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虚真人王君,名褒,字子登,范阳襄平人也,安国侯七世之孙。君以汉元帝建昭三年九月二十七日诞焉。洪基大业,世籍贵盛。 君父讳楷,以德行懿美,比州所称,举茂才,除议郎,转中垒大夫、上党太守、黄门侍郎、侍中、左将军、雁门太守。楷正色彤管,坦诚献替,纳言推谟,披襟拔领,率职莅民,政以礼成,舍刑宽赋,不肃而敬。天子贤之,迁殿上三老,使宾皇太子,讲春秋、尚书、论语、礼易,恢恢仁长,循循善诱。遂名沸绝圃,声驰京夏。君即闲夜有感,喟然悲叹曰:人间尘蔼,趋竞得失,利害相攻,有踰鹓雏之视老燕矣。遂决志辞亲,入华山中九年。 一日夜半,忽闻林泽中有人马箫鼓之声。须臾渐近,仰而望之,见千乘万骑浮空而至。神人乘三素云辇,手把虎符,朱鉞启途,握节执旄,曲晨倾荫,锦旗蔽虚。神人暂停驾而言曰:吾太极真人西梁子文也,闻子好道,劬劳山林,未该真要,诚可愍也。勤企长生,实为至矣。 君乃驰诣轮毂之下,扣头自搏而言曰:褒以肉人,愚顽庸贱,少好生道,莫知隐诀。 真人曰:夫学道无师,无缘自解。我太极真人,神仙之司,主试校学者,领举正直尔。子玄录上清金书东华,名编清虚,位登小有,必当掌括宝籍,为天王之任。但注心四景,勤慕上业,道自成也。后隐阳洛山中,感南极夫人、西城真人,授君以《太上宝文》、《八素隐书》、《大洞真经》、《灵书》、《八道紫度炎光石精玉马神真虎文》、《高仙羽玄》,凡三十一卷。依科立盟,结誓而付。乃将君观玄洲,须臾而至。四面大海,悬涛千丈。洲上宫阙楼观,琼室瑶房,不可称记。 西城真人曰:此仙都之府,太上丈人处之。乃将君入紫桂宫,见丈人着流霞羽袍,冠芙蓉之冠,腰带神光,手把火铃。侍女数百,龙虎卫阶。 太上丈人与西城真人相礼而已,相携共坐,君时侍侧焉。太上丈人曰:彼所谓王子登乎,学道遭逢良师,将得之矣。西城真人笑,因命君拜。拜毕,太上丈人使坐北向,丈人乃设厨膳,呼吸立具。灵肴千种,丹醴湛溢,燔烟震檀,飞节玄香。陈钧天之大乐,击金璈於七芒,崆峒启音,彻朗天丘。於是龙腾云崖,飞凤鸣啸。山阜洪鲸,涌波凌涛。云起太虚,风生广辽。灵歌九真,雅吟空无;玉华作唱,西妃折腰。 尔乃众仙挥袂,万神迁延,羽童拊节,庆云缠锦。於是太上丈人会二十九真人,皆玄洲之太真公也。其第一真人自称主仙道君,指君而向西城真人言曰:视此子心眸澄邈,神停形凝,圆晨丕焕,六景发华,殆真人之美者,小有之贤王也。 西城真人答曰:盖闻性发乎天,而命成乎人也。於是主仙道君命侍女范运华、赵峻珠、王抱台等,发琼笈,披绿韫,出上清隐书、龙文八灵真经二卷授君,又以云碧阳水晨飞丹腴二升赐君。君拜服之。 真人遂将君还西城,九年道成,给飞飇之车,东行渡启明、沧海,登广桑山,入始晖庭,诣大帝君。稽首再拜,大帝授以龙景九文紫凤赤书、上清神图八道玉箓。次南行,渡渤海、丹海,登长离山,诣南极紫元夫人、华盖上公,授以五云夜光云琅水霜。次西行,渡庾丘巨海沈羽之津,登丽农山,诣紫盖晨夫人、景真三皇道君,授以玉道缘字回曜太真隐书。次北游,渡雕柔玄海,济饮龙上河匏瓜津,登广夜山,诣高上虚皇大道玉君。会其出游,驾日月之晨,乘紫始之光,郁霭黄素之云,勃蔚八景之曜,飞真万亿,不可称数。君再拜道侧,乃诣上清玉晨帝君、玄清六微元君,二君授以宝洞飞霄绝玄金章,及赐太极隐书、龙明宝珠绛和云芝。君拜而饮之,即身金色,项映圆光,七曜散华,流焕映形。 又退登阆风之野,玄圃之宫,诣中皇玉帝,受解形遁变流景玉经。乃越郁绝济弱河,西诣龟台,谒九灵太真上清夫人。 退,更清斋三月,受三华宝曜琼文琅书、灵晖上録、七晨素经。退,又清斋三年,浮浩汗之河,登白空虞山。山周回三万里,游行。翌日,趋诣紫清太素琼阙,即太素三元上道君所治焉。处丹灵白玉宫,飞映绝曜,紫霞落焕,七光交陈,结於云宇之上。奇丽玄黄,不可名字。仙童玉女、侍右真人,盖无数也。 君稽首再拜,诣琼阙之下。久时,太素三元上道君乃使绣衣命者西林藻,授君金真玉光流金火铃、豁落七元八景飞霞。又使清真左夫人郭灵盖、右阳玉华仲飞姬,资神策玉玺,授君以为太素清虚真人,领小有天王,三元四司右保上公,治王屋山洞天之中。给玉童玉女各三百人,主领上清玉章,太素宝玄太极上品九天灵文、六合秘籍、山海妙经,悉主之。又总括洞内明景三宝,得乘虎旂龙辇,金盖琼轮,八景飞舆,出入上清,受事太素,寝宴太极也。 【译】 清虚真人王君,名褒,字子登,范阳襄平人,是安国候七世的孙子。王君在汉元帝建昭三年九月二十七日出生。王家在当时是名门望族,家境显赫。 王君的父亲名叫王楷,以德行名闻乡里,整个州郡百姓皆称赞他。被推荐为茂才,担任议郎官职,后升迁为中垒大夫、上党太守、黄门侍郎、侍中、左将军、雁门太守。王楷为官公正不阿,待人坦诚,事必躬亲,以礼管理百姓,减免刑法和赋税,百姓皆对他肃然起敬。天子因为他的贤德,升任他为殿上三老,陪伴皇太子。他为皇太子讲读《春秋》、《尚书》、《论语》、《礼记》、《周易》等,由易而难,逐渐深入,循循善诱。随即名声大噪,传遍整个京城。王君见此情形,一天夜里有感而发,慨然长叹:“人类就好像尘埃一样,过分在意得失荣誉,利害祸福。阿谀奉承,就好像饥饿的雏鸟见到大鸟一样。”于是决心辞别亲人,入九华山修道。 一天半夜,忽然听到树林深处有马鸣生、吹箫锣鼓声。声音越来越近,王君抬头一看,只见大队人马从天空降下。有神仙乘着三素云车,一手持虎符,一手握节仗,朱鉞为其开路,仙乐缭绕,飘舞的锦旗遮住了天空。神人见到王君,暂停车驾,对他说:“我是太极真人西梁子文,听说你喜好道学,隐居山林,辛勤劳苦,但是仍未得道妙,乞求长生之诚心,实在是到了极致了。” 王君便急忙跑到车马的轮毂下面,叩拜道:“我凡胎肉身,愚昧顽劣,平庸卑贱,从小就喜欢道学,可是一直都不知道有什么秘诀。” 真人说:“你自学道法,没有老师指点,不管如何努力,终会与道无缘。我是太极真人,管理众仙,主要职责就是审核学道之人,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修仙之路。你的名字已经记录在上清金书东华,编为清虚真人,位登小有,将来必定掌管道经宝典,担任天王之职。你且虔心修习,刻苦修炼,大道自然能成。” 后来王君隐居在阳洛山,诚心打动南极夫人、西城真人,传授他《太上宝文》、《八素隐书》、《大洞真经》、《灵书》、《八道紫度炎光石精玉马神真虎文》、《高仙羽玄》,共三十一卷。他们还带着王君参观玄洲,从阳洛山出发,瞬间便到达玄洲。玄洲四面被大海环绕,岸边皆是高大数千张的悬崖,崖下惊涛骇浪。岛上有许多殿阁林立,美不胜收。 西城真人说:“这里是仙家之地,太上丈人的住所。”说完便将王君引入紫桂宫,见到太上丈人。丈人身穿流霞羽袍,头戴芙蓉冠,从腰间发出神光,手持火铃。宫中有数百名侍女,宫门由龙虎守卫。 太上丈人与西城真人相互行礼,然后一起坐下,王君在一旁侍候。太上丈人问真人:“那位便是王子登吗?学道如能遇到良师点化,必将得道成仙。”真人大笑,命王君上前叩拜。礼毕,丈人让王君面向北坐,然后设美味佳肴款待。仙珍美酒,数不胜数,香气四溢。仙乐响起,声音动听悦耳。于是飞龙在云中腾飞,凤凰在林中长鸣,海面波涛汹涌,山中泉水叮咚,都来应和这动听的仙乐。祥云从太虚之境升起,微风划过广袤的原野。仙乐空灵优雅,玉华仙子随着乐声吟唱,西妃听了都无比沉醉。 须臾之间,众仙挥洒着衣袖,飘落在紫桂宫,侍童随后,手持节仗,宫里顿时祥云缭绕。于是,太上丈人与二十九位玄洲太真相会。其中,第一位真人自称是主仙道君,指着王君,对西城真人说:“我看这位公子心灵目澈,气宇轩昂,仙风道骨,是真人之中的佼佼者,小有洞天的贤王。” 西城真人回答说:“听说性由天定,而命还是靠人自己的努力。”于是主仙道君命令范运华、赵峻珠、王抱台等侍女,打开玉匣,拿出《上清隐书》、《龙文八灵真经》两卷传授给王君,还赐给他两升云碧阳水晨飞丹腴。王君叩拜服下。 随后,西城真人便带着王君回到西城。王君潜修九年之后,修成正果,乘驾飞车,向东渡过启明、沧海,登上广桑山,在始晖庭内拜见大帝君。大帝君传授他龙景九文紫凤赤书、上清神图八道玉箓。然后往南行,渡过渤海、丹海,登上长离山,拜见南极紫元夫人、华盖上公,二仙赐给他五云夜光云琅水霜。再往西行,渡过庾丘巨海沈羽之津,登上丽农山,拜见盖晨夫人、景真三皇道君,二位仙人传授他《玉道缘字回曜太真隐书》。再往北游,渡过雕柔玄海,喝龙上河匏瓜津,登上广夜山,拜见高上虚皇大道玉君,恰逢玉君出游。只见玉君驾着日月的晨辉,乘着紫气,随从众多。王君在一侧叩拜,拜见上清玉晨帝君、玄清刘微元君,二君传授他宝洞飞霄绝玄金章,还赐给他太极隐书、龙明宝珠绛和云芝。王君拜谢服下,顿时身体发出金色光芒,头顶发出圆光,身体周围光芒四射。 之后,王君又来到阆风之野,玄圃之宫,拜见中皇玉帝,玉帝传授他解形遁变流景玉经。于是度过郁绝济弱河,向西来到龟台,拜见九灵太真上清夫人。从夫人宫殿退出,清心斋戒三个月,夫人传授他三华宝曜琼文琅书、灵晖上録、七晨素经。 再退出来,清心斋戒三年,渡过浩汗之河,登上白空虞山。白空虞山绵延盘旋三万里,王君在此山游行。第二天,到紫清太素琼阙拜见太素三元上道君。王君站在丹灵白玉宫中,仙气缭绕,紫霞辉映,七色霞光在云端汇聚。玄妙美丽,不可言状。侍奉真人的金童玉女也不计其数。 王君叩头拜了又拜,等了好久,太素三元上道君命一个名叫西林藻的绣衣命者,赐给他金真玉光流金火铃、豁落七元八景飞霞。又命清真左夫人郭灵盖、右阳玉华仲飞姬,将代表仙人身份的神策玉玺,赐给王君,授他为太素清虚真人,统领小有天王、三元四司右保上公,管理王屋山洞天。还赐给王君金童玉女各三百人。王君主要管理道经典籍《上清玉章》、太素宝玄太极上品《九天灵文》、《六合秘籍》、《山海妙经》,又总领洞内明景三宝,出行乘驾金顶玉轮的龙虎车辇,出入上清之境,任职于太素,居住在太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