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风水的重要意义(二)——气的风水概念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问道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气的风水概念
    风水认为太祖山之上,于夏秋之交,雨雾之后,丑寅之时,必有上升之气,因而风水常以气的形态辨吉凶。一般来说,如果气发一山巅,直起冲上,下小上大如伞,就是真气。如果气横于山腰,则是云雾之气,而不是真气。以质而论,气清者主贵,气浊者主富。端正者出文,偏斜者出武。比较出众的风水先生还能够辨出气的色彩,以赤黄色为上,青白黑次之,望气似乎更多地同人的气功状态联系在一起。
    在入山寻龙过程中,望气寻龙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内容。
    大抵山川之气,和太阳的出没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中午时太阳高悬空中,“其气潜伏,无可觇验”,所以一定要在太阳还没升起,阳气始兴,或在太阳才一下山,阴气渐萌之时,方是验山川之气的最佳时刻。古书有云:“黄富而青贫,赤衰而白绝,唯五色之气氤氢,乃绵绵而后杰。寻龙至此,能事已毕。爱银海之明,欲灵犀之活。”同时,又有福喜之气,衰败之气的种种不同。“福喜之气,上黄下白,如牛之触人,如羊群之相迫,如人持斧以腾身,如将举首而向敌。或如堤坂(其气横亘)或如木植(其气森列)”关键是其气凝聚有力,又如“衰败之气,下连上擘,聚而复兴,澈而复赫,如卷石扬灰,如乱穰坏帛,如惊蛇飞鸟,如偃鱼(气不踊跃)巨舶(形体横卧,没有振兴之象)”,问题在于其气零散不凝。
    风水家将“天人感应”理论引进风水学说中,形成受荫说,即所谓“气感而应,鬼福及人”(《青乌经》)。环境何以能荫佑生活在其中的人呢?原来天地之间都是气,环境接地气以纳天气,天地之气,以转授生人,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得到以后便大吉大福。这就是所谓以气感气,其吉凶祸福丝毫不差,有一种人,只以富贵利达为其心,损人而利己,这样就破坏了和谐的基础,是得不到大吉人福的风水宝地的。而心存公、义,也可以形成吉祥和顺之气,化不利的环境为吉利的环境。
    风水实践证明,择基选址有几个步骤:觅龙、观砂、察水、点穴,把气从山上引下来,聚之于穴,即“山气茂盛,直走近水,近水聚气,凝结为穴”。首先足觅龙,即寻找祖山。古人认为山是气之源,在《望气篇》中谈到山的形势与气的关系:“凡山紫色如盖,苍烟若浮,云蒸霭霭,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未休。”反之,“凡山形势崩伤,其气散绝谓之死”。可见环境和“气”的关系多么紧密。
    当“气”运行中,又必须有气的连续性,郭璞《葬经>说;“气因形来而断不可葬也。然断有几等;有为水冲者,有为路所截者,有为备锸所伤者,龙行至此,未有不遭其害者也。”这里龙指“气”,气流希望不要受阻。
    “气”被引下龙脉后,又有左右龙虎砂山夹紧:“若非龙虎夹紧直走近水旁,则水动而气散。”这时仿佛气流到达目的地了,需龙虎夹紧,否则就会漏掉,这里说的左右龙虎砂山就是上面提到的“形”,即环境空间,它像一个容器一样,容纳了“隐而难知”的气。
    砂山之前还有朝山:“开面向里,不拘远近,俱名有情,远朝(朝山)及前后左右之砂皆以真面相向,尤破碎尖射凶顽为融结。”可见朝山、砂山这一“形”不得与“气”冲突,应该“以其护卫区穴,不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
    朝山再向两旁是罗城,罗城是祖山分障包罗于外,即龙之余气也。余气还以罗城护卫,以确保气不外溢。
    因此前有朝山,后有大而高的祖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仿佛一个大四合院,全院的惟一出口就是水口,水口为“一方众水所总出也”,真好像四合院的大门,既是进出村的关口,又可能是溢气的通道,是个关键的地方。四合院总作有影壁,以防漏气,村落也不例外:“祖山开障展作罗城,罗城余气去,作关阑重重,关锁缠护周密。”这里关阑,关锁都是指水口。
    古人选形可谓滴水不漏,用形紧紧拢抱着气,虽说气形相辅相成,但是像这样全封闭的气形关系在西方并不多见,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住宅内部也强调有一个核心,正堂中,一张条几居中,正墙是祖容,或将祖宗的牌位供在条几上;下方,还常供有“地脉龙神”牌位,象征着宅基的核心,即“穴”的所在。
    所以说风水中意念的核心和场的点场多少有些殊途同归。
    综上所述,中国人的心理空间即“气”在建筑上的运用可谓是先人之声,但是在论述“气”与“形”关系时,往往用阴阳八卦、占卜五行的方法,夹杂着生活经验、社会道德等多种因素。
    (本文转自 宋韶光《现代风水全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