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武术 >

武功训练的要求和方法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问道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训练的要求
    武术运动在训练中要求内外结合和动静结合。内外结合,就是外求形体动作的准确与完整,内求意识指导动作和呼吸的配合,进而达到手、眼、身、法、步和神意气的内外结合。动静结合,就是静止性定势练习和活动性的动作练习相结合,如压腿、扳腿与踢腿、摆腿的结合,下腰、拱腰与甩腰、涮腰结合,站桩、动作定势练习与步型转换、动作组合练习等。尤其是进行完整的技术动作训练时,一定要“静时有势,动中有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武术所需要的运动素质和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从而提高套路运动的技术水平。内外结合、动静结合的要求,要贯彻训练全过程。
    (二)训练方法的运用
    习练者训练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方法的运用。
    1.重复训练法:人体机能是通过能量物质消耗一恢复的过程,尤其是超量恢复不断积累而提高,习练者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练习,就能使这种积累得到不断的增加,使身体训练水平得到提高。武功技术的掌握、改进、提高与巩固,能有效地发展运动素质,培养意志品质。拳谚:“拳打万遍,身法自然”、“拳打万遍,神理自现”。说明只有重复练习,才会熟能生巧,形神兼备。根据训练任务、对象的身体情况确定练习的数量和负荷强度。
    重复训练法用于技术训练时一般要注意两种情况:一种是运用重复训练法掌握技术时,应严格要求习练者按技术水平规格一丝不苟地重复练习,而在数量和负荷强度上不提出过高的要求。为使习练者掌握某一技术,或者巩固矫正后的正确动作,必须有一定的重复数量做保证,甚至可以重复到动作将要变形为止。但是,如果习练者连续出现错误动作,就应停止使用,以防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另一种情况是运用重复的练法提高、巩固技术时,除了在重复次数上要得到保证外,在练习的数量和负荷强度上,也应该逐步提高要求,使习练者在较困难的条件下能保持技术的正确性、熟练性,以便在未来的表演比赛中发挥水平,取得好成绩。
    2.变换训练法:变换训练法是在改变练习的速度、时间、速率以及动作组合、环境条件等情况下进行训练的方法。变换训练法用于技术训练时,主要是改进、提高和巩固技术,这要根据习练者在掌握技术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来确定变换的条件。
    3.间歇训练法:习练者在进行一定的练习之后,严格按照间歇时间进行休息,然后再进行练习的方法。间歇训练法要求习练者机体在尚未完全恢复时就进行下一次练习,能有效地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所以习练者的运动负荷较大。这样,在规定间歇时间上必须做到科学、合理,符合习练者承受负荷的能力。大强度训练之后得到休息,间歇的时间可长些再去迎接下一次大强度的练习,  以便发展习练者的速度素质。
    4.综合训练法:上述各种训练法在武术训练中往往是结合起来使用的,因此就形成了综合训练法。综合训练法能更灵活地调节训练负荷与休息,能更圆满地达到练习内容的要求,从而有效地发展习练者的运动素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使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综合训练方法是各个训练方法的组合运用,即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和各个方法的特点,从对象和训练条件的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组合和运用。如竞赛期的赛前训练,由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组合成综合训练法进行套路的分段练习和整套练习。可以是分段练习的重复次数多于整套练习的重复次数。分段练习的间歇休息时间短于整套练习的间歇休息时间,使习练者在大强度训练之后得到休息,再迎接下一次更大强度的练习,以提高动作的质量、速率和成功率。也可以是分段练习重复次数少于整套练习的重复次数,分段练习的间歇休息时间短,而整套练习的间歇休息时间逐步缩短,以提高习练者整套演练的质量、节奏和套路耐力。
    (本文转载自《武术基础教程》,张斌、郑永东主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