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发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他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文艺理论家和文学翻译家。 茅盾是乌镇(旧属湖州府乌程县)人,出身于受维新思潮影响的小康家庭,从小就接触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从1911年春到1913年夏,茅盾先后在浙江省立二中(今湖州中学)、省立三中(今嘉兴中学),和杭州安定中学读书,课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外古典名著。在湖州中学期间,国文课代课教员钱玄同曾为茅盾的作文《志在鸿鹄》写下"是将来能为文者"的批语。1916年5月,茅盾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不久,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随即在《学生杂志》、《学灯》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初露才华。1920年12月,茅盾与郑振铎等12人在北京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提倡现实主义文学。1921年1月,接编《小说月报》,倡导文学写人生。1925年,茅盾发表《论无产阶级艺术》一文,全面阐述无产阶级艺术的特征。在翻译和介绍外国文艺方面,他对高尔基等无产阶级作家的作品给予高度的评价。 茅盾也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活动家。早在1920年10月,就由李汉俊介绍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7月,茅盾和邓中夏被选为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1925年,被选为左派国民党上海市党代表之一,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后任国民党新中央宣传部秘书。1926年,赴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官,后改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编。汪精卫叛变后,茅盾回上海被通缉,隐居在家。1927年,茅盾根据自己的亲生体验和感受,创作了《蚀》三部曲。《蚀》由《幻灭》,《动摇》,《追求》三个相对独立的中篇小说组成,以文学的形式反映了北伐战争前后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与精神面貌。1929年,写了长篇小说《虹》,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野蔷薇》。1930年4月,茅盾从日本回国,在上海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曾与鲁迅等人签署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为抗议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参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等一系列活动。30年代,茅盾极力主张文艺写"时代的大题材",作家应以社会科学的头脑剖析社会现象,强调文艺的社会意义。长篇小说《子夜》的问世,标志着茅盾的文学创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成熟阶段。《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它从1931年10月写起,至1932年12月完稿。通过对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描写,反映了1930年左右中国社会的面貌,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从而也奠定了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一时期,茅盾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林家铺子》和《春蚕》。中篇小说有《路》、《三人行》等。另外,还有历史小说《豹子头林冲》。 抗战爆发后,茅盾先后编辑《烽火》、《言林》、《文艺阵地》。1938年3月,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0年后,他曾在延安鲁艺文学系讲学。这一时期的创作成果累累,长篇小说有《腐蚀》、《霜叶红似二月天》等,中篇小说有《劫后拾遗》,话剧有《清明前后》。此外,还有大量的散文、杂文和短篇小说,犀利的笔锋触及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 1946年12月,茅盾应邀访问苏联,著有《苏联游记》等。次年赴香港,编辑《小说》月刊。1949年7月,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后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新中国成立以后,茅盾历任文化部部长、民协副主席,政协第一至四届常委、人大第一至四届代表。粉碎"四人帮"后,任第五届政协常委兼副主席,五届人大代表。他还编过《人民文学》、《译文》等杂志。有《鼓吹集》、《夜读偶记》、《读书杂记》等文艺理论著作。1981年3月27日,茅盾因病在北京逝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