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山西网8月16日电(魏秀萍)近年来,书法界人士惊奇地发现,一件件独具特色的书法大作,引起欣赏者的极大注意。它的作者,就是著名象棋理论家、诗词楹联家、书法篆刻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业余棋坛总司令”的诗书印棋“四绝老人”,年届七十八岁高龄的石毅先生。 那还是在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书画协会会长,已届83岁高龄的著名学者书法家陈玉龙教授为迎接石毅先生来访,他的一家真是贵宾将至,喜气盈门。近七时许,他的学生晓宏终于高兴地喊道:“来了,来了。”只见一位神采奕奕、鹤发童颜、满面春风的老人笑逐颜开地来到家里:“陈教授吗?我是石毅……”就这样,两位倾慕已久的学者书法家开始了无拘无束,一见如故的话题。 “咱们先吃饭吧,已是开晚饭的时间了。”老伴张教授热情地提示道。“还是先写几副字再吃饭吧!”哪知晓宏竟是那样地迫不及待。“好!”石老先生真是爽快,说写就写。 笔墨已是现成。只见石毅先生提笔先写了一副:“修业勤为贵,成文意必高”横幅。 “好啊!老先生的字竟是这样的潇洒自如,别具意韵。”陈老连声称赞!接着就象水库开了闸,一副接着一副,只用了几十分钟,十几副精湛美丽的书法精品,就摆满了客厅。 “吃饭吧,吃饭吧,老先生太累了……”陈老说。 “不累,不累,还写什么?”石老竟是那样地充满激情,意犹未尽。接着,陈老也跟着写了几副,作为回敬和交流。 真是相见恨晚,与石毅先生的初次见面,竟给陈教授留下了如此深刻地美好印象。通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交往,与季羡林、启功齐名的我国当今22位学者书法家之一陈玉龙教授,竟愉快地与中国名人书画院的院长石毅结交为高级书友,并经常应邀出席其举办的书画活动并当场献艺。 石毅先生1930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革命家庭。父亲赵宝成,山西五寨人,早年在北京京都大学读书期间接触了马列主义,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早期革命家,曾任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长,中共中央北方局、上海局机要交通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厅厅长,直至1935年在中央苏区的一次作战中壮烈牺牲。母亲石澹峰,山西翼城人,在太原女师读书期间接触了马列主义,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新学术研究会太原分会书记。1929年与赵宝成结婚后,同赴上海中央局担任机要交通员,继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总校文化主任教员,红军总医院俱乐部主任等。直到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战争开始,石澹峰回到阔别七八年的翼城老家,领上年方八岁的小石毅,随同1200多名山西省民族革命大学儿童团学员,乘坐国民党的败军渡船,历经七天七夜的黄河漂流,才进入黄河彼岸的陕西三原县,以后又在陕西的安康县、汉阴县、宜川县,断断续续地从小学读到初中,直到日本投降,又随校返回山西运城,并于1947年参加了人民解放军。 经历了3年多的解放战争,参加了解放临汾、晋中、太原、西安、成都等战役,1950年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朝鲜停战回国后,又在地方武装部门工作多年。1958年由部队转业,被留在丹东安家,长期做文化宣传、统战政协工作,直至在1990年离休。 石毅自幼喜爱书法,6岁临帖,初学颜体,后习欧赵诸体,尤喜隶书曹全碑。12岁习篆刻,到16岁前后,已成为所在中学及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篆刻家。参加人民解放军后,每解放一个地方,书写宣传标语,制作锦旗奖状,石毅的隶书书法就会大显身手,派上用场,成为所在部队不可或缺的书法高手。转业到地方后,又结识了老一辈革命家、书法家,原中国革命博物馆副馆长赵品三,原国家税务总局局长李予昂,承他们的悉心指点,石毅的书法、印章技艺大进,以致当1960年石毅随意提笔写了一张式样让文化馆的美工们写奖状时,该馆领导竟大吃一惊说:“在我们市,还没见过这么好的隶书!” 进入八十年代,丹东市成立书法协会,石毅即当选为该会的领导成员,但石毅志不在此,他已逐步全身心地投入到主编象棋刊物和举办全国性象棋活动上,丹东市已经留不住他了。1993年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在丹东召开赵宝成烈士九十诞辰纪念会和中共党史人物《赵宝成石澹峰合传》撰写任务落实会,石毅的书法才能被该会领导惊奇地发现。受该会委托,石毅在北京筹备成立了中国名人书画院并被任命为院长,后又在香港特区政府正式注册。在石毅就任中国名人书画院院长后,随着名气的上升,书写任务日益增多,艺术市场价值也越来越高。 但石毅并不自恃清高,待价而沽,而是依旧平易近人,有求必应。2004年8月应邀参加北京、山西书画名家五台山联谊笔会,作为北京领军人物石毅等16人与山西领军人物董耀章等16人一行32人同台献艺,石毅以其精湛独特的书法艺术,旺盛快捷的创作热情,平易近人的高尚品德独领风骚,赢得了与会主要领导和各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赞誉。称其为“三不”(不计名利,不计报酬,不辞辛苦)、“三高”(高职、高龄、高产),“字写得好,人品更好!”为此,主办单位特再次邀请他留在太原作书多日,郑重收藏。 石毅书法隶中有篆,篆隶结合,兼有甲骨、篆书笔意和浓郁的金石气,书风洗练洒脱,简淡静穆。用笔以中锋为主,间而侧使,转换自然,八面出峰;结体随字换形,不落窠臼。章法舒展开朗而不失严谨,疏处可走马,密处不进针;统观其书作,意趣天然,韵味淳厚,凝重处如锥画沙,似渊停岳峙;飘逸处随心所欲,若流水行云;看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细审则筋骨内含,神采独具,满纸灵动,浑然天成,形成自己独特的书风,备受各地专家好评。其篆刻章法严谨,刀法有力,方寸之间,别具洞天。 石毅的书法和篆刻因其独特的风格在全国大赛中多次获奖,并为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各界知名人士,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名家和友人收藏。 石毅还是一个著名的诗词楹联家,他的嵌名楹联更是一绝。早在1949年2月他在太原前线迎接19、20兵团参加解放太原战役时,就写了快板诗:“诸位同志往前看,不远就是接待站。到那歇一歇,马上就开饭!”张贴在19、20兵团赴太原前线的各行军道口,并发表在当时出版的《华北子弟兵报》上,受到部队广大官兵赞誉。 1950年他抗美援朝出国前夕,在四川成都草堂寺写了脍炙人口的七言诗:“浣花溪畔游鱼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