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象字元则,会稽人也。学通五经,博览百家之言,能属文。阴修道法,入东岳受禁制之术。能茅上然火煮鸡,鸡熟而茅不焦。能令一里内不炊不蒸,鸡犬三日不鸣不吠。能令一市人皆坐不起,能隐形变化为草木鸟兽。闻九丹之经,同游数千里求之。不值明师,乃入山精思,冀遇神仙。 疲极,卧石上,有一虎往噬象。象睡寤,见虎,乃谓之曰:天使汝来侍卫我者,汝且停;若山神使汝来试我,汝疾去。 象入山,见谷中有石子,紫色光彩,大如鸡子,不可称数,乃取两枚。而游谷,深不得度,乃还於山中。见一美女,年十五六许,颜色非常,衣服五彩,盖仙人也。象扣头,乞长生之方,女子曰:汝急送手中物还故处,乃来,吾於此待汝。象以石送於谷中而还,见女子在旧处,象复扣头,女曰:汝血食之气未尽,断谷三年,更来,吾止此。象归,断谷三年,乃复往。见此女故在前处,乃以丹方一首授象,告曰:得此便仙,勿他为也。 象未得合作药,常住弟乐延雅舍。帷下平床,中有书生数人,共论书传事不判。象傍闻之,不能忍,乃为决解之。书生知象非凡人,密表奏象於吴主。象知之,欲去,曰:恐官事拘束我尔。延雅固留。吴主诏征,象到武倡,甚敬重之,称为介君。 为象起第宅,以御帐给之,赐遗前后累千金。从象学隐形之术,试还后宫,及出入殿门,莫有见者。又令象变化,种瓜菜百果,皆立生。 与先主共论鲙鱼何者最上,象曰:鲻鱼为上。先主曰:此鱼乃在海中,安可得乎?象曰:可得尔。但令於殿中庭方埳,着水满之,象即索钩饵起钓之,垂纶於埳中。不食顷,得鲻鱼。先主惊喜,问象曰:可食否?象曰:故为陛下取作鲙,安不可食。仍使厨人切之,先主曰:蜀使不来,得姜作鲙至美,此间姜不及也,何由得乎?象曰:易得尔。愿差一人,并以钱五十文付之。象书一符以着竹杖中,令其人闭目骑杖,杖止便买姜。买姜毕,复闭目。此人如言骑杖,须臾已到成都,不知何处,问人,言是蜀中也,乃买姜,于时吴使张温在蜀,从人恰与买姜人相见,於是甚惊,作书寄家。此人买姜还厨中,鲙始就矣。 象又能读诸符文如读书,无误谬者。或不信之,取诸杂符,除其注,以示象,象皆一一别之。 又有一人种黍於山中,常患猕猴食之,闻象有道,从乞辟猴法。象告无他,汝明日往看黍,若见猴群,不大唤,语之曰:吾已告介君,介君教汝莫食黍。此人仓卒直言象欺弄之。明日往见群猴,欲下树试告象言语,猴即各还树绝迹矣。 象在吴连求去,先主不许。象言某月日病,先主使左右以梨一奁赐象,象食之,须臾便死。先主殡埋之。以日中死,其日晡时已至建邺,以所赐梨付苑吏种之。吏后以表闻,先主视其棺中,唯一奏版符尔。先主思象,便以所住屋为庙,时时躬往祭之。常有白鹄来集座上,良久乃去。后弟子见象在盖竹山中,颜色更少焉。 【译】 介象字元则,是会稽人。熟读四书五经,颇有文采。后来悄悄学习道法,到东山学习禁书。他能点燃茅草煮鸡,鸡煮熟了,茅草还不会被烧焦。他还能让一里之内的百姓都煮不熟饭,鸡犬三天不鸣不叫。还能令全城的人都坐在地上站不起来。他能隐身或者变化成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他听说有《九丹经》对修炼很有帮助,便游历天下寻找这部经书。他学道一直找不到好的老师,便隐居在山中,希望可以遇到神仙。 一次他练功累了,就躺在石头上休息,有一只老虎看到他,便要扑上来咬他。这时,他刚好睡醒,看见老虎,对老虎说:“如果是上天派你来保护我的,你就留在我身边;如果是山神让你来试探我的,你就速速离开吧!”老虎便跑掉了。 介象进山以后,见到山谷中有放着紫色光芒的石子,像鸡蛋一样大小,不计其数,就随便拿了两个。在山谷中行走,因为山谷太深,便折返回来。忽然看见一位漂亮的女孩子,看起来有十五六岁,十分秀丽,穿着五彩的衣服,是位神仙。介象向仙女叩拜,乞求长生之法,仙女说:“你先赶紧把手中的石子归还原处,再回到这里来,我就在这儿等你。”介象赶紧把石子送回山谷并返回,看见仙女还在那里,便再次叩拜。仙女说:“你身上凡人的气味还没有脱尽,回去先辟谷三年,在到此处,我到时候还会在这里等你。”介象回到家里,辟谷三年,便又回到见到仙女的地方,仙女果然在那里等着。仙女传授介象一首丹方诗,并告诉他:“得到此丹方,并依方修炼,便能成仙,不要再去求别的仙经道法了。”介象就此告别了仙女,回去专心修炼。 介象经常住在弟字乐延雅的家里,一次他听到帐外屏风后面的床榻上有几个书生在讨论《左传》,争论不分高下。介象在一旁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便为他们的争论作出了结论。由此书生知道介象不是一般人,便秘密上奏给吴主,推荐介象。介象知道了这件事,决定离开,说:“我恐怕官场会约束我。”延雅苦苦挽留,才把介象留下。 吴主为介象修建了府邸,宅子里的围帐都是绸缎锦绣,并前前后后共赐给他千两黄金。吴主跟随介象学习隐身术,想试一下,回到后宫,便施展隐身术出入宫殿,宫里的人都看不到他。他还让介象变出瓜菜白果种下,种下便立刻结出果实。 介象同先主一同讨论哪种鱼做鲙鱼是最好的。介象说:“鲻鱼是最好的。”先主说:“鲻鱼在海中,可以得到吗?”介象说:“可以得到。”他命人在宫殿的中庭挖一个坑,坑里注满水,介象便拿鱼钩鱼饵开始钓鱼。没过多久,便钓上一条鲻鱼。先主惊喜万分,问介象:“这鱼可以吃吗?”介象说:“这是我专门为陛下钓来做鲙鱼的,怎么会不能吃呢?”便让厨师将鱼切成条状。先主说:“我派往蜀地的使者还没回来,如果拿蜀地的生姜做鲙鱼,味道是最美的,我们这里的姜是做不出那种味道的。”介象说:“这个简单。请您派遣一个人,给他五十文钱。”介象画了一道符绑在竹杖上面,让那个人闭上眼睛,骑着竹杖,并告诉他:竹杖停在哪里就在哪里买姜,买完姜,还是闭上眼睛,骑上竹杖。那人按照介象吩咐的其上竹杖,很快便到了成都,他却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便询问路人,路人都说这里是蜀中,于是就在这里买姜。当时吴国的使臣张温在出使蜀地,他的随从刚好碰见了买姜人,感到又惊又喜,写了一封家书交给买姜人带回来。买姜人买完姜,回到介象等人面前,鲙鱼才刚刚开始。 介象有可以向读经书一样熟读符咒文书,从来没有出现谬误。有人不相信,便拿一些比较复杂的符来试探他,还把上面的注文全都删掉。拿给介象看,介象都能一一判读出来。 又有一个人在山中种黍,经常遭到猕猴偷吃。这人听说介象懂道法,便找到介象,求取驱逐猕猴的办法。介象告诉他说:“你明天去看着地里的黍,如果见到猴群,千万不要大声呵斥,就对他们说:‘我已经把整件事情告诉了介君,介君让你等不要再吃这些黍了。’”这人觉得介象在骗他。但是第二天他见到猴群,还是想要试一下介象的办法,就照介象说的去做,猴群果然返回树林,再也没有出现。 介象在吴国多次请求离开,吴主不同意。有一天介象说自己生病了,吴主就让侍从送给他一筐非常好的梨,介象吃了之后,立刻就停止了呼吸。吴王厚葬了介象。介象是中午死的,到傍晚时候却到了建邺,把梨核交给管理园林的官员种下。官员就向吴王上奏说介象没有死,吴王打开介象的棺材,里面只剩下一张符。吴王想念介象,把他之前所住的方子改为庙,常常自己亲自去祭扫。经常有白鹤飞来聚集在庙里,停留很长时间才离去。后来他的弟子在盖竹山上见到过介象,面色看来更加年轻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