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年前后,正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漂洋过海,用了3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我国广州。 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稟报金陵,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他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南朝都城建业,即南京,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 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度众生。由于他和梁武帝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不投机。这时达摩感到建业不是久留的地方,于是决定离开建业。 他来到洛阳时,看到永宁寺内十分精美的宝塔,自道:“年一百五十岁,历游诸国,从未见到过。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因而他“口唱南无,合掌连日”。 527年,达摩到达了嵩山少林寺。他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 五乳峰中峰的上部,离峰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石洞,这个石洞高宽不过3米,长度约有7米。方方的洞门,正好向阳敞开,冬暖夏凉。 洞前有一堆紧凑的小草坪,周围不见天空。真是:“此地无盛夏,空山听鸟鸣。” 达摩来到少林寺后,就把这个天然石洞作为他修性坐禅的地方。 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朝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 洞内静若无人,万籁俱寂,入定后,连飞鸟都不知道这里有人,甚至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巢穴来了。 “开定”后,达摩就站起来了,活动一下四肢,锻炼一下身体,待倦怠恢复后仍继续坐禅。 达摩终日静坐,不免筋骨疲倦,又加上在深山老林,要防野兽和严寒酷暑的侵袭,在传经时,他发现好些弟子禅坐时间久了,昏昏欲睡,精神不振。 为了驱倦、防兽、健身、护寺,达摩等人仿效古代劳动人民锻炼身体的各种动作,编成健身活动的“活身法”传授僧人,此即为“少林拳”的雏形。 此外,达摩在空暇时间还练几手便用铲、棍、剑、杖等防盗护身的动作,后人称之为达摩铲、达摩杖、达摩剑,以后,他又吸取鸟、兽、虫、鱼飞翔、腾跃的姿势,发展丰富了“活身法”,创造了一套动静结合的罗汉十八手,由此成为少林功夫的基础。 少林功夫不仅仅是由一串拳脚棍棒组成的,它还包含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由少林功夫形成的历史赋予的。 “功夫”一词是佛教专用名词,禅宗的修行成果就叫“功夫”。比如坐禅、参话头就叫“做功夫”。 “做功夫”的目的是为了开悟成佛,超凡入圣,彻底改变人的品质。 少林功夫是禅和武的结合,达摩教少林僧人习武是一种修行,所以又叫“禅武”,“禅武合一”,故有“禅武同源,禅拳归一”之说。 禅为武之主,武为禅之用。即武是禅的表现,是禅生命的有形化;禅是武的精神本质,以禅入武,便可达到武术最高境界;武学大道也就是禅道。 除武法外,后世少林医法、建筑、书画、雕刻等文化艺术,都是禅的应化。 这样,入定,开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527年至536年,整整面壁了9年。当离开石洞的时候,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裳褶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 达摩所创立的少林禅宗虽然是宗教的,其实更是哲学的,是人类追求情感满足的一个重要方面。佛教从汉代传入我国多年之后,禅宗成为佛教和佛学的同义语,因此少林功夫产生于少林寺,与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达摩祖师留下了武学瑰宝《易筋经》,这是一种改变筋骨的方法,经常练习《易筋经》可以收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易筋经》包括内经和外经两种锻炼方法,各有12势。易筋经内经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屏气。 《易筋经》包括韦驮献杵三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等。 这段时间,道育、慧可两位僧人礼见达摩最多,并亲近和供养了他四五年。达摩感觉他们真诚,传授他们禅宗衣钵。 传说达摩将衣钵法器传给慧可以后,便离开少林去禹门,禅栖在千圣寺,于东魏孝静帝时端坐圆寂。 达摩死后,他的尸骨按照佛教的礼仪装殓入棺,隆重地移葬在熊耳山,在河南定林寺内为他建造了一座墓塔,以作纪念。 达摩之死,世所共知。东魏使臣宋云因事出使西域久而未归,对于达摩辞世的事一无所知。达摩死后两年,宋云从西域返回洛京。在途经葱岭的时候,遇见达摩一手拄着锡杖,一手拎着一只鞋子,身穿僧衣,赤着双脚,由东往西而来。 二人相遇后,宋云急忙停步问道:“师父你往哪里去?” 达摩回答说:“我往西天去。”接着又说:“你回京以后,不要说见到了我,否则将有灾祸。” 二人道罢,各奔东西。 宋云以为达摩给他说的是戏言,丝毫没有介意。 回到京城以后,向皇帝复命交旨时,顺便提到了他途经葱岭遇见达摩老祖回西天的事情。 谁知话音未落,孝静帝就发了火,怒斥宋云: “人所共知,达摩死于禹门,葬于熊耳山,造塔定林寺,你怎么说在葱岭遇见了达摩,死人怎么复活?这分明是欺君骗朕,岂有此理?”说罢,便令殿角侍卫把宋云扭出殿外,投入南监。 事隔数日之久,一天,孝静帝坐朝审理宋云欺君一案。将宋云传上殿以后,孝静帝问道:“你在葱岭遇见达摩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要如实说来。” 宋云先叩头,请皇上容禀后说出一首诗: 葱岭见达摩,祖师光着脚,一手拄锡杖,一手提只履。僧衣随风飘,翩翩向西行。他说回西天,不让我吭声,假若说出去,灾祸必报应。?臣觉是戏言,顺便奏主君。如今从实说,句句都是真。.不敢欺皇上,万望是非分。 孝静帝听了以后,半信半疑,真假难辨,无所适从。君臣们在殿角下,也是议论纷纷,最后有人建议说:“达摩西归宋云见,监禁异敢再欺天,既然真假是非难辨,可以开棺验尸。” 孝静帝采纳了后一条建议,遂把达摩穴挖开,撬开棺盖一看,果然没有尸骨,只剩下一只鞋子了。宋云蒙受的不白之冤遂平反昭雪。 传说禅宗初祖达摩大师圆寂后,曾留下一个铁箱子,弟子们打开箱子,发现达摩老祖用天竺梵文所写的两部武功秘籍《洗髓经》和《易筋经》。《洗髓经》被二祖慧可带走,已经失传;《易筋经》则留在少林寺。 由于少林寺僧人并不精通梵文,每人都只能看懂《易筋经》的一部分,于是大家各自根据不同的理解练习,竟然从此将少林功夫分化出诸多门派,光大了少林功夫。 (本文转自 李勇《少林传奇 少林功夫历史与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