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拳的由来十分悠久,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漫长的岁月里,华夏儿女的祖先早已懂得了利用自然的各种有利条件,并从动物那里学会了“适应性行为”的伪装,借以从事生产斗争、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春秋至隋唐五代时期,猴拳作为医疗体育和娱乐舞艺出现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已知仿效鸟兽动作可舒筋、活血、健身治病。在1975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文物中的帛书《导引图》中,就有彩绘图中出现多种运动姿势的人形,如“龙登、猿呼、熊经”等。另外,在中国最早的医学书《内经》以及先秦《庄子·刻薏》等书中也都出现有“熊经鸟申”一类的记载。 东汉末年,华佗在继承前人导引术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他根据“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和动作,把人体运动与动物形态动作形象完美地结合起来。为象形武术的形成与发展,起到承上启下、推波助澜的作用。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在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载有“五禽戏”的练法:“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详细描述了“五禽戏”中猴戏的动作,出现有“攀登、悬掉、伸缩身体、勾手”等一些类似于现代猴拳的基本动作与技法。 隋、唐、五代时期,隋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一文中,曾提到:“抑扬反兽舞,盘跚五禽戏,狻猊弄斑足,巨象长鼻……”在敦煌壁画上,最为精彩的是在奔跑的马背上做“猴跳”翻筋斗……图形动作逼真、惊险扣人。说明当时人们已掌握了猿猴的各种跳腾、翻滚动作,为猴拳套路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一、宋朝至明朝时期的猴拳套路 传说宋朝年间,有一个自称贝州金台的人,他曾击败石猴,后觉得“石猴”的拳法精妙,有很多独特之处,就将“石猴”的拳法结合自己的特点,录取为谱,加以充实,形成了猴拳,相传至今。这个说法,是否真实还有待于考证,但可以说明一点,猴拳套路已在当时出现了。 宋朝还有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陆游曾说过:“少年学剑白猿公,曾破浮生十岁功。”他当时学的剑正是白猿剑。白猿剑系猴拳的器械,其特点就是取猿猴之灵、轻巧之意,是“只练猴意,不练猴形”的剑术套路。 明代抗倭名将、武术家戚继光一生写了许多书籍,其中在《纪效新书》与《阵纪》两书中,详细地记载了有关猴拳的资料,“古今拳学,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化拳,名式各有所称……”在这段时期,猴拳的许多动作与形态,也被其他拳术与器械所吸取。但这些在演练中,仅为“只练猴艺,不练猴形”之术。 二、明清至近代时期,为猴拳套路的改革与发展 明、清时期,猴拳也随之发展。但是猴拳的基本风格上没有变,仅在套路动作和形态方式上有些改变。在动作结构上,扬弃了以往不健康的“猴吃虱子”等动作,增加许多机智、灵敏、轻巧、活泼及巧妙的跌扑滚翻。在形态上,也扬弃了啮牙裂嘴等过分动作模仿,强调了猿猴的意识、机灵之态,使套路拳法显得形神兼备,惟妙惟肖,表现出形象美、自然美的形态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武术飞速发展。象形武术神形兼备,妙趣横生、内外合一,引人入胜,在“拟动物之形,取动物之意”和“以形象为势,以意真传神”的主题下,模仿猿猴的摘果、坠枝、扒杆等生活习性动作比比皆是,甚至连猿猴的喜、怒、哀、乐的神情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可以说猴拳的“仿生”进入既“形象”又“神似”的境地。今天的猴拳继承与发展,不失于原拳种的基本风格,也未损原拳种套路的技击精华原则,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别具所长的一种流派。 (本文转载自《武术研究·第三集》,作者花妙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