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妈祖石雕塑像高达14米。 □本版撰文时报记者杜雪芳 通讯员陈蓓 湄洲岛上有着中国大海的庇护之神———妈祖。也许你还不了解妈祖是何方神圣,也许你并不清楚为什么海上人家不跪佛祖,不求观音,却对妈祖虔诚膜拜。到底那些被人们传颂了千百年关于妈祖的故事是真是假?如果你有兴趣,不妨与我到湄洲来,听一听、探一探关于妈祖的动人传说。 第一站妈祖寻根———祖庙 湄洲妈祖庙气势非凡。 妈祖原名林默娘,是宋初福建都巡检林愿最小的女儿。她自幼聪颖,8岁能诵经,10岁能释文,13岁学道,16岁踩浪渡海,通晓天文、医道。她用毕生所学经常为出海的人们预知气象,趋吉避凶,化解疾痛,救死扶伤。据说,她曾为了给迷失的商船导航,不惜燃烧自家屋舍。公元宋雍熙四年(987)农历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妈祖遇难后,为了纪念这位神奇的女性,人们就在湄洲岛建庙祭祀。这庙宇就是最早的妈祖祖庙。 湄洲妈祖庙是全世界2000多座妈祖庙(宫)的祖庙,整个祖庙以前殿为中轴线进行总体规划布局,依山而建,气势自然非同一般。在纵深300米,高差40余米的主庙道上,由庄严的山门,高大的仪门,进到妈祖的正殿,共323级台阶。两旁的16座殿堂楼阁,99间斋舍客房;画梁雕栋,金碧辉煌,恰似“海上龙宫”。在祖庙山顶,还伫立着一座高达14米的巨型妈祖石雕塑像,面向大海,慈眉善目,像是在忧虑着人间众生的苦难,又像是在期待着他们的满载而归。顺着山坡往上走,就到了妈祖公园,里面新塑了很多妈祖故事石雕,颇为精美。坐在这些雕像间等待日出,可看见近海停泊着10多艘渔船,它们无一不在妈祖石雕神像的视野之内,接受着她母爱般的庇护。 祖庙后岩石上,有“升天古迹”、“观澜”等石刻。站在石上,顾盼茫茫大海,白鸥掠波,舟楫穿梭;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衔,海天相接。庙前岩岸海床有大片辉绿岩,受风涛冲蚀,形成天然凹槽,潮汐吞吐之声,由远而近,初似管弦细响,继如钟鼓齐鸣,再若龙吟虎啸,终则象巨雷震天,骤雨泻地。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因而弛名。 第二站意外惊奇———鹅尾山 鹅尾山是一座天然石盆景。 与香火鼎盛的妈祖祖庙相比,位于湄洲岛南端的鹅尾山风景区颇显得寂静而沉默。更像是无意中发现的角落,带给你许多惊奇和遐想。 占地32公顷,海拔65米的鹅尾山,就像是一座天然的大型石盆景。由于受风蚀、海蚀的双重作用,形成众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自然象形石。有令人垂涎的“夹心面包”,有欲展翅冲天的“巨型蝙蝠”,有惊为天人的“妈祖书库”,还有各种各样与岩石有关的有趣故事。 位于鹅尾山景区入口,在通往鹅尾神石园的必经之路,是别具一格的四季花园。公园东临海滨广场,西临沙滩,地形狭长,总面积约2.36万平方米。园内以植物造成景为主,园林建筑小品为辅,把园林建筑小品巧妙地溶于四季不同的景观当中。整个园区按照植物不同变化,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区,分别体现满园春色、椰风海韵、层林尽染、松柏青翠的意境。 第三站仙居陋室———菜溪岩 菜溪岩位于仙游县城西北隅约40公里象溪乡境内的。相传唐代凤山九座寺智广和尚路过这里,不食人间烟火,以野菜为粮。当地人们看到溪中常有遗弃的野菜叶飘流,故名。 菜溪岩的景观甚多,多达100多景。山中有一座古老寺院,附近有两块高达百米、宽近300米的巨石对峙,中开一门,即为石门。石门的北面峭壁如屏,每逢降雨后,山上流水从这里倾泻,形成壮观的瀑布,直泻龙潭。让人不禁联想到《陋室铭》中所写:“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以调竖琴,阅精经……”好不清静、别致。 龙潭东侧,一块高数十米的巨石巍然矗立,俗称“飞来石”。据说是明万历年间从山巅滚下来的。飞来石下,另有一平卧巨石,上刻“眠云石”三字。站在石上西眺,只见狮子峰峻 峭逼人,峰上的石笋、石凉伞形象逼真,亭亭玉立。眠云石下是“幻游洞”,洞前小湖边,古松垂荫,藤蔓翳然。从熙熙攘攘的妈祖神庙过来,这里倒更像是个供人休憩、自得的凉亭驿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