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是永州一个古老的世居民族。境内瑶族人口达四十余万,约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其先民早在秦汉时期,以北方尤人进入黄河、长江流域的湖广一带。宋、元、明、清时期,大批瑶民自南岭南麓等地不断徙入江华。明清时期,永州地区的江华、永明、道县、宁远、蓝山的许多山地成为瑶民的聚居地。 瑶民“依山险而居”,登山惟恐不高,入林惟恐不深。“南岭无山不有瑶”,在南中国最大的山地——南岭腹地,有瑶族人口聚居最集中、地域最广大的中国瑶族第一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有神秘的瑶族发源地——江永千家峒,有千百年遗留下来的原始自然风光和瑶族风情…… 这是一部色彩斑斓的瑶族百科全书,让我们去慢慢阅读,慢慢品味 …… 永州地区的瑶族名称,秦汉时期称零陵蛮夷,三国时称“蛮徭”,晋称“湘州蛮”,南北朝至隋唐称“莫徭”。《隋书?地理志下》载:“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武陵、巴陵、零陵、桂阳、澧县、衡山、熙平皆同焉。自云其祖先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莫徭”这一称谓,在杜甫的《岁晏行》和刘禹锡的《莫徭歌》一诗中都曾提到。唐末,史籍开始出现“徭”的称谓,表明过去的莫徭已正式有了徭的族名。宋以后一直称徭人。 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统治者歧视瑶族,将“徭”字改成侮辱性的“犬”旁,称“?r”、“蛮?r”、“抚?r”、“?r古老”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平等,去掉带有侮辱性的犬旁“?r”,改用双人旁的“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一步改“徭”为“瑶”,统称瑶族。 永州地区瑶族的自称和他称,因居住地理环境和使用的语言以及服饰的不同,而称谓各异。居住在江华、江永、蓝山、道县、双牌、东安、永州的一部分瑶族,自称尤勉;居住在宁远、新田、祁阳及金洞林场的瑶族,自称“勉”;还有居住在江华、蓝山少部分瑶族,自称“谷岗尤”;居住在永州、道县的少部分瑶族,又自称“标敏”;江华瑶族自治县还有部分瑶族,自称“炳多尤”、“爷贺尼”等。还有居住在丛山峻岭者,人称“高山瑶”,又称“过山瑶”;居住在丘岗平地称“平地瑶”、“民瑶”、“土瑶”等。居住在宁远“九嶷瑶”、“伍堡瑶”、“七都人”、“梧州瑶”等。居住在宁远县的荒塘、桐木漯和新田县门楼下、祁阳县的晒北滩一带的瑶族妇女,头中衬有顶板称“顶板瑶”;居住在宁远县九嶷山和蓝山县紫良等地的瑶族妇女、头上无衬板称“平顶瑶”。还有“宝寨瑶”、“龙榨瑶”、“广西瑶”等等。 永州地区的瑶族均信奉盘瓠为祖先,总称为“盘瑶”或“盘古瑶”。 唐宋以来,永州境内的山丘地带成为瑶民的聚居之地。“依山险而居”,多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登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深。有“无山不有瑶”之说。《道州府志》(清光绪本)载:“瑶有山瑶民瑶之分,民瑶与夏人杂居,服食居处,冠婚丧祭,俱与民同。”元代民族压迫加剧,瑶民被迫南迁广东广西各地。明初,朝廷实行抚瑶政策,民族矛盾相对缓和,大批瑶民又回迁永州境内。江华、永明、道县部分瑶民被列入户籍,从而基本结束大迁徙大流动的历史。明洪武初年,江华县被招抚下山的瑶佬李东仂率70户300人,编籍定居上伍堡一带。明洪武初年的几年中,永明县(今江永)的清溪、古调、源口、勾兰的瑶民均被列入户籍定居。自明洪武三十年(1397)至嘉清十三年(1534),在这一百多年时间里,自称“勉”的瑶民,自南岭南麓成批进入江华大龙山、贝江冲、麻江冲等地定居。自此,在永州逐渐形成瑶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的深入贯彻,瑶族人民得以安居乐业。1952-1954年,全地区成立8个瑶族自治乡和13个民族联合乡。1955年,成立江华瑶族自治县。1982-1992年,全区又先后成立22个瑶族乡。这些瑶族乡主要分布在南部6个县和双牌、祁阳县等。具体是:江永县有大远(后改千家峒)、清溪、兰溪、源口、松柏等5个瑶族乡和94个瑶族聚居村;道县有洪塘营、横岭、井塘、审章塘等4个瑶族乡和12个瑶族聚居村;宁远县有九嶷山、鲁观、棉花坪、桐木漯、荒塘等5个瑶族乡和10个瑶族聚居村;蓝山县有荆竹、紫良、浆洞、汇源、犁头、大桥等6个瑶族乡和4个瑶族聚居村;新田县有门楼下瑶族乡和4个瑶族聚居村;双牌县有上梧江瑶族乡和4个瑶族聚居村;祁阳县有晒北滩瑶族乡和4个瑶族聚居村;东安县有15个瑶族聚居组;永州有5个瑶族聚居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