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莺转黄鹂”、“红娘巧辩”都属于大板筝曲,大板筝曲一般分慢板、中板、快板。还有“凤翔歌”、“大八板”、“五字开门”都是山东小板筝曲。我顺便讲一下,我跟老先生学过的山东筝曲“高山流水”和古琴曲“高山流水”不一样,传统山东的“流水”是指流水板,也就是中速的意思。为什么叫“高山流水”有一个典故,五十年代我的第一个老师王殿玉先生是个盲人,他也是张为昭的老师,在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时,王殿玉先生拉山东二胡,张为昭先生打扬琴,高自成先生弹古筝,他们一起录了两首曲子灌录了唱片,“风摆翠竹”和“高山流水”,第二首本来就是流水板,流水指的是速度,编辑问叫什么,我的老师就说叫“高山流水”吧,从此就叫“高山流水”了,可能后来的人误解成和古琴的“高山流水“一样了。 易:下面何老师继续给我们讲解河南筝曲。 ——河南筝艺 何:河南筝曲主要依托是河南曲子,多在南阳一带唱,河南筝曲因为受南阳曲子影响,也分两大类,一类板头曲,相当于山东的大板头曲,版头曲也是六十八板。一种小调,一般是唱腔、民歌古筝化。有代表的还是板头曲,曹东扶先生最擅长板头曲;王省吾先生弹得界乎大小调之间;还有任清志先生专门弹小调,很少弹板头曲,四、五十年代这三位最典型。曹东扶先生在民间唱比弹还著名,他对河南曲子的了解就比较深刻,所以他弹的板头曲更有味道。河南板头曲比较高亢,具有北方那种热情奔放的音乐特性,从曲子唱腔来看也是属于梆子腔,另外还很悲壮,因为他们的曲剧,善于表现这种内容。 易:我觉得河南筝派演奏时左手颤音那么密,是不是受了他们曲剧的影响? 何:对,曲剧的唱腔就是这样的。我是早期学河南筝的,也是跟曹东扶先生学了四、五年,我也是他认为最好的学生,我们学的时候是用钢弦筝,但从我现在教学体会到,我觉得开始起步时最好不弹河南筝,因为河南筝曲的有些音响是靠左手揉按的紧张度来完成的。 易:演奏状态紧张度很高? 何:对了,紧张度很高,如果已经放松的弹完山东、客家筝曲以后,偶尔紧张一下不会有问题,如果初学就是这么紧张变成习惯了,将来演奏别的会比较困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