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家百科 >

杨羲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问道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真人杨君名羲,晋成帝咸和五年庚寅九月生。似是吴人,来居句容,学道於茅山。为人洁白,美姿容,善言笑。攻书好学,该涉经史。性渊懿沉厚,幼有通灵之鉴。
    与二许早结神明之交。二许者,远游许迈、长史许穆也。长史荐於相王用,为公府舍人,以穆帝永和初,受中黄制虎豹法。六年,又就刘璞传灵宝五符。璞即魏夫人长子也。君渊沉应感,虚抱自得,若燥湿之引水火,冥默幽歘,相袭无眹矣。
    年三十六,以哀帝兴宁三年乙丑岁,众真降授道要。有若上相青童君、太虚真人、赤君上宰、西城王君、太元茅真人、清灵裴真人、桐柏王真人、紫阳周真人、中茅君、小茅君、范中候、荀中候、紫光夫人、南岳夫人、右英夫人、紫微夫人、九华安妃、昭灵夫人、中候夫人,莫不霓旌暗曳,神辔潜竦。
    纷纷属乎烟霄,沦踪收於俗蹊,燕声金响於君。月无旷日,岁不虚矣。君师魏夫人,俪九华而朋於诸真,
    故九华安妃云:明君灵质虚闲,秘构玉朗,兰渊高流,清响金宫。必高佐四辅,承制圣君,理生断死,赏罚鬼神,摄命千灵,封山召云,主察阴阳之和气,为吴越鬼神之君也。后二十二年,将乘龙驾云,白日升天矣。今若不耐风火之烟,可寻剑解,作告终之术也。
    又玄清真人谓羲曰:夫学道当如射箭,箭直往不顾,乃造堋的。操志入山,惟往勿疑,乃获至真。
    羲恭受,勤行得仙。晋简文帝后师羲得道。羲后果剑解隐化。真诰筭以孝武帝太元十二年丙戌去世。
    弟子许翙,翙父穆,亦因君遇真。故许氏九人,虽道庆自先,数至神发,如尘【钅监】凝照,挥莹之功,并归于君矣。
    太元十三年,君乃乘云驾龙,西谒太素,北朝玉清;辅佐东华,总括吴越人鬼神灵之司。《丹台录》云:为东华上佐。
    【译】
    真人杨羲生于晋成帝咸和五年(庚寅年)九月。似乎是吴国人,居住在句容地区,在茅山学道。他皮肤白皙,容貌清秀端正,喜欢与人谈笑。他爱好读书学习,所读书籍遍布经史。性格渊深沉厚,小时候就有通向神灵的才能。
    杨羲与二许早年便是神明之交。二许就是许迈与许穆。长史将杨羲推荐给朝廷以辅佐君王,担任公府舍人。在晋穆帝永和五年,杨羲受授《中黄制虎豹法》。永和六年(350)又从刘璞那受授《灵宝五符经》,刘璞是魏夫人的长子。杨羲渊深沉厚,可感应天,心怀虚静,怡然自在。就像用干燥与湿润来接引引水火,玄深幽静,与物触及却不留下痕迹。
    杨羲三十六岁时,正是哀帝兴宁三年(乙丑年),众多真人降临授予他修道秘要。其中上相青童君、太虚真人、赤君上宰、西城王君、太元茅真人、清灵裴真人、桐柏王真人、紫阳周真人、中茅君、小茅君、范中候、荀中候、紫光夫人、南岳夫人、右英夫人、紫微夫人、九华安妃、昭灵夫人、中候夫人等等,旁边都是彩旗摇摆,马车的马伸长脖子,脖子上套着漂亮的辔头。
    天空纷纷飘落着烟雾烟屑,水面涟漪在遇到障碍才收回它的足迹,燕地的音乐在金的奏响下,响徹云霄。月亮时刻存在那,岁月才不会虚度。
    杨羲拜魏夫人为师,他以九华山为配偶,又以各位真人为朋友。
    所以九华安妃说:“杨羲资质甚美,眉目疏朗,如同生长在山谷的兰花,溪水从高山流下来,清幽的自然声音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环绕。他必定能辅佐朝廷,秉承圣君旨意,依命理断定人的生死,赏罚鬼神,保养生灵,在山上封禅召唤云,掌控天地阴阳间的和气,主宰吴越地方的鬼神的命运。二十二年后,你将乘龙驾云,白日升天。你现在如果还不能掌控风火烟雾来升天,可到时将剑解术作为告终之术。”
    玄清真人对杨羲说:“学道应当就像射箭一样,箭射出后直往前走而不回头,于是这样才可以找到箭靶。请你坚定志向入山修道,只管前去往不要疑虑,这样才会获得真道。”
    杨羲恭敬拜受玄清真人的话语,勤苦修炼,最终成仙。晋朝简文帝后来拜杨羲为师也得道成仙。杨羲后来果然剑解仙逝。《真诰》算出杨羲在孝武帝太元十二年(丙戌年)去世。
    杨羲有个弟子叫许翙,许翙的父亲是杨穆,他因为杨羲的缘故幸运碰到真人。所以许氏家族九个人,虽然道庆自先,数至神发,如尘【钅监】凝照,挥莹之功,并归于君矣。
    太元十三年,杨羲乘云驾龙,往西拜谒太素,往北朝见玉清;他负责辅佐东华帝君,统领吴越地区的人鬼神灵。《丹台录》上记载:杨羲真人辅佐东华帝君统领仙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