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之所以能够名满天下,不仅仅是因为其古老神秘的佛教文化,更是因为其精湛的少林武功,所谓“中国武功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是少林武功的发源地,少林武功是举世公认的极具影响力的中国武术,是在长期的僧众习武中逐渐自发形成的。 少林武功的历史与嵩山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嵩山地区是中华古文明重要的孕育地之一。嵩山,在古时候被称作崇高山,是五岳的中岳,嵩山层峦叠峰、烟云缭绕,自古以采就被认为是神灵出没、仙人得道的圣地,被世人看做是神山。当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将嵩山作为了佛学传播以及坐禅的最佳处所。中国的道教自从产生以来就把嵩山作为其修道的场所之一。少林寺及其少林武功,是嵩山历史文化的突出代表。 少林武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少林寺的创建年代。相传,跋陀在北魏太和年间,经西域到达中国,因其精通禅法,受到魏孝文帝的崇信。孝文帝为跋陀在嵩山少室山五乳峰建寺,并且给他提供衣食。根据《魏佛山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如前所说,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南天竺僧人、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广罗弟子,传授禅宗。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得以接受禅宗的传授,所以达摩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祖师,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也被世界佛教界统称为禅宗祖庭。据北宋《景德传灯录》等书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大和年间(477年~499年),达摩大师从梁国北来,面壁于嵩山少林寺,历时9年而功成,遂传《易筋》、《洗髓》二经,创立少林武术。这个说法被多种典籍记载,唐代李靖又写了《易筋经序》,但是经过史实考证,这种说法与历史并不相符,现代学者也已经证明这不过是个传说,被称为禅宗初祖的达摩也并没有这样的武功,因此,虽然传说少林武功是达摩创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这种修行需要长时间盘膝而坐,为了解除身体上的疲倦,僧人们就习武锻炼,所以少林武功其实是在长期的僧众习武中逐渐自发形成的。 随着少林寺禅宗祖庭地位的确立,前来朝圣和皈依佛门者络绎不绝,其中有很多身怀绝技和武艺高超的人。如跋陀的弟子慧光,入寺前就是一位身怀绝技之人。据《景德传灯录》记载,慧光12岁时在洛阳城天街的井栏上反踢毽子,一口气能连续反踢500次;他入寺后自然将自己的这一技艺传授给寺院僧人,用来帮助寺中的僧人强身健体。根据《少林寺志》的记载,少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好武习俗和传统。少林僧人在经课之余,会随着身怀武艺僧人习武健身、活动肢体。所以,从少林寺创建以来,很多带艺入寺的僧人,带动了少林寺武术活动的开展。但在隋末以前,少林寺的习武活动只是带艺寺僧沿袭少林地区的好武习俗而进行的一种无任何宗教意义的活动。这时的少林武功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少林武功,只是中国武术活动内容在少林寺内的开展和体现。 因为隋文帝特别推崇佛教,在开皇年间(581年~600年)诏赐少林寺100顷土地。所以,从隋朝初年开始,由于皇帝的赏赐,少林寺成为拥有众多农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到隋朝末年(618年),朝廷失政,群雄蜂起,天下大乱,所以拥有着庞大寺产的少林寺便成为了“山贼”攻劫的目标,“僧徒拒之,塔院被焚”。为了保护寺产,少林寺僧人组织起武装力量与山贼、官兵作战,而少林武功作为少林寺的武装力量初步形成。 至于少林武功的发扬光大,则始于隋唐之际的一件大事。唐武德二年(619年),隋朝将军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号“郑”,其侄子王仁则占据少林寺属地柏谷坞,建辕州城。秦王李世民与王世充作战,少林寺的昙宗、志操、惠赐、善护、普惠、明嵩、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满、丰等13位少林武僧,接受秦王李世民的邀请拔刀相助,出山参加了讨平王世充的战役,他们凭着超群的技艺,活擒王世充的侄儿王仁则,逼降王世充,夺回了辕州城,这就是著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著名电影《少林寺》也是以此作为历史原型来拍摄的。李世民即位后,对他们论功行赏,可是除昙宗愿意接受封赏、被封为大将军外,其余12人都不愿受封,选择了回归少林。李世民感念他们的功劳,所以依然赐予他们每人一件紫罗袈裟,另外,还赐给少林寺柏谷坞田地40顷、大量的银两,并赐予少林寺“立僧兵”、“酒肉”等“荣宠”。少林寺再度兴旺起采,少林武功也开始繁荣发达,少林派也逐渐成为中原武林第一门派,少林寺凭借武勇闻名于世,少林僧众习武已经蔚然成风。 与少林寺形成武装力量相应,以观音菩萨愿力为核心的那罗延金刚神信仰,也从这一时期开始流行,并一直延续到了14世纪元朝末期。当然,以禅定为核心的少林武功传统神力信仰,依然流传不衰。少林寺仍然是当时的禅学重镇。 随着达摩开创的禅宗教派兴盛并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派,特别进入宋朝(1O世纪)后,少林寺开始成为禅宗教派的朝圣地。为了纪念达摩,在少林寺后山达摩曾经坐禅传法的地方,修建了初祖庵,并建立高大的“面壁之塔”。由于禅宗教法的盛行和少林寺祖庭地位的确立,少林武功的信仰内容和品质又有了新的发展,“禅武合一”开始成为少林武功的主流思想。所以,这一时期少林武功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相传,连宋太祖赵匡胤都是少林俗家弟子。 金元两朝(1127年~1368年)是北方少数民族在汉地建立的王朝,虽然金元统治者都崇尚佛教,但对其统治下的汉地民间武装力量却极力制约,少林寺也不例外,这时少林武功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压制。但是,少林寺作为禅宗教派祖庭,依然地位显赫,禅学盛隆。特别是元朝(1279年~1368年),禅宗教派重要支派曹洞宗领袖福裕禅师住持少林寺,曹洞宗法脉回归祖庭,人才济济,高僧辈出,由此开启少林寺禅学历史最辉煌的时代,历经100多年,使之成为该时期中国禅宗教派的轴心。福裕住持少林寺期间,还创立了寺院宗法门头制度,使少林寺僧人皆视少林寺为家。元代大圣紧那罗王传授少林棍法而自成一宗,福裕禅师汇集了少林短打。少林武功的特点日渐突出,也成为明朝(1368年~1644年)少林武功武术水平崛起和体系、门派形成的重要基础。 虽然,在金元时期少林武功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压制,但依然不乏武林高手皈依少林,为少林武功的发展作出贡献。金元时期的白玉峰,法名秋月,入寺前已是闻名全国的武林高手,后皈依少林,与觉远和尚和李叟之子共同演练探讨少林武技,还把自己拥有的武艺精华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少林众僧,并对寺僧演练的部分套路进行了修改和纠正,将少林寺的罗汉18手发展到170多手,并撰写了《五拳精要》一书,该书系统地阐述了虎、豹、蛇、鹤、龙五拳的特点和手、足、身、眼、步法以及五拳组合的练法。可以说,秋月和尚为少林武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少林武僧在修习少林武功的体能训练和用于武装实战过程中的身体损伤在所难免,与之相应的少林武功武术体系中的伤科,最晚应该是在金朝已经形成。志隆禅师住持少林寺期间(1217年~1223年),少林寺就开设了自己的“药局”。 明朝是在汉人反抗蒙古人的战争中建立的。所以,在冷兵器时代的明朝,民间习武风气盛行。这为少林武功武术水平的精进和体系、门派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明朝近300年间,是少林武功武术水平大发展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少林寺僧人至少有6次受朝廷征调,参与官方的战事活动,屡建功勋,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并在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少林武功也在实战中经受了检验,使得少林武功武术威名远扬,也因此确立了少林武功在全国武术界的权威地位。少林武功对少林寺僧人参战地区(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云南等)和游方地区(河南伏牛山、四川峨眉山、云南鸡足山等)武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少林武功的武术技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得到同行及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所以,明代便形成了少林“以搏名天下”的威望。 少林武功信仰形态在明朝也发生了变化。正德十二年(1517年),少林寺住持文载禅师将唐朝以来的以观音菩萨愿力为核心的那罗延金刚神信仰,转变为紧那罗王神授少林寺棍法的武圣信仰,用这个来解释少林武功,并激励少林寺僧人习武。 从正德年间直至明末,少林寺成了全国最重要的武术交流传播地。同时,在这一个时期,少林武功的传播除了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方式外,还开始了著述传播,少林武功的武术套路和理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著述繁多,现已无法统计。其中,流传至今的有4部重要的武术著作:明释洪转《梦绿堂枪法》、明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清吴殳《手臂录》和清张孔昭《拳经拳法》。 据明万历九年(1581年)王士性《嵩游记》记载,此时少林寺僧人达到“八百余僧”规模。按照少林寺宗法门头制度,除了少林寺常住院执事僧以外,其他僧人都是分散在各个宗法门头内。佛教组织的基本原则是游方制度,核心内容开放,也就是僧人进出的自由权。但在少林寺宗法门头组织结构内部,僧人们的师承关系又是相对单一和稳定的,他们要严格遵守宗法传承制度,除非特殊原因,僧人们不会频繁流动。少林寺宗法门头制度具有开放和稳定的双重性,对于少林武功的发展和传承,尤其是少林武功体系和门派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明嘉靖二十三年(1553年),少林寺组织僧兵到江南抗倭,天启五年(1625年)树立“少林观武碑”,成为天下武林之宗。明代的著名武僧,有觉远上人、小山和尚、月空和尚,痛禅上人等人,又有悟须、周友、周参、洪转、洪纪、洪信、普从、普使、广按、宗擎、宗想、宗岱、道宗、道法、庆盘、庆余、同贺、铉清等18人,皆为武林中超一流的高手。明代后期,少林武功渐从以棍法为主转向以拳法为主,又吸收了很多民间拳种,集天下武术之大成,形成少林派。 满清入关建立政权以后,与金、元两朝时期一样,对汉地实行抑压政策,严禁汉民习武。由于战乱频仍,这时候的少林寺僧人规模逐渐缩小。又因与明朝王府关系密切,并且在全国武术界的崇高地位,少林寺很快就处于清廷严密监视之下。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直接批示整顿少林寺宗法门头,重新规划少林寺建筑格局。尽管如此,少林寺僧人白天照常经课坐禅,但到了夜间仍坚持在少林寺最隐蔽的后殿千佛殿习武不辍,以至大殿地面因长期练功发力形成陷坑,至今遗迹仍存。从清朝白衣殿壁画和文献记载看,少林武功在清朝以来,仍维持着很高的水平。而在民间,少林武功渐渐被神化,甚至发展为民间教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山东“在理教”、北方“少林会”、四川“少林青主教”和闽台“天地会”等。流传在少林寺外的少林武功,由于离开了寺院佛教环境,缺乏长期稳定的组织制度保障,修习少林武功的目的和少林武功的文化功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异。而只有在少林武功根植和发展的文化空间——少林寺,少林武功才得以相对完整地传承下来。 相传,清代康熙年间(也有的说是雍正年间),朝廷曾因少林寺藏匿反清义士“谋逆”而将其焚毁,并严禁民间练武,少林武功转入地下;转入南少林的一支,据说创立了洪门。清代的少林名僧高手有铁斋、致善、致果、天虹、湛举、五枚、古轮、妙兴、贞续、德根等。 到了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少林寺遭受了一场人为的重大火灾。1928年,军阀混战,殃及少林寺,大雄宝殿、藏经楼等重要建筑及典藏皆被烧毁,损失惨重。少林寺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少林武功进一步衰落下去。 1949年至土地改革前,少林寺常住院有82名僧人,之后仅有16人。特别是“文革”期间(1966年~1976年),僧人改造还俗,文物遭到毁弃,典籍流散,少林寺更加衰落。 时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颁布新的宗教政策,寺院宗教生活恢复,但是此时少林寺只剩下13个年老僧人,少林武功更是命若悬丝。后来尽管有7个还俗僧人回到寺院,但是20个年老僧人已相继去世。好在80年代中期,少林寺已恢复由年老僧人向年轻僧人传授少林武功的传统。同时,在各级部门的关怀重视下,有关少林武功的典籍征集、鉴定、整理和出版工作已大规模展开。少林武功正在非常艰难地缓慢地复苏。 少林功夫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武林的泰斗,是中国人从佛习武的代名词。少林武术、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河南嵩山少林寺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地位显要。因其寺产庞大,需要武僧保护,加之僧人修禅的需要,逐渐形成了禅武合一的少林功夫。 (本文转载自《少林武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