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武术根植于老庄哲学,兼容并蓄了传统中医、书法、兵法、宗教、武术、天文、养生等优秀成果。因此,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智慧的结晶,其文化内涵丰富,功理精深,功法奇妙,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 (一)拳法自然,以武演道 道家以老子“道”的本体说作为认识论的基础。认为,人、天、地、道的关系是: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则是顾乎自然规律的必然法则。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武当武术也强调“拳法自然”。 武当武术的理论基础是老庄哲学,《道德经》、《易经》和《黄庭经》,是指导其行功内炼的理论依据。武当武术来源于道士追求天人合一、长视久生的宗教实践,把人体看成为大宇宙相对应的一个小宇宙,其修炼目的就是要使大小宇宙相通相融,共振共应。在行功过程中,远取诸生,取其意,学其长,利其行,讲究阴阳平衡;在技击中讲究以柔克刚,守柔处雌,甚至功法名称都取自于老子《道德经》里的概念。 武当武术产生的基础、行功目的、功理功法主体和行功方式等特点,以及功法概念名称都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老庄哲学精神。它既是以武入道的方式,又是以武演道的形式,是道家理论具体的、生动的形象表现。 (二)重在内养,性命双修 道教中人希冀通过养生修炼,追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道教的养生术颇多,但首推内丹功法。即把人体作炉鼎,以体内的精、气、神为药物,运用阴阳去烧炼,可使精、气、神凝聚成圣胎,达到得道成仙的目的,亦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的过程。 道教徒为实现这一目的,便要苦练养生功法,使内丹养生功法达到高妙境界,就会自然产生神力和自发功法,其与武术结合,就形成了“内功外拳”、“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内功动功相融合的机制,进而产生了“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炼精神气力功”,建立了以丹田运化修炼为核心,以经络气血津液畅通为先导,以提高性脉系统功能为重点的有序化程序,从而形成丹道武学这种动功内修程序。 一方面可以挖掘人体防身御敌的潜力,另一方面又利用人体攻防动作和御敌形式去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使武术攻防锻炼与养生修身有机结合,实现还精补脑,从而增强生命活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不仅如此,内养也实现了内壮,为行拳时的外柔内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灵巧技击,柔弱胜强 武当武术是内功和动功的统一,具有精妙的技术特点。这种功能的手段和方式具有创造性,较之外家技击功夫有着质的飞跃。古今中外技击,无不讲力量,讲速度,讲强度,大胜小,快胜慢,强胜弱。唯独武当武术相反,它用老子哲学的辩证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反传统而行之的技击技法,其功理功法中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慢制快,以小胜大的运动方式和虚实变化的手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东方技击理论和实践,是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这正是武当武术区别于其他武术流派的根本所在。 武当武术的技击层次有“借力打人,自发功击人,以神打人”等阶段。其动作具有不尚拙力,顺其自然:注重行圆取象,炼气凝神:尚柔文静,不躁不僵:静若山岳,动若江河:行如蛇,动如羽:沉肩坠肘,虚实腹,松而不垮,停而不滞,中心安适等特点。其技击具有以柔克刚,以小制大,避实就虚,引进落空,随曲就伸,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后发先至,圆弧运动,整力打人,一动无有不动,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等特点。 (本文转自 刘洪耀\陶真典《武当武术精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