是物质界和精神界的临界点。它是限制人类向前探索的人天鸿沟。光速屏蔽了不同时空维层,限制了不同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类只有穿越光速这个边缘窗口,才能去了解超光速世界的存在。
    在道学中,也常用符号○来表示虚的境界,此○在天地为无极而太极,在人身为金丹,丹道主张以返还形而上的虚空界来实现生命的升华。如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自序》中说:“神仙还丹之道,至简至易,如此○而已矣。此○者何?易之太极是也。参也者,参乎此○也;同也者,同乎此○也;契也者,契乎此○也。旁引曲喻,名虽不同,不过一阳一阴而已。合阴阳而言之,不过一太极而已。”炼神还虚是内丹修炼中的较高境界。内丹学将超光速的虚空界存在理解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中的“天”。炼神还虚实现的是“天人合一”。因为同质的东西才能相融,只有用自己的生命超光能量去融合宇宙超光子流,使之具有超越时空的能力和穿透性,达成真正的“天人合一”。从而跨越时空,去实现生命的逆向进化。
    众所周知,驾驭能量的能力是衡量一个文明先进程度的主要标志。以人类目前所能驾驭由核聚变所产生的能量,尚属于初级文明。如果人类能真正掌握开启自身生命能量连通宇宙能量之门的钥匙,那将是地球文明的一大飞跃。一旦人类能够触及超光速的存在,那么不但物质世界将发生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的革命,人类也将面临脱胎换骨的命运。道家哲学正是从时间的能量性出发,在统一时间形式与时间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着去证明时间与生命的一体性和时间与宇宙之道的同一性。同时,指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道家修炼的目的是为了从相对时间回到绝对时间即时间的原点。在时间(能量)的发散状态中逆向凝聚回归,这个过程在道家内丹学中为“还虚合道”,即由“二”返“一”。这样,在超越时间的同时也将超越因其流逝性而建立起来的因果、逻辑的世界,这就是道的境界。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